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独家对话沈好放:电视剧大有可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8日15:45  新浪娱乐
独家对话沈好放:电视剧大有可为

沈好放

  作品:《二马》、《三国演义》《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采访手记:和沈好放的对话一直充满着欢声笑语,这位有着留学经历,在国内从业多年,拍过多部主旋律影片却又关注美剧,日剧,韩剧发展的导演犹如顽童般精力充沛,作 视频:独家对话沈好放 电视剧大有可为 媒体来源:新浪娱乐 为见证中国电视剧从无到有发展的人,沈好放如今最大的愿望是拍一部完全按照自己自主意志决定的电视剧,他的目标,是让华流走向世界。

  《小楼风景》用的都是奥运会机器

  主持人刘杨:导演我们刚才一直在电视剧30年的话题,我觉得以您这样的年龄一定是见证了中国电视剧从零到现在这样辉煌的过程。最开始的时候,电视剧在您入行的时候是什么样的状态?

  沈好放:我最早开始拍是1988年《樱花梦》。那时候巧了中国电视剧不是特别发达,我刚从日本留学回来式,就拍了这么一个电视剧。这个戏基本上是在日本拍,后期是在国内做的。在往前是在剧组里面当过一段的现场执勤,他当时是用三台机器进行现场切换。当时我日本学过现场切换,觉得挺好的,当时我们的副台长说你学这个的去帮帮忙。那时候的机器我觉得都不错,但是没有同期声,他举了一个杆子我觉得是象征性的,当时要是现场录音多好。紧接着就开始拍《三国演义》,那时候是规模宏大。我觉得早期的电视剧,面临的还是对电视剧的概念不是特别清楚。其实从我的感觉来说,所谓电视剧应该多拍一些室内的,多机切换的,偶尔拍拍街道就可以了。但是我们的电视剧越来越像电影的拍摄方式,这个在我感觉就是非常的耗费精力。可是这个事情就是这么奇怪大家的热情之高,拍摄进度之快,最后一台机器三天多就拍完了,人家说你三天半才拍一个集,我三天就可以拍完,我就发现一个机器真的是挺能干的。而且现在拿单机就这么拍,每年年产1.4万部集。前几天在中宣部参加现实题材研讨会,我听他们介绍情况才知道太棒了,中国现在的从业人员竟然有这么多,这么大的制作队伍,或者说在电视剧上倾注这么大的力量。我觉得是别的国家没有办法比的,也可以说是咱们国家空前的。

  主持人刘杨:您当时是不是从日本回来的时候,觉得这两个对比,咱们国家比其他国家要先进的?

  沈好放:我觉得是很先进的,因为我在日本也参加过一些正规的电视剧拍摄,他们的摄影棚比咱们正规,但是用单机拍摄我觉得他们设备跟咱们差不多,可以说是同一个起跑线。但是同时我发现,咱们国家应该更重视一些室内多机的拍摄方式。

  主持人刘杨:您是第一个导演说那个时代拍摄机器先进的,更多的导演是说机器不好。

  沈好放:可不是嘛,那时候都没有同期声,都是后期做的,真的很痛苦。我参加过日本的次声博览会,他们好多摄影器材之类的东西,都是免费提供给我在日本的留学学校,那可以说是世界最高级的。可是在之前我们用的设备很一般,当时我们因为是在中央电视台,所以回到中央电视台一看所有的设备都比那个时候高级,达不到次声博览会的水平但是基本上接近。后来我们拍《小楼风景》的时候,用的都是奥运会用的机器,也是非常高级。所以这些年来,我觉得咱们国家整个在设备的投入上、技术的更新上,一直跟着世界的潮流,没有断过。再加上这么多年这么大量的拍摄,又锻炼了一支特别能干的制作队伍,中国电视剧确实够棒的。

  主持人刘杨:那时候拍《樱花梦》的时候是多少钱一集?

  沈好放:这个我不太清楚,我拍电视剧一般不太注意经费的事情,是由制片主任管的。我只知道一部,就是《九九归一》,海润拍的。。

  主持人刘杨:从表演方式上,您觉得从导演的角度来看变化大吗?

