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三国》卖出天价 高希希最深刻的感受是想哭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21日17:24  新浪娱乐
新《三国》卖出天价高希希最深刻的感受是想哭

高希希

新《三国》卖出天价高希希最深刻的感受是想哭

高希希在片场

新《三国》卖出天价高希希最深刻的感受是想哭

高希希给演员说戏

  撰文/白郁虹

  由导演高希希执导的电视剧《狙击手》在各大卫视热播,虽然收视强劲,但全剧从拍摄水准到演员甄选都饱受争议。相比早期的《花非花》《结婚十年》《历史的天空》《幸福像花儿一样》等优秀作品,高希希这两年拥有高产、高关注度、高收视保障,但并非部部精品。对于这一点,身为现役军人的高希希并不避讳,他坦承: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如今,最让高希希兴奋和全身心投入的是备受瞩目的新版《三国》,每集售价高达180万元,首轮播出权卖出1.6亿元的天价令业界咋舌,但高希希却信心满满地表示:“它绝对值这个价,否则我在江湖就没法混了。”

  采访高希希时,他正在去机场的路上。当晚,高希希将亲赴西安邀请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出任《三国》作曲。在近一年的拍摄过程中,高希希每天面对的是上亿元的资金投入,上千人的团队作战,上百人的状况频出,同时还要承受所谓虐马事件、污染水质等的各种质疑。高希希颇为感慨地说:“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想哭。”幸好,朱苏进的《三国》剧本写得扎实,高希希自认这是他拍得最得心应手的一次。以现代人的理念,刘备不必哭哭啼啼,曹操也未必不爱民,诸葛亮“鞠躬尽瘁”的背后折射了更精深的蕴意……

  而江苏、重庆、安徽、天津等卫视以高价购得该剧首播权。按首轮卖出价超1.6亿元的总价算,《三国》还没开播就已经收回成本。然而高希希一方面信心满满,“它具备电视剧大片的价值”,另一方面却不敢轻言怠慢:“价格越高,大家对你的期待就越大。”

  天价:《三国》具备电视剧大片的价值

  记者(以下简称记):说到《三国》,这一路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高希希(以下简称高):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想哭。一个人操作这样大的戏挺难的,感谢老天爷吧,有那么多制片鼎力帮我,这事儿终于完成了。你想想,1.15亿元在国内电视剧史上也是突破,花得我自己都不敢花了,毕竟资金和市场是对等的,赚不回来,你将来如何面对?

  记:现在《三国》卖得很好,您应该感到欣慰了吧?高:当时哪里知道,当时是需要先投钱再谈市场问题。风险是很大的,如果卖不好不就砸进去了。所以我特别感谢制片人能有魄力和勇气,我觉得有的时候还是比较庆幸,有些好的合作者,人家能不皱眉头地往里投钱,连问都不问,这个在中国真是太难太难了。

  记:他们是出于对您的信任?

  高:这也是问题,越信任你,你压力越大,越紧张,这种信任如果得不到反馈,以后谁还相信你?所以,你刚才提的是特别准确的,就是说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业绩,别因为一个疏忽就葬送了。

  记:《三国》首轮卖出每集180万元的天价,在环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它为什么能卖得这么好?

  高:我不管价格问题,但《三国》肯定值这个价钱,它具备电视剧大片的价值。天价只是相对的,你拍得不好,再便宜也没人买。其实也不是欣慰,它反过来又是一种压力,价格越高大家对你的要求就越高,人家凭什么出钱?花了那么多钱不是要买垃圾货,而是买精品。这要求你对作品要更加严格要求,每个细节都必须完善,这样才有可能无愧于这个价钱。如果人家花了天价,买了一堆垃圾,我从此可以在江湖消失了,是吧。

  记:当初易中天说高希希拍《三国》不行,持这种怀疑态度的人不少,您当时有没有顾虑?

  高:没有。前两年,张纪中就找我拍《三国》,我断然回绝了。第一,我什么也没有看到,他就拿本小说说咱们搞创作。《三国》在我看来太神圣了,我不敢轻易说拍就拍,否则对《三国》也是一种亵渎。后来,我拿到朱苏进老师的剧本,就没打算放下来。这也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主动给制片人打电话,要求拍电视剧。

  记:在您之前包括导演陈家林、阎建钢都没拍成,您怎么敢这么大胆接手?

  高:说实话,开机前负债就已经1000万元。我想了很久,还是接了,我太喜欢了。再接手时,我要带几个制片人同时进去,因为需要一个多亿的资金。你想想,前面主要也是因为资金的问题,加上导演可能没有票房号召力,投资者不敢下狠手,这都是问题。

  制作:400万改造秦王宫,电视剧何曾有过?

  记:《三国》庞杂,您每天是如何调度和指挥的?

