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独家对话胡玫:永远做电视剧的先锋者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8日15:45  新浪娱乐
独家对话胡玫:永远做电视剧的先锋者

胡玫

  采访手记:作为中国电视剧中的“铁娘子”,胡玫总有着男人一般的大气磅礴,即使是她穿着优雅的坐在你面前,也会有一种天然的气场。只是,这样一位导演在对话中也多次提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样感性的句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胡玫对自己拍摄的题材,自己的人生规划有了越来越多的看法,用她自己的话也变得越来越爱回忆过去。 视频:独家对话胡玫 永远做电视剧的先锋者 媒体来源:新浪娱乐 胡玫想让自己变得多变而不拘泥,也许,未来,一部宛如李少红一般诗意写实的女性题材作品底下会署名——胡玫作品。

  《雍正王朝》之后一发不可收拾

  主持人刘杨:昨天金韬导演也提到你们当时78班,大家聚在一起看《有一个青年》,很有意思的经历,胡玫导演还能想起当时一些好玩的片段吗?

  胡玫:我的印象,当时我们这些年轻人,大家从四面八方不同的工作岗位,包括有的从学校,有的从工厂,有的从农村、部队一起聚集到朱新庄这个地方。当时整个影视业都是百废待兴,经过文革14年又招生。当时这些同学都很珍惜这一次学习的机会。所以,这次我们看到同学江海洋导的《高考1977》,还是觉得很激动,很多场面让我们想起那时的一些经历。

  电影学院确实是一个艺术家的摇篮,像我这样的从部队直接去的电影学院,在那之前还没有进过摄影棚,也没有到过电影制片厂,也没有见过电视台的拍摄,完全不清楚影视创作的过程,完全是门外汉。当时都很幼稚,大家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期待。在电影学院四年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能够得天独厚的看到很多很多电影,好像看了有几千部电影,每个星期2、3部,3、4部地看。看完以后我们都会组织一起讨论,正是这些讨论,同学之间各抒己见,有的时候争得脸红脖子粗,为一些镜头是怎么组接的,演员的表演,谁演得好,演得不好,对人物的理解等等这些,确实是争论特认真,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成长了,渐渐的成熟起来,只是大家对一个影片不同的看法。当然也有老师参与在其中,给我们做一些引导,但还是同学的争执为主。

  主持人刘杨:谁每次发言最活跃?

  胡玫:都说不准。反正每个同学对哪一类题材比较偏重或者更加激动就激动一点。而且好像那个时候各个系大家也都凑在一起,因为就好象是一堆在孤岛上生存的孩子似的,因为我们都在朱新庄很远,学校的四周全是麦田,要回北京也回不了,只能周六、周日回去。朱新庄现在觉得很近,可是当时觉得很远很远的郊区,到沙河了,同学们到了星期天的晚上聚集在德胜门那边汽车站,一群同学坐着公共汽车上学。差不多是这种感受,但还很愉快,在争执和辩论、交流当中,得到碰撞着开始成长起来。

  主持人刘杨:那个时候会聊一些将来的理想,比如我一定要进入这个行业,我一定要成为谁,我一定要做出什么样的成绩?

  胡玫:进入这个行业不用想,因为你学的就是这个专业,你在选择考导演系的时候应该就是做好一个导演,做好每一部戏,这应该不是什么问题。但是是多长时间才能够做上导演,当然在我们学习导演的时候,因为都是特别注重看一些国外大导演的片子,要反复的琢磨,就觉得要走进电影这个圣殿还是很神圣的一件事,大家也都很憧憬自己有一天尽快的去做导演工作。但是对未来,那时年轻,不会有特别多的想法或者是要做到怎么样。但是我是想,你要是不做就算了,你要做就应该做到最好,起码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就是这样想。

  主持人刘杨:很多后辈很羡慕你们当时的环境和这种状态,大家很单纯,而且在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很多都是国家计划安排的。对于这样的一个环境来说,是不是也真的是一件幸运的事?

  胡玫:我们还是很感谢我们的时代。因为我们从电影学院毕业以后,正好赶上改革开放。改革开放30年,最初邓小平就提出大力启用年轻人,电影厂各地都成立了青年摄制组。当时我是被分配到八一电影制片厂,当时有11个同学跟我一起都到了八一电影制片厂。当时我记得厂长带领我们成立了青年摄制组,当时平均的年龄,整个主创队伍的年龄都不到27岁。

  主持人刘杨:很年轻。

  胡玫:对,很年轻,所以特别开心,大家去拍戏也不觉得是拍戏,也不是在干一件什么伟大的事情,也不知道什么成本多少钱,大家就是高兴地玩。当然都知道是在工作,但是这种工作和后来的任重而道远,背负之沉重,当时是不清楚的。在电影学院我刚毕业,82年毕业,83年就完成了第一部处女作,那时才25岁,就导了第一部戏,叫做《女儿楼》,是一个反映部队的女兵生活的故事。

  主持人刘杨:独立导演?