  沈好放:这个很大。《樱花梦》的时候,用的是陈道明、高娃之类演员。后来第二次跟陈道明合作的时候,他就说要革命了,我就不明白问他怎么革命,他就说是一个似是而非的结论。但是我觉得那时候大家都很热情,不像现在似的。现在也是两极的现象,有一些我特别敬仰的表演艺术家,在片子里面确实是带动了整个表演的发展。但是确实有一部分,我不知道原因在哪受了非常不好的影响,剧中出现六七个小女孩说话都一个样,都分不清楚谁是谁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代表青春。从导演角度来讲,是片子拍的太多,因为他们可能是拍的太多了,来不及尽心思考怎么塑造角色。所以他们的表演重复、形象塑造、刻画也重复,在同一个戏里面两三个男主角全是那个劲。我觉得这可能是过程之中的事,再过二十年可能又得变变样。现在老百姓特别有意思,你老是一个样就烦你了,收视率就下去了。

  主持人刘杨:其实这是稍微有一点倒退的过程?

  沈好放:我不敢说这是倒退,但是我认为这是不思进取的。

  主持人刘杨:您认为老一辈艺术家走过来的艺心和艺德您是特别看重的?

  沈好放:对,前一段时间北京台介绍人艺的老艺术家,我跟这些演员都合作过,我一看太亲切了。我们国家确实是有表演传统的,而且长期以来尊重生活、贴近生活。最近比较好的片子,我都觉得在里面可以看到生活的影子,所以推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形象。

  主持人刘杨:当年陈道明跟您合作的时候还很稚嫩的,他当时是什么形象?

  沈好放:陈道明最早跟我合作《樱花梦》的时候特别出彩,那个片子是我第一次独立当导演,就得了三个奖,我觉得跟他表演有关。到后来《二马》的时候,现在很多网友也愿意看,《二马》也是很早的时候了。

  能拍《三国演义》因《敦煌》

  主持人刘杨: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幸运的人吗,赶上这样一个时代?

  沈好放:真的是太幸运了。当时确实是TBS还有NHK我们合作的好导演,因为我们之前拍了一个电影叫《敦煌》,然后电视里也有工作。我要留在那还可以跟着他们一部一部拍下去,那时候是87年。后来我回来了,我为什么要回来呢?其实想法挺一般的,我觉得在日本可能会有很好的发展,但是想当导演可能还得回来。因为日本论资排辈是特别厉害的,所以我想要当导演可能要再干个几部,七八年、十来年,我也不知道。但是我觉得要把这些学的知识带回去,可能不久就能自己独立的拍一部片子,想法很简单。回来以后真的是很重视我,不久就让我独立导演。而且拍完《樱花梦》以后,当时中央电视台的台长跟我说,沈好放看你拍戏很有章法,说要交给你一个大的任务。我也不知道什么任务,就是拍《三国演义》。因为我参加过《敦煌》的拍摄,所以知道大场面怎么搞,所以让我拍了《三国演义》。一下子让我驾驭整个现场,特别是对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确实给我补了很大的课。我觉得要不是有这样的作品在那奠基,我后面还不知道要麻烦多少,那个完了以后真的是非常有自信了。

  主持人刘杨:那时候拍的苦吗?

  沈好放:那时候非常苦,中央电视台有一个栏目到现场采访我们,我们拍摄现场是一个断裂的鸿沟,很深的,底下停满了军队的卡车,3千多个战士都是坐着卡车来的,还有救护车等等。他们看到那么大的场面认为是在拍摄,就下车往那跑,结果到了一看根本过不去,如果没有向导根本就过不去,结果还没有到他们的人就晕了。

  主持人刘杨:当时拍那部戏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沈好放:印象深刻的太多了,像鲍国安,我们三上三下请鲍国安,请了被别的导演否了,后来我又坚持请他,因为我个他在戏剧学院就合作过,特别好的演员。像我们拍攻城,那个竹梯子,旁边做梯子的人说导演你能不能跟演员讲一个梯子只能上六个人,多了就不行了。后来我们快拍了就跑到战士眼前喊,一个梯子就能上6个人,都知道了吗?知道了。回来到监视器那准备开始,战士有天生的一种冲劲,就开始往前冲,不知道梯子上爬了多少人,梯子折了,人就往下掉,有的竹子穿过了战士们的膝盖,但是好在没有生命危险。

  主持人刘杨:那个年代做这样一部大戏现在看来都是非常困难的事?

