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企划/新浪娱乐策划组 文/刘杨 天虹
新浪娱乐讯 33集过后,《旱码头》成功收官,口碑收视博双赢的大好结果,让非黄金时段的央视剧也出人意料的火爆了一把。有范儿,有腕儿,一段好故事,一群好演员,烘托出一个内容厚重凝练的正剧大气场。《旱码头》继《大染坊》之后,再一次呈现鲁商传奇,给观众看那既熟悉又陌生的山东韵味,同时让观众看那些大时代民族资本家的不易生存,给观众那个动荡年代人情世故的唏嘘感慨,甚至包括细腻的情感处理,也让《旱码头》摆脱小女人卿卿我我的小家子气,配合着和商战主题一样大气厚重。
大字传奇之《大染坊》气场
一部《大染坊》让观众牢牢记住了编剧陈杰,记住了一个能够讲出商场豪情加地域传奇的故事好手,而近日推出的《旱码头》,做为陈杰的遗作,仍然沉淀着属于陈杰与《大染坊》的气场,重温陈杰式商战故事的跌宕起伏与独家特色。陈杰的故事给你看英雄,充满了阳刚正气,同时又略带狡黠,做人不含糊的正派规则下,极尽商人聪慧头脑。陈杰的气势给你看商场,到处是竞争危机,中国民族工业之间的自我争斗自我突破,以及如何应对贪官污吏无孔不入的侵入。他的故事中有着鲜明的爱憎好恶,这给“陈杰制作”本身烙下了坦荡荡的君子印记。
陈杰的商战,正义与邪恶沟壑分明,对商业公平的渲染把陈杰笔下的“好”商人润色成聪明果敢的大英雄,属于另一种战场上的意气风发。陈杰笔下的主人公永远是硬汉,硬的纯粹,硬的明朗,干脆的故事叙述也不同于一般电视剧的缠绵粘恋,这让他的主人公们富有传奇性与正义感。是与非的清晰明确,让陈杰的主人公仿佛民间传说中那些智慧人物,用自己聪明才智在艰难生存中杀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赢得喝彩与掌声。
在故事叙述上,主题清晰条理分明是陈杰的编剧特色,《旱码头》如同《大染坊》一样的干净利落,《大染坊》中的故事集中体现国外列强利用不公平竞争冲击中国民族产业的险恶,《旱码头》中的故事则矛盾焦点展现出腐败的地方官员的贪婪霸道与欺行霸市,虽然各自侧重点不尽相同,却有着同样强势的气场,这气场混杂着山东特点的爽朗与坦白,混杂着让观众倍感痛快的直来直去,混杂着北方商业圈的粗犷与豪迈,混杂着大时代背后的艰辛与错综复杂,展现“陈杰制作”的大气与豁朗,还有挥之不去的悲情感受。
大字传奇之大宅门味道
《旱码头》讲的是山东的商战故事,自然地方特色少不了。不过《旱码头》并非完全走纯粹地方路线,而是进行了一定的“韵味”加工。民国剧历来南北特色分明,要么走洋派路线,十里洋场;要么走传统路线,深宅大院。其中又属老北京风情的剧架势十足,制作上显得格外考究,最讲求特色鲜明。正篇大剧的范儿,让《旱码头》和京味剧有了一点相通之处,一个铜板的慢镜头,京剧鼓点的渲染戏剧气氛,主人公自逆光中长身而出——开场那光影、小细节上的渲染铺垫,都有点《大宅门》等剧给观众的老北京的强烈感觉,甚至连张丰毅这个演员本身给观众的最直观感受,也是京味儿的代表。但随即,山东快书,老宅子特点,吴军那一口“似标准非标准”的山东话,卷饼羊肉,带股子泼辣劲的“相好”,又都迅速地把观众带回了山东风情,山东风俗在一些细节上的刻意体现,突出了这部剧的地域特点,相比较京味剧,山东风情绝对没有那么考究和富丽,相反,《旱码头》中的质朴与粗犷,会带给观众不一样的商埠风情。
大字传奇之大演员戏派
张丰毅总是给人一种正派的、“纯爷们儿”的阳刚印象,即便表演多面,常常会接很多颠覆性格的角色,但是当从《旱码头》里马甲长衫一出场,仍是正义英雄堂堂君子的感觉扑面而来,几分豪气,几分锐气,几分黠气,杨瑞清这个人物,一下子便活脱脱呈现在观众眼前。张丰毅属于那种很大气的演员,举手投足并不夸张戏剧化,便能带出要表现的特色,把自己的人物变得非常有味道。《旱码头》故事本身固然好看,张丰毅不温不火恰到好处的表演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被观众一致认可,他与杨瑞清性格塑造上的贴合,给这部剧增加了很多看点。
