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晓峰
历时近三年拍摄和制作,李少红版电视剧《红楼梦》即将播出。新版《红楼梦》从筹拍开始就话题不断,而从不久前记者看到的样片来看,该剧虽然制作精良,但仍有不少争议之处,首播前,该剧主创方回应了这些争议。
争议一镜头
画面优美但过于阴暗
《红楼梦》亦真亦幻,情景氛围的营造十分重要。导演李少红在这方面显然没少下工夫,镜头虚实交替,很有梦幻的感觉。不过看过样片,记者有一种梦幻过头有点阴森的感觉。有一段是宝玉挨打后梦到琪官和金钏儿的场景,一片虚幻的光影掠过宝玉稚嫩的脸蛋,琪官突然背着光以一个剪影的方式出现在宝玉床前,而床头不远处,投井而死的金钏儿也模糊着脸站在幽暗的角落里,两人都对着宝玉怨愤地说话,此情此景与一些惊悚片桥段着实有些相近,让刚才还在美好梦幻中的观者不由自主地抖了一下。
主创回应:就要这个氛围
对于部分画面略显惊悚的质疑,李少红导演并不买账,她直言:“我相信一定会有人喜欢,很多观众对昆腔的元素是熟悉的、有感情的,而且我们选择的这种昆腔也是最接近《红楼梦》感觉的。”而该剧监制罗立平则坦言,确实会有这种感觉。“它本来就是虚幻的,太虚幻境,有一点空灵的感觉,我们这也是尊重原著,才营造这种氛围。”
争议二台词
忠于原著但咬文嚼字
看过新版《红楼梦》样片的专家,都称赞这版“非常忠于原著”。但“90后”小演员们一口一个“这会子”、“那会子”,还有一个悦耳的男中音在“用旁白讲故事”,用的也都是原著中的文本。虽说新版《红楼梦》里头的话并不算太难懂,但仍会有词句让人一时间很难反应过来。
主创回应:难懂但有味道
面对有关台词的质疑,导演李少红回应:“这些话在当时不是文言,而是彻彻底底的大白话。”对于台词难懂而产生的收视风险,李少红一点都不担心,“有些话不一定懂,但总的意思一定能懂。”至于画外音,李少红承认经过一番挣扎:“一开始红学家不支持,大家都很纠结,但我认为该用画外音,高层次的观众可能能理解,但90%的观众对文本不熟悉,他们只能依靠注解。”争议四:情节
原汁原味但节奏慢
从目前记者看到的四集剧来看,新版《红楼梦》的节奏几乎和韩剧不相上下。《红楼梦》中人物多,吃饭上菜摆桌子就能摆上半天,夫人、小姐一个个请又是半天,吃饭前说两句逗趣的话又是半天。有一场戏是秦可卿带宝玉去午睡,打开一扇门、两扇门、三扇门,点一个香炉、两个香炉、三个香炉……让人看着心痒痒。
主创回应:慢是一种味道
对于桥段重复和剧情节奏慢的质疑,李少红解释称,原著中就是这样描写的,“拜两次”是当时的一种礼节。而罗立平也表示:“这些情节我们都问过专家,专家认为这是个规矩,显示的是当时的贵族之气。《红楼梦》不像《三国》情节跌宕起伏,《红楼梦》本身就是节奏比较慢、起伏比较少的故事,看的就是那个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