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日前,著名导演尤小刚年度大戏《对手》已经登陆全国十余家地方电视台,观众在为剧中人物命运的起伏捏把汗的同时,也在研究这些人物背后的故事,在历史中,是不是真的有这样一群人真正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今天我们就来对号入座,锁定《对手》中的历史原型。
男一号文为均是池步洲还是温毓庆?
在《对手》这部剧中,赵文瑄主演的文为均,名字取意为文人从军。很多热心的网友最近对文为均的原型展开了争论,焦点集中在两个人身上——池步洲和温毓庆。
《对手》中,文为均是密电所的创始人,他的主要功绩就是发现了紫光密码,破译了日本即将偷袭珍珠港的密电。根据这一线索寻找历史原型,中央调查统计局总务组机密二股的池步洲就进入视线。
池步洲,福建闽清人,家境贫寒。池步洲在兄嫂的支持下完成了血液,并在18岁时留学日本,学习经济和机电,此间,他还遇上了一个日本姑娘白滨英子。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战争开始,池步洲坚持回中国抗日,而妻子白滨英子要跟随丈夫到中国。池步洲回国经历一波三折,上船之际遭日本警察扣留,幸得妻弟周旋才得以登船。回国后,池步洲前往南京投奔国民政府,当时国民党政府各机关早已撤退殆尽。在昔日留日好友陈固亭的推荐下,池步洲得以进入中央调查统计局,并通过关系进入到局总务组机密二股,侦收日寇密电码,进行研译。
1941年12月3日,池步州截获了一份由日本外务省致驻美大使野村的密电:1。立即烧毁一切机密文件。2。尽可能通知有关存款人将存款转移到中立国家银行。3。帝国政府决定采取断然行动。结合此前截获破译的檀香山与东京之间的几十份密电,池步洲作出大胆判断:一、发动战争的时间可能在星期天;二、突然袭击的地点可能在珍珠港。4天后,震惊世界的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军基地事件爆发。据后来解密的二战资料显示,美国人当时显然把池步洲提供的这个情报看做是奇思异想而感到可笑,他们不相信池步洲具有获得这种重要情报的能力,对此信息未加理睬。
在电视剧《对手》中,文为均的经历与池步洲有很多相似之处,去过日本、与日本姑娘相爱,回国坎坷,一度报国无门,破译日本人袭击珍珠港的密电。不过,《对手》原著《紫光密码》的作者袁道之否认了这一推测,文为均另有其人。袁道之称:“文所长的原型不是池步洲,池先生当时在所里的位置并不太高,文所长的原型确实是哈佛大学毕业的专家。”
袁道之一语既出,关于文为均人物原型的搜索再次展开,很快目标就被锁定在温毓庆。温毓庆却是是哈佛大学博士,回国后起初在清华大学任教。不过他学的是无线电专业,并非数字奇才。另外他和宋子文关系密切,军统插手时他态度强硬,最后被排挤,远走异国他乡,他在密电所任中将主任,身份地位都很相近。而这些经历与《对手》中的文为均也格外相似。
对于文为均的原型问题,导演尤小刚曾经这样说过,这并非是一个具体的对号入座式的人物,他是当年为破译工作做出巨大贡献的全部密电精英的化身,破译密电绝不可能是某一个人的功劳;而《对手》也不是一部人物传记,是将一代人的经历浓缩成一个大命运展现在银屏上。
“对手”山本康夫原型是川端康成
在剧中,冯远征出演的山本康夫是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他的经历最大程度上体现了日本“菊花与刀”的精神,有鉴于此,这个人物的原型被锁定在日本著名文学家川端康成身上。
剧中,山本康夫本远离战争,他希望活得单纯,但是一步步被卷入战争中。剧中康夫曾经两次剖腹,第一次剖腹时候,为突出表现三本康夫的知识分子身份,尤小刚称,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剖腹,单纯的生命的了结;而第二次剖腹因为绝望与失落,表现出的是日本武士的精神。剖腹的故事,让人很自然的把这个剧中的高级知识分子和历史中的知识分子川端康成联系起来,川端康成也有过以身赴死的传奇经历。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这位有其独特的生死观的作家选择在73岁时,在自家寓所含煤气管自杀身亡,在极度忧郁、矛盾中选择了“最高的艺术”——自杀。
