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课堂是汲取文化,收获知识的地方,几乎每个人都进过各式各样的课堂,但人生的课堂,你进过吗?
《艺术人生》即将推出一档全新的探讨人生哲理的栏目——《人生课堂》,九月到十二月期间,郭敬明、安意如、笛安、七堇年、蒋方舟等 15个“80后”青年人将拜访周汝昌、黄永玉、周有光、于蓝、汤一介等15位在文化领域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通过不同的“课业内容”,不同的“师生交流”,完成老一辈与新一辈的薪火相传,在青年和老者两辈人的思想碰撞中,让青年们去领悟文化老人们的人生艺术、人生感悟和人生智慧。
《艺术人生》特别节目——“人生课堂”首度开课,80后新锐作家郭敬明、笛安分头前往一代“鬼才”黄永玉、红学大师周汝昌家中登门拜师,向大师们讨教关于人生的种种困惑和问题。作为第一批“学生”,两个“新生”走进《艺术人生》现场,和朱军及观众交流“学成”感想。
这是一个特殊的课堂,这是一场跨越50年的人生对话。在这个课堂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人生课堂》的创意又是如何产生的呢?接下来即将为你解开谜题。
一个想法催生出一个课堂
一个点可以拉出一条线,一条线可以铺出一个面,一个简单的想法催生出了《人生课堂》。
《艺术人生》栏目组很长时间以来都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将黄永玉、周有光、周汝昌这样的高龄文化学者请到演播室来,一起分享他们的人生感悟。但问题随之而来,这些高龄文化学者们几乎都已年过八旬,邀请他们到演播室来录影一不现实,二也不太人性。于是,访问计划暂时搁浅了。
对于《艺术人生》自身来说,外拍的形式也算新颖,但放眼整个电视领域,主持人外拍采访嘉宾这种节目样态已经被多次用过。如何在不新的形式中做出新意?如何体现栏目一贯秉承的深度和艺术感?一直以极端制作为标杆的《艺术人生》栏目组开始了新一轮的思索。
如果不用主持人,而是让年轻人去采访高龄学者会产生什么效应呢?在一次又一次的策划会中,一个大胆的想法诞生了。紧接着,策划会上又提出了“80对接”的概念,即让“80后”的年轻人去采访80岁以上的文化学者。数字上的契合使得年轻人和老学者之间形成了某种天然的联系,这两组年龄差距在半个世纪以上的人,如果让他们交流人生感悟,一定会有着非比寻常的效果。
栏目组的成员们犹如暗夜行船看到了灯塔一样,为着这个新的创意而兴奋着。但深入策划下去,问题又来了。让“80后”去采访高龄文化学者,这个去采访的“80后”到底选谁?是普通的大中学生,还是去选拔一些优秀青年?在反复的策划斟酌之后,栏目组决定选择在青年中具有影响力的“80后”来作为此次特别节目的采访者。选取的这个青年得具有思想交流性,且带有时代气质,能集聚一代青年的特质。于是,在大家集思广益推荐的众多人选中,最终筛选出了像郭敬明、笛安、七堇年、安意如这样的文化青年作为小嘉宾。
人选有了,但节目样态似乎还是不够明朗。考虑到小嘉宾们去采访老文化学者更像是一个求学过程,于是栏目组敲定,将此次特别节目设置成课堂形式,即让年轻的“80后”的代表们到老文化学者,老艺术家家中登门求学,向老人们讨教人生问题,探讨人生哲理。之后年轻人将带着他们的求学成果来到《艺术人生》节目现场,和朱军及观众交流自己的学习感受。
《艺术人生》的特别节目“人生课堂”在精心的准备和反复的策划会中终于有了雏形。
郭敬明笛安和谁最搭?
在有了节目基本形态之后,栏目组紧接着面临的现实就是第一期节目怎么做?派谁去采访谁?在定下的众多文化老人和小嘉宾候选人中如何搭配?
