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锣鼓巷》热播 追寻南锣鼓巷四大胡同前世今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9日10:32  新浪娱乐
《锣鼓巷》热播追寻南锣鼓巷四大胡同前世今生

南锣鼓巷胡同地图

《锣鼓巷》热播追寻南锣鼓巷四大胡同前世今生

帽儿胡同一角

《锣鼓巷》热播追寻南锣鼓巷四大胡同前世今生

黄昏下的秦老胡同

《锣鼓巷》热播追寻南锣鼓巷四大胡同前世今生

可园

  新浪娱乐讯 反映老北京的故事,大型夺宝年代剧《锣鼓巷》在北京影视频道开播以来,收视节节攀升,好评如潮。其中最让观众印象深刻的是,《锣鼓巷》故事发生地就是取材于北京著名旅游景地南锣鼓巷,让许多北京观众充满亲切感。这条著名胡同伴随时间的流逝,又发生了多少光阴的故事?今天我们就跟随剧中人物来探究它的前世今生。

  南锣鼓巷的历史起源于公元1267年,与元大都同期建成,是我国唯一完整保存着的元代胡同院落肌理规模最大、品级最高、资源最丰富的棋盘式传统民居区。明清以来,这里一直都是“富人区”,居住过许多达官贵人、社会名流,从明朝将军到清朝王爷,从北洋政府总统到国民党总裁,从文学大师到画坛巨匠,这里的每一条胡同都留下历史的痕迹。

  雨儿胡同

  关键词:富贵

  剧中人物:辛文远(王刚饰)  辛老夫人(朱琳饰)  辛书翰(丁志诚饰)

  辛书恒(叶静饰)  辛思德(邹俊佰饰)

  曾住名人:齐白石  粟裕  罗荣桓  马万旗

  历史背景:雨儿胡同位于东城区西北部,东起南锣鼓巷,西至东不压桥胡同。明朝属昭回靖恭坊,称雨笼胡同。清朝属镶黄旗,称雨儿胡同。民国后沿称。“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称辉煌街三条,后恢复原名。现属交道口街道办事处管辖。

  剧中场景:在这里,辛文远(王刚饰)把国宝“金镶玉”托付给儿子辛书翰(丁志诚饰);在这里程鸷(刘威饰)逼死辛文远,辛家老小从密道逃出,程鸷人、物两空;在这里辛书恒(叶静饰)暗恋大嫂,最终造就了自己一生的抑郁和不幸……

  历史变迁:在雨儿胡同“死于非命”的当官儿的可不止辛文远大人一人。还有一位清内务府一位总管大臣索大人,在当年这位索大人可以算得上是南锣鼓巷这一带的首富,这位总管大臣也挺“背”的。虽然没偷东西,可是因为自己建筑在雨儿胡同的宅院时私用了皇宫的料,建制又超越了等级,被人向上面告了黑状,要了性命不说,宅子也被分成几部分出售。

  在这之后这条胡同基本可以算的上是一块藏龙卧虎的风水宝地,住过不少有钱人,例如:清朝的买办兼北海公园董事会长董叔平,金城银行经理、澳门爱国人士、商界巨子马万祺。雨儿胡同不止住有钱人,不少文化名流、开国将领也曾在雨儿胡同留下他们的足迹。著名画家齐白石曾经住过雨儿胡同13号。全国解放后,作为开国元勋大将谭政、大将粟裕、元帅罗荣桓宅,也都在雨儿胡同居住。现在,雨儿胡同15号,是中国美术家协会所在地,让这条古老的胡同增加了不少人文气息。

  帽儿胡同

  关键词:尊贵

  剧中人物:程鸷(刘威饰)  程大羽(张耀扬饰)  程夫人(岳红饰) 

  曾住名人:清末大学士文煜  末代皇后婉容   冯国璋  朱家溍

  历史背景:帽儿胡同属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街道。东起南锣鼓巷,西至地安门外大街。北与豆角胡同相通,南与东不压桥胡同相通。明代称梓潼庙文昌宫胡同,因有文昌宫而得名。清代因有制帽作坊,改称帽儿胡同。

  剧中场景:在这里程鸷(刘威饰)发现自己儿子(张耀扬饰)成了太监,痛心疾首;在这里辛书翰向程鸷透露国宝去向,奄奄一息的程鸷起死回生;在这里,程鸷发现自己还有后代,而亲生孙子就在辛家,他欣喜若狂……

  历史变迁:帽儿胡同是程家居住的地方,在这住过的人可是相当的有身份。路北7号至15号院,原来是一组大建筑群,是清末大学士文煜的住宅和花园。五院并联,占地达11000平方米。文煜是清满洲正蓝旗人,曾历任四川按察使、山东巡抚、直隶总督等要职,光绪10年拜武英殿大学士。他和红顶商人胡雪岩过从甚密,积累了大量财富。这官当得可比程鸷牛多了。可能当时的习惯就是挣的钱大多要花在自己的宅子上。文煜对自己的住宅和花园可谓是精心修筑。花园落成于1861年,名“可园”,约占地4亩,虽然不很大,但疏朗有致,被认为是晚清北京私家园林中最有艺术价值的花园。

  不过文煜的后人可没他这么能干,大概是个“败家子”,没能将祖宗的基业保留下来。这座宅院也是几易其主,历经沧桑。北洋政府时,袁世凯死后,冯国璋代理大总统,由南京来北京就任时买下了这座宅院。日本占领北京的时候,冯家将这所房屋卖给伪军司令张兰峰。解放后,这个院子曾做过朝鲜驻华大使馆。 