必须一提的是,川端康成自身的某些经历和《对手》中冯远征主演的山本康夫有些类似,两者在骨子里同为强烈个人意识的反战分子。1936年,川端康成因为对于战争的反抗而宣布停笔不写文艺时评类文章,并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广泛参加相关活动。 1940年,川端康成参与成立日本文学会。1941年受关东军邀请访问中国满洲等地,访问结束后他自费留在中国,并将妻子一同接到中国,两人前往北京,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回到日本。第二年,川端康成编辑了《满洲各民族创作选集》。
对于山本康夫的人物原型,更大程度上是一种精神上的相似,在创作这个人物的时候,导演尤小刚也没有将他固化为某个日本人,他希望通过这个人物传达出该剧的命题,战争改变命运,而个体作出的选择才是决定命运走向的主谋。
黄永青 郭忠良也有原型存在
在《对手》中,黄永青和郭忠良与文为均组成密电所的三驾马车,这两个对破译密电起到关键性作用的人也有他们的历史原型。
按照原著作者袁道之的说法,池步洲地位较低,开始看《对手》时候,很容易会把他也和池步洲联系起来,可是后来发现这个人身份一直比较高,所以只能往上推,他和温毓庆一起建立了密电所,而他又是温毓庆最为亲信的人,又是在密码上有贡献的人,那么就只剩下霍实子了。霍实子时任国民党机要部密电破译组组长,主持密电破译的工作,他也是当年证明池步洲破译美军袭击珍珠港的关键人物。
郭忠良的原型比较像李直峰和王维钧两个人的合体。李直峰当年和温毓庆、霍实子共同建立研究室的成员之一,也是重要的破译人员之一,而同时他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李直峰后来遭到怀疑,虽然没有证据,但被调离了破译处。王维钧是也是研究室中的秘密共产党,任秘书工作,当时共产党要求他每天把破译的密电给共产党一份,王维钧工作繁忙做不到,于是把在自己手头留档的情报交给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办事处的人连夜抄录,第二天在送回。这些情节在《对手》中都有体现。
《对手》中身份明朗的配角
剧中主角原型身份呈现出多面性,而配角的原型就显得明朗很多。毛祖和的原型就是毛庆祥,这位蒋介石的内弟在电视剧中基本上是按照原型没有变化,只是名字做了改动。
在《对手》的原著《紫色密码》中并没有厉峰这个人物,更多是直接让毛庆祥和戴笠起冲突,而编剧李晓明增加个这样一个角色,这个人物在很大程度上有着魏大铭的影子。魏大铭虽然被美国密码之父雅德礼骂为“驴”,但实际上也是个密码高手。在争夺支配权的斗争中挤走了温毓庆,但是被霍实子一伙人联合赶走。
美国人钱德勒,当然也就是美国密电之父雅德礼了。赫伯特?雅德礼是美国国家安全局前身军情八处的创始人,他在1938年被戴笠请到战时的重庆,创建对日密码破译机关“中国密室”,1940年7月才回国。雅德礼曾经撰写过一本名为《民国密码战:美国破译之父在华历险记》的书,书中内容就是这段时期在中国的经历,其中包括私下与汪精卫见面,借助汪精卫情妇淑贞破译“独臂匪”密电等,出于保密原因,这本书直到1983年才在美国出版。该书关于密码战的描写格外精彩,读者不妨找来一看。
林琴是创作 林平原型是川将之女
在原著《紫色密码》中,林平是没有妹妹的, 而在电视剧《对手》中,妹妹林琴的戏远远超过了姐姐,这是李晓明为了凸现该剧人物命运的主题另外设计的人物线索。而在《紫色密码》中存在的林平,也有着她的历史原型。
