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赵本山力推徒弟 春晚语言类创作进入瓶颈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3日09:58  时代商报
赵本山力推徒弟春晚语言类创作进入瓶颈期

赵本山

赵本山力推徒弟春晚语言类创作进入瓶颈期

田娃

赵本山力推徒弟春晚语言类创作进入瓶颈期

刘小光

  小品几时有,把酒问本山,不知央视大厅,今夕是虎年……

  年年春晚浪淘尽,卷起“千层饼”!这不,央视网站最近推出“虎年春晚,谁是你最不想看到的小品演员?”的网络调查,让人大跌眼镜!除了郭达蔡明等,赵本山小沈阳也都位列其中。一时间,“春晚上谁还是香饽饽”的话题引发了争议。一边是大腕们对观众造成审美疲劳,一边是赵本山“台之宝”地位不保,央视春晚究竟该怎么“联欢”成为一件挺让人犯愁的事儿。不是我们不明白,是人们审美要求变化太快。2010年的春晚,注定将是一场明星人气保卫战。

  赵本山:好看我也不咋爱演

  赵本山,刘小光,小沈阳,这三个名字最近和春晚紧密相连。虽然赵本山也不幸成为“最不想看到的春晚面孔”,但本山的算盘其实打得响亮。就在昨天,本山的另一个爱徒加入了这场“春晚小品大战”,他就是田娃。年纪轻轻也算后起之秀,最近颇受师傅赵本山的青睐,有望上春晚。据知情人透露,田娃上春晚已经基本定了,昨天,他已经到了北京。

  经赵本山经纪人高大宽证实,赵本山虎年春晚小品已基本敲定为《就差钱》,近日本山携爱徒田娃、贾小七已在本山传媒基地秘密开练。《就差钱》由何庆魁操刀创作,目前剧本还在修改和完善当中。

  田娃绝活也似“小沈阳”

  田娃是赵本山收了很久的徒弟,当年在春晚上,本山还曾因为一句“好”是模仿徒弟田娃而备受诟病,可见田娃在本山心目中,也是一个很出色的徒弟,和小沈阳一样,田娃的绝活主要也是模仿。帕瓦罗蒂的《我的太阳》、腾格尔的《天堂》、杨坤的《无所谓》以及阿宝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尤其是模仿维塔斯的《歌剧II》,这都是田娃的绝活。和小沈阳一样有“才”,却比小沈阳有发掘潜力,田娃是不是会成为未来的小沈阳,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刘小光搞笑胜一筹

  “乡村爱情”系列里的赵四让刘小光红了,今年春晚,本山也有望将刘小光推上舞台。和田娃、小沈阳比起来,刘小光显然走的是搞笑路线,光头,歪嘴,磕巴,刘小光入木三分的表演时常引得满场大笑,而当“模仿”泛滥的时候,单纯的搞笑就显得弥足珍贵。将刘小光推到舞台上,喜剧效果相当明显。

  本山步步往后走

  先是小沈阳,再是田娃,赵本山拼命地将后起之秀推向自己曾经战斗过的春晚舞台,目的很明显,自己一步步退向幕后。本山和春晚渊源颇深,从这里火起来的本山很看重这块宝地。虽然年年说不爱上,但是骑虎难下的本山,年年都得上,因为观众对他的期待,因为他的后方大本营也需要他不时露脸。

  如今,虽然也面临审美疲劳,但是聪明的本山已经将自己的后路铺好,那就是推新人!去年的小沈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今年的田娃也可能是另一个成功的典型。你不爱看,我还不爱演呢,总之,赵本山一步步将自己退到幕后这一局棋是下定了。

  本报记者 赵雪

  春晚主创:好不好看都得演

  本月15日,进行春晚语言类节目终审,观众期待,主创人员苦恼。但大家发现演小品的还是那几张熟悉面孔。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但对于春晚就连外行人都看出必须创新了,显然,春晚语言类创作进入“瓶颈期”,昨日记者采访了内部人士,他们也连连大吐苦水,声称“春晚真是不得不演”。

  老大难一

  没档期,演员都是旧面孔

  记者经过一番打听后得知,今年春晚语言类不仅还是那帮人,就连搭档也没变:冯巩阎学晶的《不能让他走》,讲述一个动情的救人故事。黄宏巩汉林搭档《两毛一脚》,故事以一棵枣树为道具,踢一脚两毛钱引发笑料。郭冬临则和牛莉搭档表演《一句话的事》,故事非常贴近生活。此外姜昆、李伟健都有相声作品参加……

  瞧瞧这“节目单”,连业内人都觉得演来演去还是那几个人。“让新人加入太难了,那么重要的时刻有些新人即使想上也没这个胆量,今年语言类有一个小品《捧逗》,是两个二十多岁的新人表演,效果还不错。”不仅演员能用的少,就连这仅有的几位演员还都因为年底事情太多,顾不上春晚。

  老大难二

  编剧少,外界剧本不专业

  今年央视春晚导演组要求语言类节目一定要贴近生活,贴近百姓,把生活中的事演得有意思,看着简单做起来难。就连从事十多年春晚创作的编剧来说,创新也是最挠头的事,“我们需要人才,不是我们愿意写不腾地方,是专业的人太少,有专门电视编剧,专业电影编剧,你听过谁说自己是专业春晚编剧吗,一年就一次还不一定能用,风险太大了。所以现在写春晚剧本的都是老人,你看到赵本山、冯巩、郭达等春晚常客,都有专业的小团队为其打造。”该业内人士继续说,但又不像外界想的他们只用团队的本子,“每年导演组都会收到社会各界提供的本子,还有专门为某演员创作的,但都不专业,你自己写觉得有意思,但拿到舞台上未必合适,或者未必合适这位演员的风格,这没有多年的接触和训练,光靠灵感是无法完成的。”

  老大难三

  创新难,混搭实践不靠谱

  尝试创新,具体手段是什么?别看网上大家吵得热闹,批评得有理,但有几个人能说出一二,或者有实际并可用的方案?说来说去,最后还是春晚一批人自己解决,据悉,今年导演组尝试的几个创新方案,有些具体实施出现困难。其业内人士透露道,“提出混搭,比如唱歌的去演小品,演小品的去唱歌,今年想让李双江在其中一个小品演角色,但李双江没同意,估计重要原因就是担心演砸了,隔行如隔山,何况小品是最难演的。”此外之前几年,都有主持人参演小品,朱军董卿都演过,但今年被禁止了,估计观众也看腻了。“不过还是有一个算混搭成功的,四个歌星混搭一个相声,效果还不错,不知道是否能坚持到最后审查。”最后该业内人士感叹,“春晚真是一年比一年难演,演员和编剧都有说不出的苦衷,很多老人也希望被代替,休息几年,但现状是你不得不演啊。”

  本报记者 顾耘萍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