  胡玫:对,就已经独立导演这部戏。但当时是和我的另一个同学,叫李晓军导演一块儿合作的,但是以我为主。

  主持人刘杨:胡导,当时领导把这个任务交给您的时候,还能回忆起当时的一种心情吗?

  胡玫:当然很兴奋,作梦也没想到。因为太年轻了,当时我的思想准备是大学毕业以后怎么也得在八一厂混个十年二十年才能让你当导演,哪里想到说是分配到学校,半年去部队体验生活,回来就说成立青年摄制组,你要拍戏了。我说“啊,怎么可能呢?”但是当时我们筹备的时候就看到我们同学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的张艺谋他们、陈凯歌他们,就拍出了《黄土地》、《一个八个》,都是在那一两年看到的片子,无疑对我们是一个非常大的振奋,我们也看到了他们作品的成熟和力度,以及震撼力和打击力。所以,对我们来讲,也是一次特别好的激励,我就觉得自己要抓住这个机会,不要放弃,所以就在这部片子里倾注了自己在当时全部的心血,在那种非常亢奋的状态下就完成了这部戏,当时觉得还是很难很难的,在拍那部戏的时候。怎么那么多问题?到处都是问题。可是现在拍戏拍到现在,这么复杂、这么大的难题,也没觉得有什么难。

  主持人刘杨:那时候总共拍了多久?

  胡玫:那个电影拍了大概有半年,经过审查,大概有6个月修改,大概前后完成有一年半的时间,我是电影学院毕业以后就拍了6部电影,一直是在做电影。然后是在1993年、1994年开始触及电视剧,但是开始是做一些小的单本电视剧,第一个长篇电视剧叫《昨夜长风》,改编自香港的作家梁凤仪的长篇小说,那是在1994年到1995年,25集的电视剧,那个戏的剧本是我帮梁小姐改编的,是傅艺伟主演的,那个戏拍完了以后,在央视八套播出,当时反响还是很好的长篇电视剧的第一次尝试。接下来就有了第二部,《雍正王朝》的剧本,和刘和平先生做了10个月剧本的修改,就拍摄了44集的长篇电视剧,当时收视率比较高,当时创了收视率之最,拍了《雍正王朝》之后接着一发不可收拾,做了58集的《汉武大帝》和45集的《乔家大院》。以至于《香樟树》、《忠诚》、《望族》、《浴血坚持》等这样一系列的电视剧。在这个过程当中,2003年的时候又回归拍了一部电影,王志文主演的,叫《愤怒的微笑》。最近刚刚又完成了电影《孔子》。这是去年到今年完成的作品,我可能和其他的导演经历不是特别一样,一直是在电影和电视里边跨来跨去的在做。

  演的太恶心了,改名叫王文

  主持人刘杨:但是您在电视剧的执导生涯中,其实也代表着电视剧发展的道路,比如说从单本开始到逐渐有了20集,到逐渐40集,您却一直站在最前端和最新潮的位置上,有一定的代表性。

  胡玫:谢谢。因为最初我在做第一部电视剧的时候,实际上很早,那时我在电影学院还没毕业,就跟着现在已经去世的潘霞导演,也是我的老师,和鲁晓威导演,他们两个人合作的第一部电视剧叫《庄严的大门》,是一个单本剧,当时我还是实习生,是场记,实习嘛,跟着他们去深圳。那时的深圳还是一片农田,还没有几栋楼,那个时候我记得深圳沙口角,都长满了芦苇的草,全是铁丝网,每天都有警车从香港拉回来好多偷渡的难民,大家就把头这样,捂着脖子,全蹲在那儿一片,我们每天就参观那些偷渡的人。那时我记得能过到边境上,大家去买一点丝袜,美得不得了,买几根现在可能看起来两块钱的口红,简直就是见着洋货了,那种感觉。很快20年,眨眼间就过去了。在2008年国剧30年活动的时候,我又一次到了深圳,在这之前没有去过。

  主持人刘杨:一直都没去过?

