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彭吉象(北京大学影视艺术学院院长)
在国庆六十周年之际看到《北平战与和》这部电视剧,心里很激动,刚拿到这个片子的时候有些担心,因为这种题材已经写得很多了,比如八一电影制片厂就拍过《大决战》等,电视剧今年上半年也已经播了《战北平》、《狼烟北平》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北平战与和》能不能出新就很关键了,当把整部剧一口气看完后,我的这些疑惑就都没有了。
《北平战与和》至少有这么几个突破:第一,突破了对历史事件的简单陈述,深入到历史事件背后深层的历史规律。虽然是电视连续剧,但因为它是重大题材,不是一般情节剧,也不是一般的戏说剧,所以肯定要揭示历史规律。特别是解放战争在中国几千年的战争史上甚至在世界战争史上都非常值得研究,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军队在三大战役之前完全是国民党军队非常强大,共产党军队非常弱小,从装备、人数上都不行。短短几年时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恐怕世界战争史上都没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北平战与和》通过故事的方法,给我们揭示了真理,也就是人心所向,这是历史的客观规律。这部电视剧是具有史诗性的品格,为什么要把诗和史放在一起?简单地说诗就是艺术性,史就是它的客观规律,就是要通过它的故事性来揭示深藏在故事背后的规律性,就像荷马史诗一样,都是讲很多历史故事,但是它揭示了一个社会发展的规律。所以,能够得上史诗的一定要揭示规律,否则够不上史诗。历史的大翻转绝对不是偶然的,有地上斗争,还有地下斗争,有敌我双方的斗争,同时还有民主人士对傅作义的影响,还有国际上的外交,包括国内政治、经济、文化都在里面。所以,战争绝对不仅仅是两军之战,其实也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傅作义之所以下这样的决心,也是有很复杂的原因。
第二个突破是突破了外在行为的描绘深入刻画到人物内心,这一点是电视剧非常可喜的一个现象。这部电视剧为什么成功?主要是它的重心转到了写傅作义,而且写到了傅作义的内心世界,非常深层复杂的斗争。应该说傅作义这个人物,从他的经历来看,抗战立过功,同时和蒋介石又有矛盾,又有斗争,所以他的内心的冲突事很剧烈的。因为傅作义作为一个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熏陶的高级将领,儒家的东西对他影响非常大,就是忠君思想。他虽然对蒋介石有很多看不惯的地方,而且他作为一个杂牌军,蒋介石处处挑他的毛病,傅作义处处受牵制,但是他毕竟有忠君思想,古代2000年的封建历史,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蒋介石可以对我不义,但是我不可以对他不义,他要起义其实内心的挣扎非常厉害。这部电视剧在这一点刻画得非常成功,包括扮演傅作义的演员陈逸恒很棒,剧本也提供了很好的基础,非常成功地刻画了傅作义这个人物形象。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已经做了这么多年,应该怎么突破是很关键的问题,傅作义的内心刻画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尝试,这个人内心刻画包括了我方高层领导人,也包含了敌方高层领导人。同时里边不光傅作义这一个人,还有很多其他人的描绘,比如傅作义和他的女儿的矛盾,两个感情很深的父女,但是却又是两种不同的信仰。女儿非常尊重父亲,但是女儿也为共产党毫不犹豫搜集情报,这是非常符合对剧情的把握。当然也包括蒋介石父子,其实在传授他的一些经验和教训,跟他儿子的对话,还是很深刻的。这些都是非常成功的。
第三个突破是突破了战与和事件,深入到了细节。电视剧一定要有细节,电视剧抓住普通观众可能还要细节。我们研讨是代表专家的观点,专家的观点和普通老百姓有时不太一样,我们更多要看到剧内在深刻的含义和它会在电视剧史上的影响和地位,我们更多看这个。而老百姓就看这个戏好看不好看,老百姓注重细节。我们这里面有很多非常好的细节,比如傅作义的女儿跟父亲闹矛盾,闹得很厉害,但是偶然有一天通过细节看到父亲内心,傅作义绝对不能把自己的内心隐秘告诉自己的女儿,隐蔽得太厉害了,只有自己一个人知道,实际上他已经考虑到和的准备,但是肯定不会跟任何人说,那么险恶的环境,但是一个细节就暴露出他的内心。再比如里边关于毛泽东摔跤的细节,我看过的电影、电视剧里毛泽东摔跤好像是第一次,《大决战》绝对不敢写毛泽东摔跤。
瑕不掩瑜,如果说不足,我也觉得前面部分的戏稍微多一点,好像一定要给大家交代清楚。其实现在电视剧观众已经培养出来了,观众已经非常聪明,你只要迅速进入剧情,他们就能把几条线给串起来,现在电视剧都是同时展开四五条线,观众完全可以直接串起来,不要太低估观众的能力。所以,前半部分显得稍微拖沓一点,但整个来说还是不错的,全剧还是很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