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剧照 |
海青 |
《双面胶》剧照 |
海青生活照 |
本报记者 肖执缨实习生 林少芬
“我一直认为电视剧要有个正面的导向,真的很不希望播完一个戏了,观众就照着戏里那样把这个家打得四分五裂。有的东西展示给大家,是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对生活反思的机会,其目的是改善现在的生活状态,让生活变得更好,或者至少帮你想通一个问题……”
“这城市多奇妙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生活。别人的生活我不知道,而我呢?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串数字蹦出脑海———房贷6000,吃穿用2500,冉冉上幼儿园1500,人情往来600,交通费580,物业管理300-400,手机电话费250,还有煤气水电费200……也就是说,从我第一个呼吸起,我每天要至少进账400……这就是我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最近,一部“融房奴、贪官、小三、爱情等问题于一炉”的电视剧《蜗居》引起了巨大反响,一些评论文章认为它“真实得令人触目惊心”;而《蜗居》中女主人公海萍的这段独白,更震动了千千万万正在城市中挣扎的青年人———那一串数字,也正是那些漂流者在城市里生存下去的最基本成本。
剧中那个从大学生“沦为”房奴的海萍,是由海清扮演的。从《双面胶》里刁蛮精明的上海小媳妇丽娟,到《王贵与安娜》里略带小资又不失善良朴实的安娜,再到《蜗居》里成熟稳重自强好胜的“房奴”海萍,海清诠释了一个又一个城市女性。这个国家话剧院的演员开始被越来越多的观众所熟悉和喜欢。
【关键词:《蜗居》】
“我没有成为房子的奴隶”
[有人说,《蜗居》之所以火,在于说事说得“巧”———在房价高企、老百姓“望房兴叹”的今天,这样的应景之作必然能引起广泛共鸣。也有人说,不同年龄段的人在剧里看到了不同的东西,“纯情的80后感叹着海藻对帅气小贝的辜负,气愤她去做了个龌龊的‘小三’;务实的70后看见了婚姻的柴米油盐,看见了物质对原则的无限诱惑;饱经风霜的60后在感叹生活味如嚼蜡的同时,也体味了手掌手背的难以取舍。这就是现实,残酷得无法回避”。而现实中的海清,也是在拍完《蜗居》后才在北京东三环买下了一套二手房。]
羊城晚报:据说你在生活中也是个“房奴”?
海清:我不同意这个说法。“房奴”的概念是什么,成为房子的奴隶?我觉得我不是。虽然有段时间我对房子的价格也是蛮力不从心的,但我没有成为它的奴隶。别人看中一套即使钱还不够,也会噼里啪啦凑够钱把房子买下来;我就比较执拗,我买不起了走还不成吗?再好的房子我不买了还不成吗?……
羊城晚报:你觉得剧中的海萍和海藻是一对怎样的姐妹呢?
海清:海萍是一个重视家庭、有责任感和自强不息的女人,她脚踏实地地走每一步。虽然很累,但她得到了她想要的东西。而海藻是一个充满矛盾且受关注的焦点,我希望大家能够冷静地看待和理性地思考。看任何戏都是这样,你如果不冷静、盲从的话,就会被带着走。其实这个剧是有方向性的———如果你想像海藻那样走“捷径”,那海藻的样板就在你前方。虽然有的人当了“二奶”、生活似乎很安逸,身体上没有受到任何损伤,但我深信,她们在精神上一定会受影响的!
羊城晚报:你怎么理解《蜗居》里海萍和海藻为房子而做出的种种“牺牲”?
海清:我的理解已经化作角色让大家看了,那是立体的,我将所有理解的东西和心血都放在里面了,所以你们看到的是海清演的海萍,而不是任何其他演员演的海萍。
羊城晚报:有观众说看了《蜗居》后,有了“当二奶的冲动”,你如何看待这种“负面情绪”?
海清:我想这跟人的个体有关系吧。有些人本身可能惰性比较强,会放大自己的惰性。《蜗居》让你清醒地看到了现实的生存环境,这是好事,不用害怕。现实真的很难、很难。当初我刚毕业也经历过这样一个阶段,根本不敢想什么时候在北京能有自己的一套房子,前途茫茫,未来不可预知。我真的像一只蜗牛一样,每走一步都举步维艰。我现在看我的大学同学,还有中学同学,他们奋斗过来所经受的压力真的都很大。我觉得只要能走过来的人,我都很佩服。
羊城晚报:对于那些暂时还买不起房子的人,你会有什么忠告吗?