  胡玫:是,真的叫一个陌生的城市就出现在我的面前,我就想找当时我们在的那个地方,因为我们住在火车站的边上,找那个楼,楼已经没了,看到那两根铁轨,看到那些铁轨穿插,也不知道是哪一根,一定其中有一根是那个时候原来的火车。所以,确实是这些年忙忙碌碌一直在拍戏,随着年龄也在不断的增长,当然作品也是越来越多,但是冷不丁的一回头,真的叫蓦然回首,确实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确实是这种感觉,就觉得蓦然回首,一生就已经将要过去了,所以也很感慨。的确是因为那时候最主要的这些导演,鲁晓威导演创造的《渴望》,潘霞导演也是电视剧的翘楚,这两个大导演当时都是在摸索着拍电视剧。那时候说镜头怎么拍,大家都研究半天,不知道怎么弄。我那时在去拍这个电视剧的时候还被当作演员,弄去还演戏。那时小,让人给拽到悬崖上暴揍了一顿,噼里啪乱打了一顿,顺着悬崖给扔下去,死了,因为没人演,都不愿意挨揍,我说我来吧,就把我给弄去了。结果到这个戏播出的时候,我们电影学院所有的同学欢呼,说胡玫演戏了,都聚在放映室里看电视,当时电视很少,同学们都集中在那儿看电视《庄严的大门》,看了半天,胡玫,怎么没你名呢?我说不好意思,改名了,因为觉得演的太恶心了,改名叫王文了,不敢上名。妆化的太不好意思了,怎么能演这么一个人。然后别人也没看出来,真是让人打得鼻青脸肿扔下去,特别不好意思。这就是第一次触电,当时可能还是央视的第一部上下集电视剧,那时多早啊,那是80年、81年的时候。

  主持人刘杨:其实提到女性导演,一定会说您跟李少红导演的名字,但是你们俩恰恰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我想知道胡玫导演在今后在电视剧上还是会坚持很刚硬的电视剧的理念吗?未来会不会尝试一些女性题材?

  胡玫:我因为接下来要拍的电影就是《红楼梦》,就是最女性的一个题材了。其实原来也是要做电视剧,也是想做女性题材。因为我的第一部作品就是《女儿楼》,被美国的电影家协会主席卡普兰教授认为是亚洲的第一部女性电影,已经在世界电影史上这样评价。她是一个女权主义的教授,她当年专门从加州大学赶到大陆来,拉是85年,把我的《女儿楼》这部电影推荐到世界上。当时她在跟我谈女权主义电影的时候还不是特别清楚,她说是一个女权主义者?我说我不赞成女权主义的这些观点。但是她说你是怎么想的你的创作呢?我说我当时想我要通过一个女兵的视点。她说我看到谢晋导演,包括谢飞导演都是创作了一些《天山传奇》,包括好多女人的故事,都是非常女性化,把女性变得非常神圣、圣洁、可爱、美好。我说当时我作为女导演,其实女人并不那么圣洁,也不那么美好,就是女人眼中的女人,通过女人的眼光看世界,想用这样一个视点去拍摄这部电影,所以,就有了《女儿楼》。《女儿楼》是讲12个女兵的故事。这个过程已经是一个非常女性化的角度。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己社会阅历的增长,包括我的个人兴趣、爱好发生了很重大的变化。因为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我们的价值观就面临着两冲天的价值观。在之前,像我和少红两个人都是当兵的,当兵最简单的一点就是要求共性化的选择,在所有的问题上我们都要领导怎么说我们怎么做,然后集体的意志是最强的。而在最初我做《女儿楼》这部片子的时候,是第一次提出了人的价值、个性的价值,要不要一个女兵她自己应该有自己的情感,应该有自己的选择。当然她是在一个集体的价值观面前,是把她的个人情感给揉碎了。当她接到她男朋友那个信的时候,她吓得没有办法把信揉碎了躲在厕所里看,冲到茅坑里,惟一的一个地址给冲掉了,她不敢跟那个男人来往,为了革命。后来她想了她的一生,她是很不幸的。这样的故事在当时还是很有破坏性的,所以几次审查不通过。当时我们这些导演还是对社会充满了很大的批判意。

  在这样一个大的时代变迁背景下,在你的价值观有了翻天覆地变化的前提下,我们创作的题材和我们创作的核心思想也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就开始关注一些社会问题,关注比如像《雍正王朝》这样一些比较社会化的大的主题。如果再回到去做某个青年男女男欢女爱的一些小题材,我就觉得有那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觉了,有点回不去。当然可能也会失去一些所谓那时候的童真和质朴,我现在看《女儿楼》这种作品的时候,觉得以后不能拍出这样的作品。因为那个时候他还是带着一种朴实,非常纯朴的一种感觉,不像现在这么复杂了。反正孰优孰劣很难说。总而言之我还是认为导演的创作是他思想的真实的写照,也是他思想水平被公开的一个反映。所以,我没有说在创作的过程当中要求自己强力强为,只要我不喜欢的我还不做,只要我不感兴趣的我还不做,只要是我被激动、被打动,这个题材我就会做,也不管它是电影还是电视剧。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