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部电视连续剧,能够像《命运》一样,吸引全城的眼球,让那么多的深圳人心潮澎湃,热泪盈眶;也没有一部剧,能够像《命运》一样,牵动着每一个关注中国、关注中国改革进程的普通观众的心,全国各地的观众们通过它重温深圳改革开放的曲折与惊心动魄,思考中华民族的未来。
在昨天我市举行的《命运》收看体会座谈会上,观众代表们认为《命运》里激荡着改革创新的锐气,无论是“老深圳”,还是年富力强的中年人、“80后”年轻人、 “90后”大学生,《命运》演绎的激情燃烧的岁月激起了人们对特区历史和深圳精神的深入思考。弘扬特区精神,续写特区辉煌,成为深圳人观看《命运》后的共同心声。
邓学渊(深圳长城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长城置业公司原党委书记)
《命运》展示深刻内涵
对于《命运》,邓学渊有着与别人不同的解读和热爱,因为他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他对这片土地、这个城市有着深深的热爱。看完《命运》,在与同事和朋友的交流中,他对那种伟大的精神尤其感叹——三十年前那些敢闯、敢试、敢干、敢于冲破各种禁区的改革先驱者们,那种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的伟大精神;他们不惜付出巨大的牺牲来作为改革的驱动力,勇于自我牺牲的伟大精神。
邓学渊表示,《命运》所展示的深刻内涵不仅仅是对过去改革开放先驱们的歌颂和追忆,更是对现在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启示和思考。剧中那些生动、感人的真实故事远比那些空洞的说教更让人印象深刻。“我想特别感谢市委宣传部以及本剧的主创人员,他们用《命运》这部优秀的电视剧来庆祝深圳改革开放三十年,这比其他的纪念形式显得更有意义”。
张淑运(深圳市建设集团公司董事长、深圳市文明市民)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和很多人追看热播剧集一样,张淑运是追着看完《命运》的。用他的话说:“《命运》演的是我们身边的事,写的是我们身边的人,引起我们强烈的共鸣。”
深入研讨电视剧《命运》所折射出来的意义,张淑运认为该剧对我们今天建设文明城市、提升城市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他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无私奉献的精神仍是深圳文明持续发展的主旋律,唯有广大市民创造出更丰富的物质文明,才能支持精神文明获得更大的发展;二、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仍是深圳城市文明创新发展的主题,求真务实、解放思想与开拓创新,将深刻影响着未来深圳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模式、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三、广大市民仍是深圳城市文明健康发展的主力军,有了广大市民的支持和参与,才有深圳城市文明、社区文明、企业文明、传媒文明等等的健康发展。
吴贤光(深圳长城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圣庭苑酒店党委书记、原基建工程兵代表)
回到热火朝天的年代
《命运》开播后,等不及电视台的播出速度,吴贤光买了一套影碟,把自己关在家里,看了三天。“真情、鼓舞、回味”是《命运》带给吴贤光的感受,跟随着这部电视剧,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热火朝天、高歌猛进、无私奉献的年代。就像剧中描述的那样,曾为基建工程兵的吴贤光睡过帐篷,喝过地下水,吃过陈米……但是和恶劣的生活条件相比,1983年9月部队转业到地方后,面向市场,自己找米下锅的现实更令吴贤光焦心。“脱下军装,最大的问题就是生存,就跟剧中表现的一模一样。”2006年12月,《命运》编剧陆天明来到吴贤光所在的单位,两人促膝长谈了4个小时。“《命运》看着亲切,好多都是我亲身经历的事。”
陈慧群(华夏英杰墨宝园博物馆馆长、深圳市文明市民)
期待更多的“深圳制造”
“在重大事件中刻画人物,把人物置于矛盾与漩涡中加以表现,是该剧的一个突出特点;敢于触碰现实和敏感题材,是重大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中的突破,也标志着中国电视剧达到了新高度。”陈慧群认为,《命运》让人们重新认识深圳,认识这座城市的精神与追求。
陈慧群表示,《命运》是直面现实、书写现实的历史,用作品描述人民的生活状态、记录人民的喜怒哀乐,记录人民在这样一个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的作为和奉献。可以说《命运》不只是一部深圳的改革开放史,也不只是深圳的城市传记,它从特定的角度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的精神史、思想史、经济发展史,从这个意义上讲,电视剧《命运》,在中国当代电视剧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我们也更加期待‘深圳制造’的其他有思想、有血有肉的影视作品。”陈慧群说。
魏达志(深圳市人大常委、深圳大学教授、深圳市文明市民)
重温改革创新艰苦卓绝
魏达志认为《命运》还具有特殊的揭示意义:“它揭示了深圳特区创建的神圣使命和战略目标;揭示了深圳经济特区的最大意义;揭示了深圳人与特区、与国家命运相联系的历史命运。”
看完《命运》后,魏达志认为该剧尊重历史、还原历史,又艺术地再现历史、解读历史、歌颂历史。同时又重温了特区当年那些突破重围、改革创新的艰苦卓绝,赞扬了深圳人荡气回肠的敢闯精神和奇迹般的深圳速度,歌颂了深圳特区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的历史作用。按照魏达志的理解,《命运》以雄辩的事实、史诗般的描述、艺术的手法,感染了人们,激励了人们继往开来。
孙振东(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原校长、深圳市文明市民)
最大感触“感动与感恩”
“感动与感恩”是孙振东看完《命运》后的最大感触。孙振东表示,《命运》中宋梓南所代表的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拳拳之心、公而忘私的高尚品质、锐意改革开放的精神、勇于坚持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大无畏气概让人感动。“《命运》中的宋梓南离我们并不遥远。深圳就是在像宋梓南这样的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的领导下,艰苦创业,锐意改革,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我们应当感恩。”
孙振东表示,“在《命运》所展示的这种精神的激励下,我希望和我的同事一道,为进一步完善深圳特殊教育体系作出新努力。”
蒋开儒(词作家、罗湖区文联干部、深圳市文明市民)
艺术记录伟大的实践
曾创作出《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名作的著名词作家蒋开儒,也是满怀激情地收看了《命运》。“在‘震撼’与‘感动’之外,‘引领’是我看完这部剧的最大感受。”蒋开儒认为,深圳是在邓小平伟大理论的指导下建设起来的,而《命运》就是这次伟大实践的艺术记录。深圳不是金山银山堆出来的,而是千千万万改革者、开拓者在邓小平理论这个“文化”的引领下,一步步建设起来的。“《命运》艺术地记录了这样一个过程。他可以引领当代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更好地了解过去,迈向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