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方有佳人》济南亮相 本土作战赢得开门红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8日16:50  新浪娱乐

  新浪娱乐讯 三十四集电视剧《北方有佳人》于8月25日19:35分登陆济南电视台新闻频道今晚剧场,首日收视率高达6.4%,赢得本土作战的首个“开门红”。

  此前,《北方有佳人》在吉林电视台地面频道播出时,收视率一举拔取了该台年度排行榜的头筹;在郑州电视台播出时,也拿下了年度排行第二的位置。转入本土济南也是故事的发生地热播,制作方自然也信心满满,据悉,他们对《北方有佳人》在济南台的收视率还有更高的期待。同时,也对该剧相继将在全国诸多城市台和随后各卫星台的播出充满了自信。

  编剧赵冬苓:《北方有佳人》曾用名为《济南故事》

  《北方有佳人》的编剧、山东影视中心艺术副总监、国家一级编剧赵冬苓介绍说,这部电视剧在策划、创作阶段,曾经一度名为《济南故事》。关于这部专为济南量身打造的电视剧,她寄予了许多自己对于“家园”的感念之情。

  “泉城济南作为齐鲁文化的中心和发源地,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同时又具备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旅游资源。我虽然不是出生在济南,但我在济南生活了三十多年,济南这个城市对我而言,不但是我生活的场所,也是我的艺术创作扎根的土壤,无论从物质还是精神上,济南就是我的‘家园’所在。”

  在《北方有佳人》前期采访阶段,她就反反复复地申明自己的创作初衷:用影视剧这种艺术形式,为济南打造一张城市名片,在全国范围内树立济南的城市文化形象。以一个“济南人”的身份,为 ‘家园’的城市经济文化建设奉上自己的心力。

  对于《北方有佳人》在济南的热播,赵冬苓感到非常欣慰。她说:“在这部电视剧没有播出之前,我在各种场合都对这部戏进行一些解释或者说强调:我想通过剧中寄萍这个人物传达的思想,重点不在于寄萍流落济南所经受的坎坷与困苦,而在于我想通过寄萍从富家子弟流落民间的过程,通过济南人给于寄萍的关照和帮助,凸显济南人身上的那种重情重义、大仁大爱,弘扬泉城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建立在这一文化观念基础上的孝悌亲情和人间真情。得到济南台的收视情况反馈之后,我知道,济南人看懂了这部电视剧。”

  导演王文杰:尽最大努力还原老济南的生活场景

  《北方有佳人》以20世纪二十年代中期至1949年,中国历史上风云际会的这二十几年作为人物活动的大舞台,以一个流落民间的富家女子苦情、励志的传奇经历和底层百姓的生活为经,以民国时期动乱的时局及老济南独有的民俗、民风为纬,描写了济南近代的变迁,折射出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反映出济南人民在那特殊的二十几年中求生存、求发展、求解放的大背景。为了还原济南老城的生活场景,导演王文杰煞费苦心。

  大观园、剪子巷、火车站,这些济南老城建筑,在今日高楼林立的济南实景搭建,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王导早在担纲《大染坊》时,就锻炼出了一支国内一流水平的创作团队,他们是美术设计刘勇齐、照明设计张孝俊、录音师佟恩克夫。这个创作团队曾以《大染坊》一举拿下了第24届“飞天奖”的“优秀美术”、“优秀照明”两个单项大奖。当这个创作团队为了《北方有佳人》再度聚首时,他们围绕济南老城的搭建进行了激烈的论争和认真的考证。

  导演王文杰如是说:“作为一个济南人,我想在济南本土拍摄济南故事的欲望比谁都强烈。但当我们在济南实地考察了很多次之后发现,确实行不通。现在的济南高楼林立,想找老济南的样子,太难了;要想在济南搭建老街老巷,成本太高了。”无奈之下,王导带领剧组挥师南下,在无锡影视城搭建了三条民国老街。除了尽可能原汁原味地再现济南老城建筑的民国特色,剧组还着力营造了济南当时的地域文化氛围,商埠的繁荣、曲山艺海的盛况、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居住环境,都或隐或现地体现在剧情及背景中。

  在8月24日举行的《北方有佳人》首播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王文杰,你认为这部戏能不能在全国取得高收视率?王导以低调的姿态巧妙地躲避了对方的锋芒:“只要在济南取得好的收视率,我就满意了”。时隔一天之后,济南台收视飚红的消息传到正在北京参加电视节的王导那里,他似乎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已经得到了济南人对这部戏的认可之后,他对自己还是不满意:“还原济南老城的生活场景,我做不到,也不可能。我能够呈现给济南人的老城旧貌,就像一些老城光影的记忆碎片,可能在某一点上,或者是某一个细节上,打动了咱们济南人,我想这或许是能够得到他们的认可的主要原因。”

  策划李九红:打齐鲁文化品牌,走全国推广路线

  《北方有佳人》的策划、山东影视中心影视部副主任李九红,对这部戏的运作过程感慨良多:“从《济南故事》到《老城故事》再到《北方有佳人》,这部戏的改名过程,也体现了我们山东影视中心在剧目的发行推广方面的一些思考。这部戏的立足点是泉水文化、地域文化,是讲一个发生在60多年前的济南的故事,但我们最终不用《济南故事》这个名字,是怕这个名字的鲜明地域特点妨碍这个剧目的全国推广。改用《老城故事》,大家也觉得不太理想,因为这个名字没有和人物命运勾连起来,虽然没有了地域特点,但也缺乏鲜明的指向性;最终定名为《北方有佳人》,还是编剧赵冬苓老师的先生谭好哲教授建议的,这个名字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和推崇,因为它较好地体现了地域文化特色与电视剧这种艺术样式的基本要素——也就是故事曲折、人物命运跌宕起伏等等决定市场决定流行的元素——两者的完美结合。”

  盘点山东影视中心近年来的作品,不难发现,打齐鲁文化品牌,走全国推广路线,如同一条红线,贯穿了“鲁剧”创品牌树形象行动的全过程。20世纪80年代初的“三连冠”时期,《武松》的改编拍摄起源于山东广播电视厅领导对日本人拍摄的《武松》污蔑损毁山东人武松形象的大不满;电视剧《高山下的花环》能够及时上马是因为原小说出自山东作家之手;进入21世纪之后,山东影视中心更是以山东人闯关东的事迹为素材,制作了52集大型电视连续剧《闯关东》,在全国范围内史无前例地树立起山东人伟岸高大的文化形象,打造了“鲁剧”自创业以来最响当当的品牌。2009年投拍的大型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南下》,则要以山东干部南下接管政权的历史事实为依据,再次打造山东人的政治品格和文化形象。

  《北方有佳人》之于山东影视中心的意义,在于它是鲁剧“打地方文化品牌,走全国推广路线”策略推出的第一个面向市场的作品,它如同一块试金石,检验的是鲁剧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和存活力。(文 \王海青)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