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偶尔在戏里加点儿文学元素似乎成了都梁作品的一大特色。目前正在北京、黑龙江等卫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狼烟北平》,以一群知识青年投身革命为主要故事线索,以平民视角讲述那段抗战岁月受到了观众的好评。而剧中方景林、冯牧的诗歌吟咏和戏剧对白也成为该剧浪漫气质的主要表现。
一、 诗歌中倾诉爱情的狂热
《狼烟北平》中为国家和民族而战的青年,不再是空有一腔热血和报国热情。除了徐金戈之外,大多是投笔从戎。于是,在这些富有特质的青年人身上,带着革命的豪情也带着对爱情的热情。就连徐金戈在罗梦云引爆炸弹身亡后的废墟里,也情不自禁留下那一页《致巴赫奇萨赖》的诗歌,对于因诗生情的方景林和罗梦云而言,更是反复用这首诗表达自己对爱情的信念,对革命的信念。让观众知晓,投身战斗的青年人,并非都只是简单化、概念化、脸谱化的人物,他们对“泪泉上的玫瑰”的深情吟咏,不仅将全剧的煽情部分做到极致,也使得革命爱情不再单一化和概念化。
二、悲情人物于晓光的《罗密欧与茱莉叶》
《狼烟北平》中的闪光人物,并非徐金戈和方景林,相反却是富有浪漫情怀和正义感的几个“富家子”。郭鹏扮演的叶兆明,虽然生命结局的处理稍显苍白,但是剧中与“小玉春”的对话,为全剧增色不少,而从他在《狼烟北平》开播发布会上所作的诗来看,他与叶兆明的气质的确很相似。神态与邓超有几分相似的于晓光,既是个神枪手,同时也是个“歌剧迷”,即使枪林弹雨的战斗中,也不忘让留声机唱出撼人心魄的歌曲。而在罗梦云家深情朗诵“罗密欧与茱莉叶”的冯牧(于晓光饰),不仅借戏剧表达自己对爱的心声,同时也表现出青年知识分子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在压抑、低沉的“狼烟”之中,方景林和冯牧各自完成了对爱情的表达。而北海公园那场朗诵《海燕》的戏,体现青年知识分子决心的同时,也体现着他们不屈的斗志。无论是方景林还是牺牲在枪火中的冯牧,在不多的诗歌、戏剧表达中,完成了对《狼烟北平》展现文学底蕴的任务,使得该剧可以称的上是仅有的历史抗战题材剧“最有文学品味”的电视剧,将革命浪漫主义渲染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