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刚刚在央视八套热播的电视剧《北平战与和》引起了业界乃至观众的普遍关注和深度讨论。编剧李汀在谈到作品的写作过程时,用了四个“小心翼翼”来形容自己的创作心路,即用小心翼翼的心态去接近历史的真实;用小心翼翼的思考来判断历史进程的复杂性;用小心翼翼的思考来对待历史的轨迹和历史发展过程中尚未被显露的东西;用小心翼翼的办法来表现历史规律和历史精神。
原《当代电视》主编杜高认为,这部电视剧对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是一个创新性的成果,它标志着这类创作在历史观和艺术观上的一种进步。该作品毫不掩饰和回避历史的复杂性,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展现历史的真实。整部电视剧以傅作义为核心展开,共产党的领袖和将领们在戏中充当配角,这是以前没有过的。这部作品创造了以傅作义为原型的一个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内涵、在中国历史重大转折时期立过功、有着特殊价值的艺术形象。这个形象的意义将会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被人们所挖掘和诊视。
原全国文联副主席仲呈祥说,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创作经历了30年,一直严格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北平战与和》进行了非常有价值的探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评论家、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刘扬体认为,《北平战与和》是一部严肃的艺术作品,用史学眼光和史诗统一来看,的确达到了很高的品味。它体现了历史眼光的审美转换,对人物性格有深层的开掘。
八一厂原副厂长、著名编剧刘星认为,现在社会上对历史剧创作有很多的不严肃和随意性,戏说、愚弄历史。《北平战与和》在创作中坚守了独立的思考和科学的思维。作品不是符号式地描写傅作义,而是将他还原成为包含了丰富历史内容和性格内容的典型形象。此外,该剧含蓄地点出了海峡两岸乃至全世界华人一个共通的文化心态,即对华夏文明的珍视和守望,这是其现实意义之所在。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导曾庆瑞评价,《北平战与和》中的艺术造型是令人信服的,在重大题材艺术画廊里留下了新的典型。
评论家、《诗刊》杂志理论部主任阎延文认为,《北平战与和》对历史和人性的还原提供了历史题材创作的新模式。它给我们更多的启示是,今后如何能用中国历史文化精神更多地走到世界文化舞台上,向世界诠释中国历史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北师大文学院博士梁振华指出,《北平战与和》在创作过程中经历了深厚的积淀,戏中每一句台词、每一个情节背后都有大量考据工夫在做支撑。同时该剧的语言台词和艺术风格带有一种庄严的诗意,体现了创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