  高:极其复杂。举例说,日常工作人员每天接近600人,车辆100多辆,每天车开出去,前不见首后不见尾。管理问题我也是第一次遇到,如果一天不拍戏,30万元就等于化为灰烬了。真的,一年都在马不停蹄。而且拍这种戏特别复杂,比如拍一场上朝的戏,我早上4点就得起来,除了工作人员,群众演员就有1000人,要给他们穿衣服,一件件盔甲戴好,9点能开机就不错了,一上午我只能拍一两个镜头,是很麻烦的事。

  记:除了想哭,还有什么特别感受?

  高:还有兴奋。《三国》是90集,相当于拍了40部电影,压力可想而知,但既累又兴奋。每次拍大场面,就是一个导演决断的时候。所谓超越,就得从每个细节做起。比如横店秦王宫的改造,说实话,电视剧剧组没人敢进秦王宫,太大了,而我们改造一次就将近400万元,这400万元只能拍6天。做还是不做?必须做,把钱抠出来也要做。因为你想超越哪有这么简单。改造这个景,光灯光一天就将近20万元,这些数字都是压力,但反过来又是一种兴奋,电视剧何曾这么拍过?但我希望做到,而且做好。

  记:剧组有上百工作人员,每天是不是随时会发生状况?这些影响您拍摄的进程吗?

  高:每天都有,但庆幸的是,断胳膊断腿儿的有,大伤亡没有。拍长坂坡,一拍就是3个月,全是灰,有些武行得了粉尘肺,我们得让他们住院清肺。包括马匹,都是从新西兰进口的,花的钱比国内马高出几十倍,这方面确实花了很多心血。拍摄中间还发生了莫名其妙的事,比如水库污染问题。拍赤壁一场戏,突然有人告状说我们把水库污染了,那段时间搞得我压力好大。结果调查半天,什么事也没有,媒体哗哗又消失了。

  记:后来还出现了虐马事件,也让您没想到吧?

  高:唉,这些事让我哭笑不得,最后要我写一个爱护动物的宣言,写吧,我也觉得应该写。但我们确实没虐待,有些难度确实得马来做,你说这部戏要拍好,马必须得摔个跟头,不然没法干了。

  立场:用现代观念看待战争

  记:改变尊刘贬曹这种想法,包括周瑜,您是从什么时候有的?应该不是从拍这部剧才开始的吧?

  高:之前就有。时代在推进,人们看历史人物相对客观了,就像易中天说的,我可能做不到完全客观地面对历史,但我会有历史的同情心。从尊刘贬曹的观念说,如果曹操完全是卑鄙小人,他不可能写出这么大气的诗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如果以一个小人的概念进入,对曹操是不公平的,因为魏国实力最强大,三国归晋,曹操把基础打得非常扎实。

  周瑜我们特别注重他心理、谋略的较量。这个本子之所以有意思是因为它找到了一个很有趣的点。

  记:您会像吴宇森那样尊周瑜而贬刘备吗?

  高:那是一个脸谱化的人,这次的刘备很有特色,他也是很高明的政治家。有人说,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其实没道理。刘备能把天下打下来,有他独特的思考。另外,关羽也很有意思,他是一个民间英雄,从某种角度上说,你不能不宣扬他的血性,这种血气代表了一个民族的道德理念。但他确实犯了很多错,大意失荆州就是他干的事,太义气用事。政治英雄和民间英雄是不一样的,民间不一定会把曹操当成英雄。

  记:历史上对诸葛亮都是只褒不贬,他还会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吗?

  高:诸葛亮一直以来是鞠躬尽瘁的形象,很正面,我们则要很客观地面对他。如果从现代角度、反战理念看,他何尝不是一个“败家子”?我们从“鞠躬尽瘁”中看到了什么?他六出祈山,无功而返,几乎把蜀国所有的资源耗尽。他本可以不去发动这些战争,安安静静地带领蜀国人民休养生息,但他为了完成鞠躬尽瘁的使命,不断进攻。新版《三国》还有比较独特的人物就是司马懿和曹丕,朱苏进老师把这几个人物完善得比以前更有力度,他努力想表现三国如何归晋,司马懿最后如何完成统一大业,这个理念以前没有过。

  记:当初舆论认为,您挑选的演员过于年轻、偶像化,特别是陆毅,您怎么弱化他身上的偶像气质?

  高:诸葛亮27岁就未出茅庐知三分天下,是一个有力量、外形洒脱的人。陆毅是偶像派,但他首先是一个优秀的演员。我当时担心他中老年戏的状态,我先要解决的是让他把所有摆POSE的东西全部去掉,重新面对。他开始觉得挺难,演到50岁时我已经感到他的形体力量给他带来了变化。我一看就说,陆毅,你成了。

  大场面:马战戏胜过《赤壁》

  记:现在片花出来了,包括长坂坡、官渡大战、舌战群儒等著名桥段,战争场面相当震撼,特效、大场面是您下功夫最大的一次吧?

  高:《三国》首先面对的是战争,战争场面如果拍得不惊奇,所有的都无法面对。

  记:您用了很多马战戏,您花这么大精力、财力拍这些大场面,不应该只是为了视觉冲击吧?

