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鞠靖 发自南京
2007年的下半年,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艾红红在本科生班级进行了一次调查,问全班30人目前还有谁在看 《新闻联播》,举手的只有3个人,其他人全部否认目前还在坚持收看。艾红红又问,《新闻联播》当时有个“永远的丰碑”的子栏目,大家是否知道?结果全部同学一致回答“知道”。
2008年底,艾红红出版了《〈新闻联播〉研究》。“2006年我写完这本书后,就再也没有看过《新闻联播》了。”艾红红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憎爱分明”的北方审美趣味
据我所知,朝鲜和越南有类似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这样的节目,我曾经给中国驻古巴大使馆发过邮件,但没有回音。
我以新闻选择的标准将它们归为一类。它们都是政治价值高于新闻学专业上的价值。这种栏目宣传性较强。《新闻联播》内部的人尝试过改变语言方式,但发现不行,不适合。它形成了固定的套路。
咱们中国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专业,叫播音专业,国外都没有播音专业。播音专业讲究的是字正腔圆,中正大方,那种北方审美趣味。你不觉得《新闻联播》的主持人都是那种很符合北方审美趣味的形象吗?稳重而又大气。它并不是要真正从现代意义上理解什么是新闻,而是有其他附加的东西。这里既有我们的审美趣味,也有我们民族的价值取向。我还记得解放战争时期有个女播音员,播完之后毛泽东给她写信,说这个女同志播得好,“好厉害,憎爱分明”,骂敌人骂得什么似的。这种播报风格说得更准确一点就叫“鲜明的取向”,是传统新闻理念的电视实践。这种风格应该不是那种娓娓道来、非常亲切的口语,说白了就是“念”,不是“说”,是政治层面赋予这一角色的。我们的电视媒体天生要扮演一种高高在上、形象威严、政治正确的角色,与观众拉开距离。
主要还是“路径依赖”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新闻联播》不是没有改变的空间,从微观的技术层面上来说,改进的空间真的很大,哪怕是命题作文,真的再不能那样去做了,像“近来,某某地方的农民出现了空前的种粮热情”这种概括性的、总结性的、表扬性的语式句式,还有表态式的出镜画面真的不能再做了,太落后了。
《新闻联播》在词语运用上偏好修饰性的形容词和副词,如“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引起强烈反响”等表示贯彻精神时的效果性词汇,以及“翻天覆地的”、“可喜的”、“提前”、“好成绩”、“最好”、“大幅度”、“亲切友好的”、“圆满地”、“显著的”、“顺利地”等表示好的方向变化的修饰性词汇。
《新闻联播》的僵化我看主要还是“路径依赖”的问题。《新闻联播》经过长期的运作,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运行机制、节目制作流程、审片机制,形成了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从制度设计来说,只要有全国联播、集体记者这两个制度保证,《新闻联播》就可以高枕无忧。显然现有的改革动力还不足以让它抛弃原来那么多的优势资源。
就我所知,《新闻联播》不是不愿意改,而是非常想改,而且他们内部也想改。不光民间有呼声,包括邓小平也不满。但是它改变起来就是这么难,就是因为现在这样比较省劲、比较安全。每个人都会权衡利弊,《新闻联播》也是人在做,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是选择风险大的,还是安全的?安全播出当然是第一位的。
这个栏目也有它自身的难处,台里做不了主,上级会有精神要它传达,或者让它做什么宣传。在电视新闻栏目中,《新闻联播》承担这个职责是最重的。某种情况下,它的报道像是命题作文,很多人反感这样按图索骥、主题先行的报道,这同样是从历史上继承的路径依赖。
如果审片制度、集体记者制度、全国同时联播制度,这三个制度不改变,《新闻联播》不可能发生什么改变。《新闻联播》是目前传统新闻理念、新闻操作流程保存最完好的典型。你想让它一天改变,又不能从根本上为它设计一种改变的制度保障。比如你是江苏电视台记者,现在上面告诉你《新闻联播》改了,让你把江苏省不愿意报的新闻报上去。你能报上去吗?能让你报吗?不要指望中央电视台的人一夜之间能给《新闻联播》多大的改变。
基本能满足广大农村对信息的需求
老百姓对《新闻联播》不满意,我看就是因为它太八股,你不看都知道它是什么内容,真的是“前十分钟领导接见,中间10分钟中国人民很幸福,后十分钟世界人民很苦难”。这一阵有什么精神,立马出来个典型报道,然后什么人都出来,最底层的农民都能说得出上纲上线,符合上级精神的话。建设和谐社会,某个社区的老太太就出来,说最近心情特好,在社区做什么什么,一来什么精神就立竿见影,以前干什么去了?后面是不是要延续?根本不考虑这些,这是不是农民思维?大家最恨的就是这一点,大家最不满意的也是这一点。
虽然《新闻联播》仅仅是承担非常特殊的政治职能、宣传职能,我觉得还是有存在的必要,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多民族、多语言,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比较少。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可能会反感这样的节目,但是也有很多人认为,在中国有这样一个栏目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在广大的偏远农村,有一个可以信仰的东西,有一个上传下达的通道,还是很必要的。中国人讲究文以载道,后来是报以载道了。这个道可能是政论之道,然后最终被权力掌握,就变成政治之道。《新闻联播》我觉得是一个载道性很强的特殊的宣传性新闻栏目。
最大量、最底层的民众还是有一些微妙的心理,他们需要这样的节目。《新闻联播》是一个政治生态的现象,可能真的反映了中国人的某种民族心理。现在城市里大家的信息获取渠道基本是立体的了,不像过去那样依靠《新闻联播》,很多人甚至回归到广播,还有看报纸。但是我们的农村很广大,《新闻联播》基本能满足他们对信息的需求。当然,他们要的不是像农民种粮热情那种无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