■新快报记者 曾乐 易哲 谢培/文
日前,广电总局发出了号召,要杜绝扩大目前荧幕上家庭伦理剧中的“三破一苦”。所谓“三破”指的是“破碎家庭、破碎情感、破碎婚姻”,“一苦”指的是“家庭苦难题材”。
在上周公布的白玉兰最佳电视剧奖提名名单上,除去最热门的《潜伏》、《我的团长我的团》之外,余下三部提名戏《马文的战争》、《北风那个吹》和《大生活》仿佛都有着部分“三破一苦”的嫌疑。描述都市男女复杂情感的《马文的战争》以及跨时代姐弟恋情的《北风那个吹》,其中不乏破碎的家庭和苦难的生活,而目前正在东方卫视、北京卫视同步热播中的平民大戏《大生活》,展现的也是小人物以及底层百姓的真实生活状态,其中自然有“苦”也有“破”。
到底苦不苦,破不破,我们先来鉴定一番。如果三部戏果真符合广电总局的“三破一苦”,白玉兰该怎么办?有看头了。
《大生活》烦
自己才比鬼火亮,偏当太阳照别人
故事破不破?下岗卖水果,辛酸一大把
从《渴望》到《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金婚》,“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往往受到热捧。大概由于同是张国立主演,《大生活》曾被称为《金婚2》,不过其实看过的观众都知道,《大生活》和《金婚》基本不搭边,《大生活》的主人公更偏向于底层一些。它讲述的是小人物的生活。这里面的人物,跟现实生活里的劳苦大众非常接近,让人一看就觉得亲切:主角柳东就是和我们一样的升斗小民,遭遇离婚下岗,当过小汽修厂工人,下岗后卖过鞋子、卖过水果,一直挣扎在贫困线上。可是,他身处逆境,却从不自暴自弃。相反,他还不断地帮助比自己弱小、比自己贫困的人。就在他连自己都几乎养不活的情况下,他还收养了流浪儿小鱼儿,救起自杀的少女。
人物苦不苦?
妻子嫁高官,好人没好报
随着《金婚》、《亲兄热弟》等电视剧的热映,张国立的“小人物”形象已深入人心。这次张国立为了小人物“柳东”,谢绝了许多高额片酬的邀约。毋庸置疑,张国立主演,让人对《大生活》多了一份期待。
话说剧中的男主人公柳东,集合所有中年男人的不幸:貌美的妻子离家嫁高官,自己下岗转岗成为清洁工人,有父辈托孤的老战友需要照顾,有一事无成的弟弟需要帮衬,以及诸多意外带给这个善良小人物的“累赘”:帮助自己间接害死的报贩的家人,照顾抚养一个于自己无关的流浪儿童。但最大的不幸是,在这些善事之后,他却比原来更加凄苦、悲惨。生活中的柳东是一个冷笑话,好人没好报,但他选择承受并生活下去。
对于“柳东”这个人,张国立认为:“柳东每天都遇到不如意的事,自己却不觉得不如意。用句台词来说,就是自己的稀饭还烫着呢,却还要帮别人吹稀饭。”
苦中作乐,调侃幽默
看《大生活》,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当然是它的台词。很多观众认为,调侃、自嘲、诙谐、幽默又有哲理的台词是吸引他们看下去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诸如“男人忽悠女人叫调戏,女人忽悠男人叫勾引,男女相互忽悠叫爱情”,“没钱的男人就像菜里头没盐,欠点滋味儿,但是这个盐放太多了呢,也不好,所以我有个温馨提示:食盐过多,有碍健康”,“生也容易,活也容易,生活不容易”。
据悉,这些经典台词,有的是原来小说中提供的,有的是和大家一起讨论的时候碰撞出来的,比如有很多台词是张国立本人的“临场发挥”。
“三破一苦”鉴定
破碎家庭:
浓度:65%
流浪儿小鱼儿的背后,就是一个破碎的家庭。柳东和前妻离婚,但却不知道前妻怀着自己的孩子。
破碎情感:
浓度:85%
剧中的人物都有着破碎的情感。例如失去了爱情的柳东却又几次被爱情光顾,同时又几次与爱情失之交臂。第一次他爱上了小饭店女老板洪雨,洪雨却选择了富翁高明。高明死后,洪雨希望能和柳东在一起,被柳东拒绝。
破碎婚姻:
浓度:55%
柳东的前妻李圆圆因为窝赃罪入狱,两人离婚。
苦难生活:
浓度:85%
主人公柳东是一个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最底层的城市贫民,当过街办小汽修厂工人,卖过皮鞋、卖过水果,后来成了扫大街的环卫工人。他上面照顾着志愿军父亲的战友丁爷,下面拉扯着待业在家的弟弟柳西和养女鱼儿,艰难地跋涉在人生的道路上。他身边聚集着一些和他同样命运的人,环卫局清洁队开洒水车的王鹏举、无业游民却四处冒充大老板的金东民、守公共厕所的老苏、曾用铁钉子下酒的丁爷……都是一群苦命人啊。
【独家访谈】
导演诉苦:观众同志们,我们也苦啊
《大生活》播出之后,口碑还算不错,不过也有观众提出几个小异议。
争议一:四川话+普通话太别扭?
