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剧组虐马招动物保护组织强烈抗议,广电总局称一切都以不违反法律为准
“我们从新西兰一下找了50匹纯血马……在拍戏中一共牺牲了六匹,疯了八匹,连马都受不住了,你想想大概是什么样的一个战争场面吧。”新版电视剧《三国》,导演高希希自我感觉良好的宣传噱头,却瞬间引发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及众网友的强烈谴责。这一次,动物保护志愿者和支持者们在对动物遭遇伤害现象进行抗议之外,更把重点放在了从根本上去寻求改观的办法——呼吁相关立法尽快出台。
举报
除了马,被虐待的还有军犬、雉鸡除了《三国》,还有《犬王》、《太阳照常升起》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莽萍,是中国动物保护运动的发起者之一,长期从事环境伦理与动物问题研究。针对《三国》虐马一事,她最早公开发表文章表达愤慨,并称《三国》是“最严重的一次”。但是类似现象在影视剧中,《三国》并不是第一个。动物保护志愿者和支持者网友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影视剧拍摄过程中出现的虐待动物“演员”、破坏环境的情况,列出“黑名单”发布在网络上,其中包括:
《悲情布鲁克》:剧情设定主人公连人带马从数百米高的悬崖坠下,当时,那匹白色良种马极通人性,似有预感,每回距悬崖还有几米远时,便拼死抵足、仰面悲鸣,再不肯向前。导演没有办法,命人用布蒙上马眼,生拉硬拽走向悬崖。这时,马儿落泪了,大颗大颗的泪珠——真正开拍时,马是被人生生推下山崖的;
《犬王》:影片导演姚守岗在接受电视台邀请做节目中讲述15年前电影如何拍爆炸戏时说:为了让表演显得更加真实,我们给一只训练有素、屡次立功的军犬,绑上了真实的炸弹;在镜头前,它奔跑着被炸成了碎片;
《太阳照常升起》:姜文指挥剧组动用几十箱弹药对付上百只落荒而逃的雉鸡。特别是第三段,姜文放了不少枪,对天上的野鸡、地上的野鸡……
追访
通过特效完全可以实现惨烈但因延长剧作周期常被弃用
8月6日,“中国动物保护记者沙龙”召开碰头会,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会长芦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莽萍、央视主持人张越等动物保护者,就“三国剧组虐马”事件进行了公开抗议,同时呼吁广电总局推出相应的法律法规,在让动物免受伤害的同时,也让以艺术之名伤害动物的行为受到法律的制裁。
是否能用特效处理完成这类大场面镜头?为一部40余集的电视连续剧做后期特效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先生告诉记者,通过特效制作的方式表现惨烈的场景是可以实现的,这种制作公司,国内有很多家。“与《指环王》那样的水平不能比,但是乱真的效果在电视剧中肯定可以达到。”相较起来,实际拍摄再用后期特效处理掉威亚吊绳的痕迹等,确实会省很多事,完全技术制作大多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可能带来延长剧作完成周期的问题,“目前很多大导演大约也是出于对国内水平(特技制作)的疑虑,所以采用实拍方式的,也不在少数。”×先生觉得:“让动物受到伤害甚至牺牲,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但是想着完成拍摄达到效果,甚至成为开播前做宣传的亮点,这也成了见惯不怪的事”。
探究
广电总局:一切都以不违反法律为准问题:我们还没有相应的动物保护法
影视剧中对于动物“演员”使用问题有无规定?国家广电总局的相关人士称“影视剧作品表现的一切都以不违反国家已有法律为准”。之后记者查阅了2002年2月1日起施行的《电影管理条例》、2004年10月20日起施行的《电视剧审查管理规定》,发现目前施行的相关管理条例中,对动物“演员”保护的问题,确实没有任何规定。伦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李春秋教授认为,相关法律的出台,将可以对社会文明给出最低限度的要求,让人们的行为有最基础的令行禁止。
借鉴
美国大片连蛆虫都要用自然死亡的
“三国剧组虐马案”让张丹等动物保护志愿者痛心而焦虑。利用业余时间,张丹收集了各国各地区在影视拍摄中对动物实行严格保护的法规和案例,她希望这些正面榜样,能够给国人以良性的引导。
《肖申克的救赎》:曾感动过无数人,剧中有这样一幕:安迪从饭中发现一只蛆虫并交给老布喂小鸟。这幕后的实际情况是,在拍摄时,美国防止虐待动物协会在做全程监督,这一只小小的蛆虫,是摄制组特别找到一条自然死亡的蛆虫来拍的。
香港电影《天若有情》:影片里有牛因拉飞机而死去的镜头,片尾有特别说明:“拍摄中并没有动物真的受到虐待和死去。”事实上,观看美国电影,常常在影片结束时可以看到这样声明性的一行字——“本片制作过程中无动物受到伤害”。《美国影视演员协会与制作人协议》中,有多处关于拍摄时对待动物的条文,并授权“美国人道协会”检查电影、电视、广告、音乐片中的动物演员待遇。
《指环王2》:因为被“美国人道协会”评为“值得怀疑”,受到奥斯卡大奖评委们的抛弃。
《阿拉伯的劳伦斯》:因为“不可接受”的评语,而在美国20多个州被禁映。
《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