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四军女兵》将杀青 丁黑:诠释梦想坚守品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5日09:03  解放日报
《新四军女兵》将杀青丁黑:诠释梦想坚守品质
导演丁黑(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李君娜  

  导演丁黑的声名鹊起,是因为电视剧《玉观音》。2003年,此剧在荧屏甫一亮相,便获得普遍认可,也捧红了新人孙俪

  后来,香港著名导演许鞍华决定拍电影版,并启用了知名度甚高的明星赵薇。可惜,比起电视剧版,电影版没有获得预期的认可。

  《玉观音》后,丁黑又执导了电视剧《长恨歌》。不久,香港著名导演关锦鹏也开拍电影版《长恨歌》。两部作品同样选用香港女明星演绎旧式上海女子,尽管风格样式不能同相比较,但丁黑的电视剧版将原著中的意蕴风情铺陈尽致更胜一筹。

  对演员而言,期待更多的是“戏捧人”,但对导演,却需要靠真正的实力来“人捧戏”。丁黑的《玉观音》或《长恨歌》,就是好例子。《玉观音》《长恨歌》都已经是过去的事了。最近,丁黑的眼里只有一部戏《新四军女兵》,这部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全额投资的电视剧,是丁黑首次执导的红色题材剧。

  诠释青春  坚守浪漫

  记:您为什么用“红色偶像剧”定义《新四军女兵》?

  丁:《新四军女兵》主要讲述了一群文工团的热血青年为了梦想投身革命。如何让这部戏跟现代观众产生共鸣点呢?我认为青春是一致的,只是时代的主题不一样。

  最初接触这个剧本时,我也看了很多当年文工团老战士的回忆资料,他们青春年少时冒着生命危险投身革命,最大的体会是什么呢?很多人都提到了浪漫。没错,战争是残酷的,是血腥的,是暴力的,这一切看上去跟浪漫全无关系,但同时,青春是浪漫的,梦想是浪漫的,浪漫就是拼尽全力去追求内心向往的东西。那个时代的最强音是救亡、革命,对当时的年轻人来说,这就是梦想,也是最浪漫的时尚。

  记:解放牛网的网友想知道,以影视剧为载体,您选择成为一个浪漫的造梦者,但这些影视剧的出炉又面临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现实。您如何摆放现实和浪漫二者的关系?

  丁:影视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帮我实现心中的梦想和激情,内心的浪漫通过作品得以诠释。但在实现的过程中,难免向现实妥协,需要时时平衡。这种平衡有时候非常痛苦,但好在只要作品能引起共鸣,就能鼓励我坚守下去。

  记:《新四军女兵》的主演是明星赵子琪黄维德,而您之前执导《玉观音》、《平淡生活》时都用了新人,启用明星是否从市场角度考虑?

  丁:《新四军女兵》里有大大小小十几个明星客串,当然都是以前跟我合作过的。用明星是时下一个大趋势,尤其是电视剧的生产周期是选非新人演员的一个很大因素。现在的电视剧,生产周期比以前短。拍《玉观音》、《平淡生活》时,成本压力不像现在这么大,会给制作方相对充裕的时间,这样也就给了新人充足的时间去排练。但现在电视剧成本压力大,留给制作方的周期短,要缩短周期同时保证作品质量的方法之一,就是使用非新人主演。

  诠释视角  坚守艺术

  记:您拍摄的作品大多是女性视角的,这是您个人艺术创作的一种偶然还是必然?

  丁:前几部正好处于我特别偏爱那类题材的一个特定阶段中。影视创作是不断探索人的情感和生存意义的过程,在某个阶段会对某一类题材偏重。这两年我执导的是男性视角的作品,比如《关中枪声》《地道英雄》等。这次《新四军女兵》是一个巧合吧。

  记:电视剧《玉观音》成功了,电影《玉观音》并没有获得预期的认可。这其中是否有些微妙的联系?

  丁:作为一个旁观者,瞎分析一下,我觉得电影版太想放下原著小说的全部东西了。但事实上,电影的长度是装不下这么多东西的。当电影把《玉观音》的框架都装下时,也必然影响了细节的展开。我个人认为,还是应该在理解了原著后重新思考一个新框架。当然,《玉观音》是内地的东西,许鞍华作为香港导演,可能对该类题材还是隔着一点吧。

  记:一直以来,很多人把电视剧当成“练兵”,把电影当成“阅兵”,您怎么看?

  丁:我去年也拍了部电影《阿妹的诺言》,入围华表奖金鸡奖长春电影节等。但因为市场的缘故几乎没有机会在院线排期放映。这是很无奈的事。我希望能多拍电影,但国内电影市场需要个人有相当大的操作能力,如果你没有,谁也不会投钱给你,当然机会还是有。我一开始在西影厂,后来转拍电视剧,是因为当时电影市场极其不景气,也无作为的机会。

  从另一方面说,我并不因此认为电视剧就是庸俗或艺术不强的东西。这是很多电影人的清高甚至有点麻木的偏见。电视剧要有收视率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尤其是还要做到不媚俗就更难。

  诠释梦想  坚守品质

  记:作为非电影科班出身的导演,为什么会去当导演?

  丁:算是梦想吧。我父母都在西影厂工作,从小我就耳濡目染,也算是子承父业吧。

  记:您的专业是中文,这是否会让您对剧本的要求也更高?

  丁:这是肯定的。我觉得导演都会有自己的一两个特长,并用这些擅长的方面去影响影视作品。比如张艺谋是学摄影出身的,他的影片中对色彩等镜头语言的掌控更超于常人。我是学中文的,对剧本的理解和诠释是我的优势也是我的强项,当它转成视觉时,也会有一些不同于别人的地方。但我也不是神仙,我拍电视剧并不意味着我能把每个剧本都诠释得精彩绝伦,也不是每个剧本的原有基础就是那么的好。

  记:您觉得眼下大家频频选择重拍经典,剧本创作是否存在原创过弱的问题?

  丁:原创过弱可以看成是某些方面导致的问题。中国对电视剧的播出需求量过大,导致电视剧产量过大过快。但从剧本的角度来看,剧本创作是需要一定的积累和积淀的。在播出市场占主导的前提下,如果资金没到位,编剧写了也是白写;而一旦资金到位,又面临周期成本的问题,剧本创作也由此进入一个快速通道。于是,创作和生产之间形成了一种冲突,重拍则可以大大节省剧本的创作时间。

  记:两年前,您说过,“国内影视艺术无论深度、广度,都显得苍白、匮乏,连对生活的基本感受能力都没有了。”如今国产电视剧很热,您怎么看待这股热潮?

  丁:实际上,以前存在的现象现在依然存在。许多电视剧制作方目光短浅,只顾短期利益,内心浮躁,跟风严重,心态沉不下来。但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今天确实有一股电视剧创作的清新空气在遵守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的前提下,不随波逐流,努力带领产业转向好的风气。不敢说已经成为势头,但确实客观存在。

  这其中的原因跟网络的影响力有一定关系。电视剧市场越成熟,电视剧类型越细化,观众口味也就越高,而网络上正好有相当一部分有文化程度并受过一定影视文化教育的网民,他们的话语权在网络上得到自由释放,产生了一定影响力。《士兵突击》就是最好的例子。这种影响力也反过来促进了电视剧更高质量的创作要求。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