海清:70%要靠自己努力往前冲,享受其中的快乐,酸甜苦辣都是你的人生;30%交给老天爷,有些东西是要讲缘分的。你只要尽了力,就可以无怨无悔,其他的事情就把手掌摊开来交给老天好了。其实这就像考试,我们事前是不知道试题的,如果你尽了最大的努力准备了,那么就以轻松的心态去面对吧!不用紧张,不用给自己太多枷锁。
【关键词:感情】
“比以前更懂得珍惜亲人”
[在《双面胶》里,海清将一个自私、精明、热情、虚荣的上海小媳妇胡丽娟刻画得入木三分,尤其是一口娇嗲的上海式普通话,曾让许多人误以为她是上海人。有人说:“之所以喜欢海清,就是因为她身上那股劲儿,虽然长得不漂亮,但是让人看着舒服。”在《玉观音》里扮演的女大款没能一鸣惊人,但接下来《双面胶》、《王贵与安娜》、《蜗居》“三连炮”,却结结实实地让海清火起来了。]
羊城晚报:《双面胶》中那个上海小媳妇对待婆婆比较刁蛮,但大多数观众却并不讨厌她,你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海清:我比较喜欢演有争议性的角色。有些演员会担心自己的角色不讨巧,但我不怕,我能演得让观众比较能接受。我觉得这要靠自己去理解。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上海女人就有着一些与众不同的特质,比方说价值观,有时上海人会有一些观念“蛮上海”的,好像说养女孩子就要嫁得好,这才风光;在北方就不一样了,养个丫头只要能嫁出去就行了……
羊城晚报:听说你一开始并不愿意接演《王贵与安娜》?对于王贵与安娜的婚姻有很多争议,有一些观众认为,他们根本没有爱情,这种合不来却不得不凑合着过的状态很悲哀。你怎么看?
海清:刚开头我也不是很相信安娜和王贵的感情,但后来我觉得,他们俩真的很幸福啊!两个人从相识到在一起蛮不容易的,既然在一起了,就手牵着手往前走,别让任何一方掉队。如果两个人能白头偕老的话,这种感情还是值得珍惜的。真正经历过风浪的人就会懂得:平淡是多么的珍贵!这种理想化的感情在现实生活真的不多,我自己很推崇。演完《王贵与安娜》后,我比以前更懂得珍惜自己的亲人了。
羊城晚报:你对自己父母那辈人也是这么看的吗?
海清:父母那一辈特别不容易,经历过许多的政治运动,经历过物质的贫乏,我很敬佩他们。他们走到今天,对我们这一代人是言传身教。虽然有时候会和他们的思想产生碰撞和矛盾,但他们是了不起的一代人。我现在都尽量迁就他们。
羊城晚报:据说你现在有一个稳定的情感对象?
海清:我很保护我的感情,这是我的底线。我很在意我的亲人、我的家人的感受。演戏是过眼云烟,最重要的还是身边的亲人。我们的感情很稳定,他不是圈内人,所以我要保护他。
羊城晚报:演完《双面胶》、《王贵与安娜》、《蜗居》,你对物质和金钱、感情之间的关系有什么感悟吗?
海清:说实话,我到现在还在学习……我愿意和观众一起去经历和寻找答案。我一直认为电视剧要有个正面的导向,真的很不希望播完一个戏了,观众就照着戏里那样把这个家打得四分五裂。有的东西展示给大家,是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对生活反思的机会,其目的是改善现在的生活状态,让生活变得更好,或者至少帮你想通一个问题。我可能比较老土(笑)。
【关键词:主见】
“希望能拥有‘勇敢’的品质”
[海清17岁从江苏省戏剧学校毕业后,走进了江苏省歌舞剧院,很快就成了台柱子并晋升为编导;但如此顺畅的生活却不能让她满足,1996年9月她走进了高考补习班,次年以绝对高分被北电和中戏同时录取,最终她进了北电。据说海清曾跟人说过,她改名“海清”,是因为这个词给人以宽大干净的感觉。]
羊城晚报:你演的角色都是很自我、很有主意的人,你自己是那样的吗?
