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昨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的军旅题材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以下简称《顺溜》),由于央视播出时间调整,将推迟一天于今晚开播。为了弥补缺憾,该剧片方特地提前在北京举行了看片会,现场播放了《顺溜》的经典两集片段,众媒体人和评论家得以先窥概貌。看片会后,众专家及导演花箐、主演王宝强都将《顺溜》与《士兵突击》做了一个对比。
策划:徐晖
撰文:本报记者 林芳
顺溜PK许三多:王宝强第一次演聪明人
专家:和许三多的“闷”相比,顺溜更加开朗活泼,加入了一些喜剧元素。人物更加幽默,很有个性。而且,顺溜最后牺牲了,故事上也比许三多更加感人。两个角色相同的地方在于,他们身上都有一种很朴素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王宝强适合这两个角色的原因。
导演:之所以制片人和剧组都认为王宝强最适合演顺溜,并不是因为他凭借《士兵突击》走红,而是他身上有一种从农村来的淳朴气质,适合许三多,同样也很适合顺溜这个人物,这两个角色在这一点上是相同的。和《士兵突击》时相比,王宝强现在演戏更加流畅,一气呵成。
王宝强:顺溜堪称“聪明许三多”,他和许三多最大的不同就是充满了自信。以前我扮演的角色都比较傻,这回是我第一次扮演聪明人。和《士兵突击》中不撞南墙不回头的许三多不同,顺溜的敦厚外表是装出来的,他很有心计,在和鬼子斗智斗勇时占尽先机。虽然顺溜和许三多都有一股倔劲,甚至钻牛角尖,但顺溜比许三多更有性格,有一股更强的铁血男儿气。
《顺溜》PK《士兵突击》:前者能成为战争片新经典
专家:一开始的确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士兵突击》,但看了以后发现,《顺溜》故事的发展透着幽默感,人物处理方法很妙,每个人都很幽默,能够成为战争片的新经典。王宝强是天生的喜剧材料,这点在《士兵突击》里没体现出来,他在《顺溜》里发挥得很好,很有幽默感。
导演:我没看过《士兵突击》,所以也不好比较。但我相信我会拍得不一样,从机器一响我就知道我会拍得不一样。《顺溜》重点突出的是人物的英雄气概,浪漫情怀,及对敌人的藐视。最后英雄牺牲的那场戏,非常震撼。我自己得意的镜头有很多,比如顺溜做检讨时的喜剧场景,以及张国强送妻子火化后擦干眼泪继续战斗的场面,我自己都感动得流泪了,只有自己感动,才能感动观众。
王宝强:和《士兵突击》一样,这部剧里也有很多经典台词,等待观众去一一发现。《顺溜》中的兄弟情也很令人感动,但因为这两部剧所表现的年代不同,一个是和平年代,一个是解放战争中新四军士兵之间的故事,所以兄弟情的表达方式会略有不同,但是都很感人。
《顺溜》看点
看点一:自卑“三多”变自信
《士兵突击》后,观众喜欢把王宝强叫成“许三多”,而随后的《集结号》,更固定了王宝强傻大兵的形象。此次《顺溜》里,他又一次扮演“军人”。同是军中小人物,顺溜和许三多在性格上却大不一样。许三多从小就遭父亲不停打击,在连里也是最愚笨的,所以向来自卑。顺溜恰好相反,他是一个天赋异禀的狙击手,与生俱来的自信和自豪感使他从一出场便有情有义、爱憎分明,所以他敢在两百米之外就一枪掀掉司令的帽子。
看点二:英雄“顺溜”最后死去
习惯大团圆结局的观众看《顺溜》可要有心理准备。《顺溜》的结局出乎人们意料:中日双方已签订停战协议,但顺溜执意要为姐姐报仇,所以不顾军法惩处,把枪对准了仇敌坂田。不料,国民党部队发现了顺溜,万枪齐发,顺溜倒在血泊中,在陈大雷的泪水中遗憾死去。浓重的悲壮色彩,完全打破了英雄不死的格局,势必会在观众心中激起片片涟漪。
看点三:王宝强“恋爱”了
《天下无贼》里,傻根不过一个回乡探亲的傻小子,爱情戏自然没份;而《士兵突击》是男人戏,女人都靠边站。到了《顺溜》,王宝强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他扮演的“顺溜”有一段朦胧的爱情故事。剧中,荷花是他的“初恋”对象,两人间既有传统的英雄救美、也有情窦初开的暗恋,也有现代感十足的三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