  高:拍摄大场面的目的还是为了衬托人物内心世界,没有这种场面烘托,就形成不了人物张力,比如曹操说:“袁绍有30万兵马,我需要7万兵马……”这实际上是以弱胜强的一个典范战争,如何以弱胜强?不能两个刀枪剑戟碰一下就草草了事了,需要更好的视觉概念完善战争场面。

  其实吴宇森也花了大力气完成了一个氛围场面,我们聊过,他开始也希望用马战,后来发现拍摄难度太大,就改成步战。我说,那个时期如果放弃马用步代替,是一件很荒唐的事。我跟武术导演说,马战上如果失了准头,我们的戏就失掉一半了,那又回到《赤壁》了。没办法,你要挑战,肯定要面对这些问题。

  记:武戏和文戏的比例是如何分配的?

  高:1:8,主要还是文戏,天天打谁受得了?

  斗智:这是一场充满智慧的游戏

  记:中国有句俗话,少不看《红楼》,老不看《三国》,《三国》里其实充满各种计谋,那种中国式的勾心斗角,您是怎么看待这些的?

  高:所谓的勾心斗角实际上都蕴藏在智慧里,是充满了智慧的游戏。我喜欢它,也是因为它是充满智慧的较量,当然这里也有一些损人的东西。

  记:《三国》的好看就在于互相斗智,而从另一角度看,也反映了中国人的阴暗面,包括到现在,中国人的心眼最多。

  高:对,互相拿脚乱踹,兄弟反目,有时候是挺乱的。但除了阴暗,更多看到的是中国人的智慧。历史就是历史,你用现实的眼光感受也可以。每个人从里面都会索取自己需要的东西。

  《狙击手》:模棱两可的人物不讨好

  记:《历史的天空》《光荣的岁月》之后,您又拍了《狙击手》,您对战争戏很看重,但现在军旅戏很难拍出新意,您做《狙击手》时有没有考虑过创作难度?

  高:当然,我始终想在革命历史剧题材中找到新的突破点,《历史的天空》实际上是讲草莽英雄如何成为一名将军,也就是一个政党如何把顽石炼成金子。《光荣岁月》说的是一个知识分子如何在革命初创时期坚定信仰,也是想找一个突破类型。到了这一部,赶上60周年国庆,是一项任务,如何在大众类革命历史题材中独辟蹊径,就想到了用单兵作战的理念,拍一个小人物,在大的抗日战争背景下,他不起眼,但却是很重要的中华民族一分子。在今天看,我们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让大家告别武器,告别战争。所以,设计了很多以前没有敢设计的情节,讨论人性。

  记:您是《我的名字叫顺溜》的策划人之一,为什么最后选择执导《狙击手》?两部戏相比,似乎顺溜更容易被人记住,是名字起得好,还是角色写得丰满?

  高:当时朱苏进老师同时写了两个剧本《三国》和《顺溜》。《顺溜》剧本没有写完,我的《三国》必须开机。从情感上,我倾注《三国》更多一些,没办法,《顺溜》只能让别人去做了。的确,《顺溜》的角色个性很强,在战争环境下,一个愣头青去完成任务,自然有他独特的审美视点。王宝强傻呵呵的个人魅力更容易讨好。

  记:《狙击手》的影响力没有《历史的天空》大,原因之一是主演佟大为不够强悍,这是争议最大的地方。

  高:还是个性突出的问题,优缺点明显的人,观众很容易接受,在模棱两可之间反而不讨好。佟大为还是在个性张扬上不够。在我党革命进程中,像姜大牙、李云龙这类人一直是主流,个性突出,顺溜也一样。

  记:这部剧收视好,争议大,剧中有一些不够专业的描写,而且子弹对子弹,拍得太玄了。

  高:那天陪朋友看了半集,我也感觉到一些问题,如果当时再细腻点会更好,是有遗憾。唉,当时大部分心思都在《三国》上,在筹备《三国》的过程中,我想赶快抓一部为60周年献礼的戏,也有临时授命的原因,我是现役军人,有些是必须做的。

  作品高产: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记:这两年您太高产了,干嘛拍那么多戏?自己累,也很难保证质量。按理说,您不缺钱,也不缺影响力。

  高:不是钱的事,现在的问题是,随着自己的一些作品得到认可,确确实实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觉,有些事你是摆脱不了的,面对领导,面对一些曾经帮助过你的朋友,你都要考虑。比如人家拿一个题材来,你做还是不做?不做,得罪人,做,确实在发力时就已经丧失了一些东西,剧本可能不够10分甚至不够档次,你拍肯定会有问题。

  记:有没有考虑放慢脚步?毕竟高希希这块金字招牌确立是很不容易的。

  高:是,我想只有在自律上再找找吧,今后面对作品首先把剧本关把好。庆幸的是,《三国》由于剧本扎实,我拍得还是比较得心应手,虽然累一点、苦一点,但还是很认真地做完了,要不然,麻烦就大了。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