  沈好放:应该是,那时候比较年轻,也没有那么多,领导让拍就拍。

  主持人刘杨:那个戏拍了多久?

  沈好放:我们一共是5个组,我们这个组拍了半年,我们是最准时、最快完成的。

  主持人刘杨:现在高导也拍完了《三国》,您觉得现在的拍摄环境和当时的拍摄环境最大的差异是什么?

  沈好放:我不知道高希希怎么拍,他怎么调动部队,他本身也是部队的。我应该去现场看看,因为我现在拍一些戏用小股的部队,二三百人的部队,没有用过三千人的大部队。我觉得现在部队里的战士跟过去不一样,过去的战士有点不怕死不怕苦的劲,而且很淘气。过去我们拍《三国演义》的时候战士们淘气了,班长、连长训他们,再淘气明天就让你到现场拍摄去,吓的马上就听话了,他宁愿训练也不愿意到现场拍戏。现在的战士也淘气,是你没说开始之前站的很好,而且都是大学生,但是你一说开始他就开始淘气,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不干。

  主持人刘杨:导演最难得的是您拍了这么多年的戏,讲起什么来还都充满热切、激情,您对电视剧行业有什么看法的?

  沈好放:第一个是1.4万部集完全是浪费,过去看电视有一个习惯,说第几集没有看他会追着看,没有看到的会买光盘看,现在1.4万部集谁还会追着看,反正都差不多。我觉得应该集中精力多拍一些制作上、剧本上更好一点的电视剧,这样中国电视剧会往前走一大步。还有一个问题是收视率的问题,收视率真是一个怪事。收视率不是说一个客观的东西,现在是需要就拿收视率说话,不需要就不拿收视率说话了,这个有点太可笑了。这个弄的有一点商业的操纵感太强,这个不好。但是因为现在咱们国家的电视摆在这儿,我们干导演知道,每年那么多好戏一部一部往上走,确确实实每年有很多都可以留下来今后再回过头来看的好戏。可是你反过来再一想,还有一大批拍了就过去的,收视率很低的怎么办?难道还要过一时间有人拿DVD看吗?不可能,所以数量要考虑考虑。

  主持人刘杨:是优胜劣汰吗?

  沈好放:汰不下去,而且现在没有供大于求市场的感觉。

  主持人刘杨:作为导演会有焦虑吗?

  沈好放:我不焦虑,我就是看着,反正已经这么大岁数了。

  主持人刘杨:会不会担心这个行业将来会出现怎么样的情况?

  沈好放:我不担心,我感觉这个行业会越来越好,让陈家林会长担心去。

  主持人刘杨:中国电视剧行业已经发展了30年了,您感觉中国电视剧会有哪些质的飞跃?

  沈好放:近些年有HBO播的《兄弟连》、《非常主妇》,他是要求每个星期播三个小时,然后24小时,然后在国际上播、交流,用胶片拍。我觉得如果HBO这样的台、NHK这样台这是我们要实现的任务。

  主持人刘杨:那您拍一个。

  沈好放:如果让我拍我肯定写一个好剧本,请最好的演员。那时候我在日本留学没有看过这个戏,但是我听到《阿信》在中国火的一塌糊涂,然后是韩流,中国的好像叫华流也不太好听,我觉得现在要让中国的电视剧出去。

  主持人刘杨:这是你们这一代人共同的心愿吗?

  沈好放:这是我个人的心愿,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他们也是这么想的?

  主持人刘杨:是的。

  沈好放:真的,他们都是这么的,高希希也是这么想的,真不错。

  主持人刘杨:谢谢导演!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