海清:我迷茫的时候比较少。有时我挺有主意的,但有朋友却说我很容易摇摆不定,耳朵根特别软。我对一件事把握比较大的时候,就会比较执拗;在对一个东西不太了解的时候,就容易耳根软。比如说去买冰箱,四五个摆在那里,你要是都说好的话,我就昏了,会说:“得了,你把说明书一样给我一份,我回去研究一下再来买好了。”常常遇到两个都差不多的东西,我干脆就两个都买下来。
羊城晚报:可是你当初却一意孤行地要离开舒服的台柱子、编导位置,去考并不确定的表演学校……
海清:你们现在看到的都是结果,当初那苦处只有我自己知道。念书这种苦是必然的,就像药,只有苦才会有后面的甜。这种苦是我心甘情愿去尝的。其实,任何一次放弃都有可能改变你的人生,所以每次面对一个关口时,我都是咬紧牙口挺过去;可是每个关口都可能有“致命性”的。我觉得自己并不是胆子大,而是希望自己能拥有一种品质,叫“勇敢”。
羊城晚报:你的艺名“海清”是否有什么含义呢?
海清:我不想过多渲染这个,不想满足大家的好奇心。我很诚实地告诉大家,我改了名字,只是因为我喜欢这两个字。我是个不爱撒谎的人,我说实话,没有什么好解释的。
羊城晚报:现在知名度越来越高,你如何看待“成名”这种事?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奋斗“目标”吗?
海清:宠辱不惊。“出名”这个事情没那么严重吧,很快就像过眼云烟,只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目标”呢,你只要知道远处大的方向,至于走哪条路———只要可以到罗马就可以了。但有时碰到河的时候要迂回,碰到山的时候要翻山,碰到地道你还得走地道。这跟现实中是一样的道理。
【记者印象】
因为一直被海清荧屏上的形象“误导”着,在采访她之前,记者曾坚定地认为这是一个爱说、能说、敢说的强势的人,谁知却不是。电话中的海清显得有些疲惫,尤其对于一些有关《蜗居》的话题,她都不大愿意回答,让记者感到困惑和尴尬。
采访结束后,无意间从《蜗居》另一人士处得知了缘由。《蜗居》所引起的巨大反响和“负面效应”让人始料不及,譬如有人因此憧憬上了“二奶”生活,还有人自此哀叹“生活彻底没了指望”……于是,剧组主创人员开始“慎言”,海清也不例外。正如她自己所强调的,“我只会演戏,其它不是我擅长的”,一旦记者向她抛去“敏感”问题,既不擅长说谎、也不擅长委婉的她,便显得有些生硬和抵触。也许,这也是她可爱的地方吧。
个人档案
原名:黄怡
生日:1978年1月12日
籍贯:南京
星座:摩羯座
血型:O型
身高:167cm
体重:50kg
入行记录
学历:北京电影学院2001届表演系
电视剧:《明星制造》、《书香门第》、《玉观音》、《梅花档案》、《海棠依旧》 、《凌云壮志包青天》、《不能失去你》、《我是一个兵》、《海之门》、《求婚》、《双面胶》、《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落地请开手机》、《王贵与安娜》、《蜗居》、《媳妇的美好时代》、《只爱你一个》等;
电影:《一见钟情》、《幸福从邪恶中穿行》等;
舞台剧:《半生缘》
艺人语录
“宠辱不惊。”
走红条件
[外形]海清给人第一面的印象总是时尚、练达的。在这张脸上看不到极致的艳丽,也没有熬夜的痕迹,衣着干净随意,却在不经意的细节中流露出独特的品位。海清说过希望自己是宽大、干净的,相由心生。———摄影师:小江
[实力]海清很有表演天赋,松弛、机智,我觉得一个演员在现场的松弛很重要,她是个非常聪明的人。———演员:张嘉译
[星运]在虚华浮躁的娱乐圈,海清的低调让她显得另类和卓尔不群。不爱交际的她,毕业后几年里的路走得比别人更加艰辛,但这也增加了她作为一个人而不仅仅是一个演员的魅力。她每接拍一部戏就尽量把角色发挥到极致,而这几年的积累就给了她此时爆发的最好力量。
———资深经纪人:周宴西 肖执缨、林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