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姬 |
濮存昕 |
谢芳 |
北京电视台打造的20集文化纪事片《百花》上周起在北京卫视晚间黄金档开播,每天1集的速度令观众们直呼“不过瘾”。据悉,该节目播出首日即创下了1.7%的文化类节目高收视率,其后收视率也一直在稳步上升。据《百花》总导演王淳华介绍,工作人员制作过程中克服重重困难,“抢拍”了大批老艺术家,挖掘到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真实故事。
故事1《青春之歌》演员住澡堂子
讲述人:谢芳
在《青春之歌》中谢芳出演了林道静,当时启用这么一个新人,还曾有过很多争论,崔嵬导演就专门让谢芳来北京试镜,谢芳说:“我当时想,试得上就演,试不上就回来,特别单纯,就拿着小说和剧本上了火车来到北京。试完镜头以后等了很长时间,崔嵬才下决心用我。”
在那个年代剧组工作人员之间没有什么等级之分,谢芳说在青岛排戏时,大家都住在澡堂子里头,“演员里大腕有多少啊,像秦怡,要像现在的话那得多少钱才请得来啊。那时候我们拍电影都没有钱的,因为发你的工资就是让你干这个的。因为我当时是武汉歌剧院的演员,算外单位,拍了半年就给我们剧院7000元,那可真不少!我只拿了400元,正好当时我父亲在北京住院借了300元,我就给还了,自己剩了100元。”
故事2 在《火烧圆明园》上演“哭肉计”
讲述人 刘晓庆
刘晓庆在采访中说起与李翰祥导演合作拍摄的《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她透露了许多有趣的“秘闻”。刘晓庆说:“当时这个电影可以说集中了中国内地电影界的精英,我们也觉得自己是天下第一组,没有任何组比我们更牛,剧组出动时那车队就别提了。记得有一次我从座位上站起来,当时穿个花盆鞋,鞋底下很高,我刚站起来就啪的一下,把我吓了一跳,大家也都在使劲地叫,原来是我头上很高的头饰挂到宫灯那个穗上了。当时如果我再转一下头这个灯就掉下来了,那是几百年前的灯啊!”
刘晓庆当时在中国内地已经是非常受欢迎的演员了,但是她根本不知道有李翰祥这么个大导演,拍摄时她还因为伙食不好“撒娇”地哭了。她说:“当时我们吃饭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内地工作人员是一个塑料袋,里面有一两个馒头一块黑咸菜,他们就有个饭车,上面有饭有肉。当时因为比较小,自己又演主角,我就委屈地哭起来了。我说我是四川人,不喜欢吃馒头,都饿了好几天了,为什么他们有肉有米饭,我们没有……结果全剧组都来哄我,还马上把米饭什么的给送来了。我说不行,我们大家都要吃肉。当时就是这样,待遇是不一样的,但是拍完这个片子以后,中国内地的演员第一次被海外、被全世界的华人认识了。”
故事3 服装设计师意外成明星
讲述人 马羚
在采访马羚之前做准备时,刘涛导演原本希望能让马羚谈谈她主演的电影《摇滚青年》,但采访中却收获了意外之喜。马羚讲述了很多她作为中国第一批从服装设计系毕业的学生的故事。马羚说,一开始她本来是去应聘田壮壮导演的《摇滚青年》的服装设计一职,但是却被田壮壮一眼相中,希望她出演电影的女主角。马羚一看当影片主演的工资要高于做服装设计,为了能挣钱开自己的服装发布会,就一口答应了田壮壮改行当主演。也正因为这一段机缘巧合,马羚才成为专业演员。
■观后感 让观众看得过瘾
作为一位普通电视观众,资深影评人谭飞说,《百花》作为一部文化献礼片,有一种大气从容的气质,它不是单一表现某个文艺形式的发展史,而是把所有的文艺形式都囊括进去,并且融合得很好。
电视主持人、影评人曾子航也一直在关注着《百花》的播出,他说最初曾有一个担心,怕节目由于涉及的艺术门类过多而把作品单摆浮搁,形不成整体感,“现在看来这个担心是多余的,通过社会大背景的引入,使得历史事件和文艺作品之间有效融合起来。”
■背景 近300艺术家 讲述历史
《百花》的创作团队过去曾制作了至今仍在滚动播出的音乐纪事片《岁月如歌》以及大型选秀节目《红楼梦中人》。王淳华表示,“那些艺术家们的思想和绝活儿还没有完整地传与后人,所以我们奔赴大江南北进行采访,留存了众多富于艺术和历史价值的第一手资料。”
在联系采访嘉宾时,剧组曾遇到许多难题。因为《百花》的历史跨度比较大,艺术家们散居祖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联系寻访当事人就比较困难,更有很多早已淡出文艺圈的人不愿意接受采访,剧组工作人员只好通过多方沟通,努力说服他们出来讲述历史。《百花》中采访到了横跨电影、电视、 歌舞、音乐、戏剧、文学各界的近300位顶尖艺术家,构成了一组三代同堂的人物群像,这在电视史上还是第一次。
信报记者 王大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