《大生活》描写的是成都生活,标志性的“四川话”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不过有观众表示,剧中人物一会儿说四川话一会儿又说普通话感觉很别扭。当然也有观众表示理解,“张国立说的是成都话,很标准的成都话,成都话实际上和北方语言没多大区别,只是音调和定冠词、语气词有些不一样。况且成都汇集了四面八方的人,本地语言基本上被同化了,所以剧中四川话加普通话也不算奇怪。
导演回应:我们也考虑了很久才用这种语言风格。因为原著出自成都作家乔瑜之手,很多时候,精彩部分需用成都话说出来,才能表达准确、形象并且到位。但是又担心太地方方言的剧,对于全国观众来说有语言方面的障碍。于是定了一个原则,大多数人都是说普通话,而比较边缘的几个人,比如柳东、柳东理发馆的同事等人说四川话。而且,这种语言风格也很符合时下成都的大环境,成都外地人越来越多,而成都人在跟外地人说话的时候,也是成都话中夹带着普通话。
争议二:结局太童话?
《大生活》根据已故成都作家乔瑜同名小说改编。原著结局是,刁德三派人把金东民沉死在河里,柳东把刁德三干死了而被抓进监狱,丘大姐没分给柳东一点财产,洪雨绕过高明遗嘱把饭店和别墅搞到自己手里了,又傍上了大款,可谓十分沉重。而电视剧版的《大生活》,前面部分颇为忠实于原著,而结局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改变:剧中所有人都有个团圆式的结局。对于这一改编,很多观众表示:“原著的结局虽然灰色沉重,却是真正的大生活,而电视剧的结局却有点脱离现实,太童话了,因此让人觉得有点假。”
导演回应:与原著对比而言,不仅仅是结局有所不一样,我们对原著中灰色的东西都作了一个过滤。这主要考虑到观众的欣赏习惯、广电的要求,以及我们很想传达这样一种信息,生活、人与人的关系都是美好的。柳东的倒霉事一件接一件,他本来已经够倒霉了,这么好的人,我们不忍心给他一个那么惨的结局。
争议三:赵涛与戏格格不入?
相对于张国立的演绎备受赞许,赵涛却几乎受到了一边倒的批评。很多观众认为,赵涛演技太烂,永远只有一号和二号表情,不是瞪个大眼傻愣愣便是露出同一副倒霉样,“和其他如张国立等人的生活化表演相差太大了,赵涛的表演和这个戏好像格格不入”。另外,也有观众指出,赵涛奇怪的配音也是角色出戏的其中一个原因,“其他演员都用原声,为什么她要用配音,听起来很不舒服”。
导演回应:其实这是有原因的,一来赵涛一直拍电影,拍电视还是第一次。而电影和电视毕竟是有区别的,特别是在工作强度和节奏上,大概赵涛还不是很适应;另外,电影是依靠镜头语言,而电视剧的台词量很大,在背台词这方面,赵涛是感觉有压力的。所以后来才采用了配音这一方案。总体来说,赵涛还是完成了任务吧,希望观众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