林平的原型是个成都女孩,从成都去延安读鲁艺,是鲁艺的第一美女, 经常指挥合唱, 叶帅后来回忆起说:"就是那个指挥合唱的!" 林平后来到情报部门工作,接受秘密任务后,返回重庆,临走时,没来得及告诉延安的丈夫,从那以后,一直到牺牲,他们再也没有见面。在抗战胜利前夕,林平被杀害,她的父亲是川军将军,但也没能把她救下来。
林平的经历让《紫色密码》的作者袁道之深深感动,他一直希望为这个人物单独她作传,而导演尤小刚也表示,愿意把这个充满传奇与悲壮色彩的女性搬上银屏。
背后的故事有时更动人,只是, 隐蔽战线人物结局往往都很悲壮, 悲壮得无法叙述下去。尤小刚导演在《对手》中呈现了当年那些人在特殊的战场上对敌作战的故事,让隐藏在战线后面的英雄走到舞台中央,“我希望用镜头让这段历史这些人物复活,希望观众不仅关注他们的斗争,更要关注这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日本姐妹花原型是与川岛芳子齐名的女间谍
此外,剧中的日本姐妹花山本惠子和山本芳子也有人物原型存在,这个原型并非是大名鼎鼎的川岛芳子,而是被称为“帝国之花”的神秘女间谍南造云子。南造云子是与川岛芳子齐名的日本王牌女间谍,两度刺杀蒋介石、收买国民党高官、窃取吴淞口要塞军事情报等。由于行动诡秘,半个世纪过去了,仍难寻觅一张南造云子的照片。
在《对手》中,山本惠子和芳子出生在国外,回国后成为日本特工学校的高材生,掌握中文、英文等多种语言,并练就一身好功夫。这和南造云子的经历很相似,南造云子生于中国上海,13岁被送到日本一所特工学校,拜大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为师,除学习文化、外语(汉语、英语等),还学习射击、爆破、化装、投毒等专门技术。此外,剧中有惠子和房子乔装进入吴淞口打探情报的情节,也有惠子配合刺杀蒋介石、芳子色诱美国密电人员的情节,姐妹花形象百变,神出鬼没,执行起任务毫不手软,很大程度上都有着南造云子的影子。
林忠强的原型是南京保卫战群体英烈
林忠强是《对手》中最令观众扼腕叹息的角色了。铁骨铮铮的林忠强留学美国西点军校,回国后战功不断,成为国民党第38军少将师长,在看透国民党的腐败无能后,经陈克的介绍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爆发,淞沪战线动摇,林忠强抛家弃子,率军保卫南京进行殊死阻击。在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林忠强大义凛然选择了牺牲,坚守最后仅剩阵地,与日军激战数个日夜直至一兵一卒,最后壮烈牺牲,用铁血忠魂抒写了不屈的感人悲歌。
在抗日战争史上,林忠强式的爱国将领不在少数,单在在南京保卫战一役中,就有多达17位中国将军以身殉国,中国壮士的气节与不屈,至今仍让人肃然起敬。第五十七军二师少将副师长李兰池也许是与林忠强最为接近的历史原型。李兰池是辽宁锦西人,1926年冬入东北陆军讲武堂第七期步兵科。1928年8月毕业,入东北军缪澂流部,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副、团长等职。1937年,以第五十七军一一二师少将副师长之职参加淞沪会战,。11月,率部渡江据守江阴要塞。在日军第十三师团进攻下顽强抵抗,浴血苦战,连连退敌。之后开赴南京前线,在蒋庙一带与日军激战,亲上火线督阵,击退日军进攻。12日,南京城破,奉命突围,率队冲锋时于太平门附近中弹阵亡。李兰池作战勇猛,深得蒋介石重用,而他又积极接收进步思想,当时原东北军的部队被蒋介石整编为四十九军等五个军,五十七军是人数较多、武器装备及战斗力较强且受国民党“中央化”程度较小的部队,官兵大多为东北人,且有许多中共地下党员在军内担任军官职务。李兰池虽没有参与地下党的活动,但他同情部队中的地下党员及进步人士,尽可能默许和掩护他们开展活动。
在8年抗战中,先后有100多位国民党军队将领英勇成仁、壮烈殉国,他们为争取民族独立、抵御外侮而立下的功勋已经载入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