  这个院子再往西走,路北35号、37号院,是郭博勒氏的家。说郭博勒氏可能知道的人不多,通俗点说,就是末代皇帝宣统的皇后婉容的娘家,用清代的说法,应称为“后邸”。宣统大婚时,已是民国11年,但还是履行民国初年所颁布的优待清皇室条件,所以对这所“后邸”花了许多钱,大加修缮。婉容的父亲荣源,由于女儿“册后”,后父按礼制被封为“三等承恩公”,这所府邸又成为承恩公府,更要大加改建,以合乎府第规格。比如将原来一间的院门,改为三间的府门,内外影壁、左右屏门都重新修建。再往西45号,是清提督衙门。但是现在看到45号的门牌,里面却是一片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修的六层宿舍楼,临街竟有一栋高达十多层。这可能是这一街区唯一的高层建筑。

  菊儿胡同

  关键词:名扬中外

  剧中人物:吴大人  吴夫人   吴盈珠(陈蓉饰)

  曾住名人:荣禄  吴良镛

  历史背景:菊儿胡同,明朝属昭回靖恭坊,称局儿胡同。清朝属镶黄旗,乾隆时称桔儿胡同。桔,两音。一读“洁”;一读“橘”。桔是橘的俗写。此处当以后者为是,宣统时称菊儿胡同。民国后沿称。1965年整顿地名时改称交道口南二条。“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称大跃进路八条,后恢复原名。1979年将小菊儿胡同并入,复称菊儿胡同。

  剧中场景:在这里,吴家家境贫困、苦难颇多;在这里,发生了叔嫂相恋的惊世情缘;在这里,不肖子孙气死父母……

  历史变迁:菊儿胡同东口,现在的3号、5号、7号是清代直隶总督、兵部尚书荣禄的宅邸。原宅很大,分为三部分,西部是西式楼房,中为花园,东部为五进的中式四合院。此宅解放后一部分曾作为阿富汗大使馆,后又被划为几部分,改为职工宿舍。

  说菊儿胡同名扬中外,并不是因为著名的荣禄在这里住过,而是因为建筑大师吴良镛主持设计的菊儿胡同危房改造工程,1992年被亚洲建筑协会授予“亚洲建筑金奖”,1993年又被授予“世界人居奖”。吴良镛教授认为旧城改造,要保留好的和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修缮虽已破旧但尚可利用的建筑,拆除破旧危房,逐步过渡,既保留历史文脉的延续,又形成有机的整体环境。这些新四合院兼有单元式公寓楼房私密性强,和院落式住宅邻里感强的双重特点,他与旧的胡同格局有机地统一起来,保护了古都风貌,是北京旧城改造的一个成功的探索。在胡同中部,北边有一片2至3层的楼房,黑瓦白墙,围合成一个个小院落,既有江南民居的秀丽,又有老北京四合院的神韵,和周围的建筑风格也十分协调,这就是改造后的菊儿胡同新四合院。在90年代,原先住在这里的很多居民都已经搬离这里,很多外国人都慕名前来租住这里。据说不仅租金颇高,而且一屋难求。这里因为离着路口很近,商业化气息颇浓,开了不少餐厅酒吧,每到晚上都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秦家胡同(秦老胡同)

  关键词:变迁

  剧中人物:程大羽(张耀扬饰)姚碧竹(张文慈饰)   吴盈珠(陈蓉饰)

  曾住名人:曾崇

  历史背景:东西走向,全长447米,宽6米。秦老胡同,明朝属昭回靖恭坊,称秦家胡同。清朝属镶黄旗,称秦老胡同。

  剧中场景:在这里,程大羽(张耀扬饰)与姚碧竹(张文慈饰)狼狈为奸;在这里,程大羽为国宝勾引辛家二太太盈珠;在这里碧竹与盈珠为程大羽斗得你死我活……

  历史变迁:《锣鼓巷》一剧中的秦家胡同现在叫秦老胡同。是南锣鼓巷商业化气息最少的一条胡同了。现多为居民住宅。秦老胡同35号四合院原为清晚期内务府总管大臣索家宅子的花园部分,名曰“绮园”,至今秦老胡同35号四合院内假山上仍有“绮园”二字的刻石。索氏后代是曾崇,因曾崇的儿媳妇为清末代皇后郭布罗婉容之姨,故民间流传这所房子是“皇后的姥姥家”。原秦老胡同35号四合院内除假山、水池、桥、亭等建筑以外,还有一仿江南园林建筑─船形敞轩,这敞轩底部似一大船,造型独特,使花园不同流俗。可惜曾家也出败家子孙,将花园分割出售,新房主将花园内建筑全部拆除,重盖房屋,只留下大门东隅的一组假山……  

  秦家胡同虽然不是吴、程、辛三家人居住的地方。但却是祸端开始的起点。红楼梦里有句话:“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最宁”。程大羽(张耀扬饰)在这里和六姨太姚碧竹(张文慈饰)、辛府二儿媳吴盈珠(陈蓉饰)在这里幽会,从而给自己、给身边的人带来一个又一个的祸端。我们按图索骥,剧中几人幽会的地方秦家胡同17号如今已经成了一个大杂院,私搭的一些建筑已经看不见这个院子的格局,只有从破落的大门上依稀能看见当年的风光。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京城几百年的往昔敦厚在此错落曲折流动,这些剧中人物还是现实中的人物,或是煊赫一时,或是慷慨一世,或是成为历史硝烟里悲凉的挽歌。唯有几百年的青瓦灰墙,依然风雨不改,无声地诉说着往昔的峥嵘。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