同为英雄,杨瑞清不同于《大染坊》中的陈寿亭,而是更有儒商味道,因此,张丰毅在角色塑造上更为沉稳和内敛,有一些读书人的派头,而且面对大事的筹谋策划,并不流露于脸上,话语也并不表现得豪气万千,然而同样分量十足,掷地有声。在感情上,张丰毅扮演的杨瑞清有更多剪不断理还乱的柔情,虽然造化弄人,然而感情处理上却保持着一个男子汉的担当,用情至深到令人唏嘘,却绝无小家子气,相反,这段三角恋情处理的大气而厚重,只有用情之苦,而不含轻佻意味。
除了张丰毅,其他配角的表演也可圈可点,特别是郭四胜的扮演者吴军,因为与张丰毅的配戏一动一静一敛一张,显得格外和谐有趣,因此同样大受观众青睐,抢走了主角不少风头。《旱码头》人物特色好坏分明,因此每个角色都有特定性格归类,用鲜明特征打造人物魅力,更增加了这部剧凸显的明快风格,让观众看着直截了当的痛快。
大字传奇之大山东商战
据说中国过去有四大码头:金码头——江苏,银码头——镇江,布码头——无锡;旱码头——周村,一部《旱码头》,让很多并不了解“旱码头”的观众牢牢记住了周村,也记住了充满山东味道的商战传奇。电视剧中,“周村开张喽”,那一声吆喝,虽然在网上引起了是否地道的争议,却一下子把观众带入了特定的“老字号”商埠氛围。无水之地,在那个交通不便利的年代,却成就了一个商业繁荣之地,这本身就是一种故事传奇,也让观众继晋商徽商之后,又开始对山东商人充满好奇。
如果说晋商故事体现出了诚信二字,那么从《旱码头》中表现出来的鲁商,则更侧重体现了传统儒家道德的情义二字。杨瑞清这个鲁商代表人物,为人处世,最为讲究的是报答与宽容,因此渲染了更多豁达豪迈的浓重人情味道。如果按照流行说法,鲁商给观众看的,是更为纯粹积极的阳光一面,忍让,坚强,勇敢,宽容,这都是大众认可的传统优秀美德。赚钱的同时赚仁义,这是《旱码头》给鲁商创造出的正面形象,甚至在商战中各种策略,也都是阳谋而非阴谋,智慧而非心机,“该出手时才出手”,美化商人形象的背后,是对中国传统商业诚信仁义的留恋与回味。
《旱码头》的商战对决非常好看,杨瑞清的对手一个接着一个,仿佛游戏中的打通关,最阴险最难对付的大BOSS总是在最后出现,让英雄生死一线险象环生。相比较之下,最初与王新成的世仇恩怨,基本上更像是兄弟斗气,总能握手言欢。杨瑞清的商战诀窍有其头脑睿智的一面,但根子里说,还是他的“新”,这个人物有着前瞻性,与其他人相比,思想更开通,也更愿意接受新事物,十二金钗,土耳其浴室,电影院,概率学,杨瑞清的无往不利在于他永远在新事物上快同行一拍,因此自然生意兴隆。从无到有的创业故事,从传统商业到现代工厂,《旱码头》虽然讲的是一个老年代故事,但同样有着现代启示,打破旧思维创造新观念,这也是现代商业最为推崇的商战路数。
大字传奇之大民族情结
特定时代有着特定的人文韵味,《旱码头》中,大到乱世无常时局动荡,表现清帝逊位庚子赔款等诸多大事带给百姓与商业的冲击,小到老百姓面对新事物的好奇,例如周村第一次通电灯,老百姓兴奋得不得了,甚至还有点烟不成碰碎了灯泡的小噱头;这些无不提醒观众那个大时代新旧交替给人们带来的冲击。瓷厂一段中,洋工匠的敬业精神,反衬出当时中国人的懒散与落后,借主人公的感慨表现了对大时代已经到来,但国人仍然沉睡不醒得过且过甚至窝里斗的忧患意思,这种忧患,一直到当代,仍然有着警世意义。《旱码头》的大背景中,善良而开明的父母官,信任与倚重本地商人,给他们发展空间,公平处理规范行业,这才造就了一个“天下第一村”的繁荣盛世;但是随着一个贪官到任,横征暴敛,仗势欺人,极大损害了好容易创造出来的商业氛围,令周村的繁荣转瞬间便化为乌有,从此消沉于历史之中。这样的悲剧下,即便睿智如杨瑞清,也只能在极尽努力后转为自保,远走他乡,而其他人,自尽,破产,不一而足,如此结局不能不令观众扼腕叹息。旧中国的民族工业总是处在内忧外患之中苦苦挣扎,个人的努力在大环境面前仍然如此渺小与不堪重负。表现那个年代的民族资本家常常最后是曲终人散,徒尽凄凉。乱世出英雄,但是乱世也出遗憾,大民族情节让《旱码头》在内涵上,更增添了几分沉重与悲凉,也更增添了几分回味之处。(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