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畅报道 《老大的幸福》在央视播出后,范伟某次接受采访特意感谢了一个人,“我特别想感谢一位东北籍的编剧苗申,他在剧本的前期创作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最后连名字都没有署,让我特别感动。”范伟口中这个“无名”编剧苗申是长春人——省群众艺术馆的编辑。他误打误撞进入编剧这一行,十多年里写了七八部电视剧。与范伟的一次偶遇,促成了关于“幸福”的合作,没想到该剧播出后,却惹出一点小风波,苗申直感慨,“编剧就是个体力活儿。”
创作“幸福”
“我就是穿线的工匠”
2007年,苗申和范伟在某剧组相遇。编剧和主演一席谈话,苗申道出了他对范伟选择角色的一点建议,“以你现在艺术上的成绩,得挑一个有自己风格、有原创精神的本子。”这话说到了范伟的心坎上,他就把大哥的经历讲给了苗申,也萌生了把这段故事搬上荧屏的念头。此后不久,范伟向苗申发出邀请,俩人开始商量剧本的事。当时苗申和范伟在北京的家中唠了一周,“之前范伟请一位编剧已经写了两稿,只是全局、构架方面有所欠缺。”于是,苗申接手编剧,他撰写当时名为《吉祥三宝》的剧本。“范伟手里有一把珍珠,他知道能穿成一条项链,但他心里没谱,不知道该弄成啥样。我就是那个工匠,挨个打眼,摆好顺序,穿上了。”
署名“风波”
“加在片尾也没计较”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老大的幸福》播至第9集,片尾才出现了苗申的名字,职务是前期编剧。这期间的波折,苗申不愿多谈。也有律师朋友建议他,借此打官司,但苗申觉得“都是朋友,犯不上。”在记者的追问下,苗申道出了这期间的经历,“2008年3月剧本有了模样,开始筹拍。以范伟的影响力,很快就找到了投资方。”不过在剧本进一步创作的过程中,苗申与投资方在创作理念上出现分歧,最终他选择退出,但在解约中写明“保留署名权”。该剧在央视开播后,苗申在朋友的提示下,发现自己的名字并未出现。“当晚我就开始‘运气’,”苗申笑着说,“后来经过与制片方沟通,他们很诚恳地道歉,加上了我的名字,加在片尾我也没计较。”
行业潜规则
“编剧是个力工活儿”
苗申经历的“署名事件”,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编剧行业的规则缺失。“编剧就是个力工活儿,和制片方打交道,你永远是乙方。”为此,苗申也有点羡慕海岩这样“说了算”的编剧,“编剧能做成甲方的不多。”苗申有过这样的经历,背着笔记本电脑进剧组,哪怕外出一小会儿电脑都要加密,“辛辛苦苦写的剧本,给人看全了,你就算失败了一大半。就算开拍了不一定编剧是你,编剧是你但是不一定是惟一,即便是惟一也可能有人临时加塞儿或被换下去。”在影视圈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苗申没少吃亏,而《咱老百姓之天边晚霞》、《落差》以及《户口》就是在这样的“严防死守”中成功被搬上了荧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