栏目组的成员们面对搭配问题可谓绞尽脑汁,安排一个年轻人去采访比自己大半个世纪的老者,这个行为本身就很冒险,极有可能两者碰撞不出任何思想火花,甚至无话可说。要让他们有话聊,就必须寻找两者之间的共性。
在将文化老人和小嘉宾们的背景、个性进行逐一分析之后。第一期节目的样态基本定下。即让“80后”新锐作家郭敬明去采访黄永玉,让笛安去采访周汝昌。
看似随意安排的背后其实是无数的“不随意”。
之所以安排郭敬明采访黄永玉,是考虑到他俩不仅仅同是年少成名的偏才,并且还都是非常活跃的“话题人物”。
黄永玉,家境贫苦,12岁时他就不得不辍学到社会上四处闯荡,小小年纪便历尽沧桑。在颠沛流离中他凭借着一腔热情自学美术,14岁那年他已经是当时中国东南木刻协会的会员,并且开始发表作品,慢慢地小有名气。20多岁时他的木刻画在香港就引得很多人争相购买。尽管没有受过任何正统的美术训练,但黄永玉却在各个美术领域都有着极高的艺术造诣。被人称为“一代鬼才”。
而郭敬明18岁那年,在《萌芽》举办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中一举夺魁,对于读理科的学生来说,在作文比赛中获奖颇有点“不务正业”的感觉。更为“罪过”的是,在高三时,他挤着时间写出了小说《幻城》。谁知这部小说竟让他一炮而红,成为了新时期少年作家的领军人物。
“一开始是我的爱好,我没想过要做一个作家,因为我高中和大学都念的是理科,我都没有想到我有一天会成为一个作家。直到我的爱好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第一本书发了之后能赚钱了,我才发现我应该可以不用上班也能赚钱,从那时起我就想我就选这个吧,又能享受自己的乐趣又赚钱挺好的,写作就变成了我的职业。”
现在年仅26岁的他,头顶光环众多,身兼董事长、总经理、杂志主编,副总编辑等诸多职务,多次入选中国福布斯名人排行榜,连续七年创造国内出版销售神话,出版数部长篇小说销量均突破百万册。
正如栏目组成员所设想的那样,两者的诸多共通性让郭敬明和黄老的交流十分顺畅。郭敬明也就年少成名所带来的问题向黄老求助。
“我记得我问的最详细的一点,因为他也是年少就成名了,遭到过多很多人的批评,而且他也不是正统美术学院的,也是怪才,跟我很像,我也是年少就成名了,我也不是学中文的,不是中文系毕业的。我问他这方面的问题,像成名的压力、代价,或者面对别人的批评和不理解的时候,他告诉我的东西特别感人,我中间眼睛都红了,我想在录节目不太好哭就忍住了。”
而栏目组安排小作家笛安去采访红学泰斗周汝昌,则是从笛安的爱好出发了。笛安本身特别喜欢《红楼梦》,在得知自己要去采访红学泰斗周汝昌时,笛安激动极了。
“我那时候见到周老的时候有特别亲切的感觉。”
在笛安眼里,一辈子专注于《红楼梦》研究的周老是一个幸福的人。
“我觉得一个人真的能用这么多时间,几十年就活在书里,和最爱的角色待在一起我觉得就是幸福,他们特别幸福。”
在《艺术人生》栏目组成员的精密策划和不断努力下,第一期人生课堂的两个小嘉宾对自己的采访对象都有了很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郭敬明见黄老:很紧张
小嘉宾们在《艺术人生》摄制组的带队下前往老人家中外拍。笛安在周汝昌老人的书房中完成了采访。而郭敬明对老人的采访则安排在了黄永玉的画室万荷堂中。身兼总经理、总监、主编数职的郭敬明在采访前却显得紧张万分,不停地翻看着手中准备的文稿,好像初次进入学校的小学生一样。他直言,在未见过黄老之前,黄老对他来言就是一个传说。
“他已经像传说中的人物了,像个神话。”
在前期,节目组和小嘉宾们已做好了充分准备,因而和老人们的沟通进行得非常顺利。但是此时一个意想不到的紧急情况出现了。由于高龄文化学者们的身体状况都不太好,不能受凉,所以拍摄只能在屋内且在所有窗户都紧闭的情况下完成。而更糟糕的是,由于拍摄用的灯光温度较高,老人们的身体经受不住那种高温。因而,拍摄过程中显然不能打灯了。但从专业角度来讲,在屋内拍摄人物如果不用灯光那么电视上呈现出来的效果欠佳。对于极端制作的《艺术人生》团队而言,画质的粗糙绝对是不允许的。
一方面要追求节目的高质量,一方面又要照顾到老人们的身体。节目组的编导们面临着新的难题。怎么办?最终在编导们的集体智慧下,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等待着时机,依靠着较强的自然光和一些辅助手段成功地完成了外拍任务。
一期学生报到《艺术人生》现场
圆满地完成求学任务后,郭敬明和笛安来到了《艺术人生》现场,和朱军及观众聊起了自己的求学感受。对于能上《艺术人生》栏目,郭敬明和笛安都直言说十分紧张而激动。
“这次来上《艺术人生》觉得很激动,很珍惜,并不是像朱军老师觉得的那样,80后不会看《艺术人生》的。”
而之于栏目组,让80后上《艺术人生》事件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突破。众所皆知,《艺术人生》一向是老艺术家们讲述人生的舞台。但正如朱军在节目录制完之后所说的那样“不要拒绝年轻,更不要拒绝年老。”因为无论是年轻人还是年长者,他们都会有自己的人生感触。而人生课堂则给了年轻人一个和大师交流的机会,给了他们领悟人生的机会。
在节目录制中途,台上多出了一块黑板。朱军叫两位小作家在黑板上写出自己对于老者的三个印象。也算是人生课堂的学生对于老师的一个评定。
郭敬明和笛安分别写下了三个词,代表了他们对于大师的理解。非常简单却又十分精确。连朱军都惊异于这些年轻人对于老者的深刻领悟。也许,在这堂人生课堂中,不仅仅是郭敬明、笛安这些年轻人收获了人生财富,两位老者以及我们同样也能获益匪浅。
在节目的最后,郭敬明和笛安展示了大师赠予他们的礼物。面对礼物,妙笔生花的郭敬明自称文盲。爱美笛安则挑了一份最“丑”的礼物。究竟他们获得的珍贵礼物是什么?他们对于大师的评价又是什么? 9月9日晚20:35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CCTV3)播出的《艺术人生》栏目,会给你上一堂充满思想火花的人生哲理课。文/吴戈 摄影/张炜
首播时间:CCTV-3 ,9月9日 (周三) 20:35
重播时间:CCTV-3 ,9月15日 (周二) 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