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版《红楼梦》深视开播 观众颇肯定争议也不少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8日17:06  深圳晚报
新版《红楼梦》深视开播观众颇肯定争议也不少

李少红最近有点坐不住。

新版《红楼梦》深视开播观众颇肯定争议也不少

新版《红楼梦》海报

新版《红楼梦》深视开播观众颇肯定争议也不少

陈晓旭版的林黛玉,现在被称为经典。

新版《红楼梦》深视开播观众颇肯定争议也不少

蒋梦婕版林黛玉的“丰满”很受争议。

  本报记者黄蕾报道 在观众、网友此起彼伏的争议声中,电视剧新版《红楼梦》前晚开始在深视电视剧频道首播。忠于原著,唯美的场景,逼真的特效制作,赢得了观众的好评。不过,由于87版《红楼梦》的演员和经典的造型、台词等,给观众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新版《红楼梦》在这些方面被诟病得较为严重。

  新版《红楼梦》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演员、造型、旁白和音乐创作上。不过,这些都是导演李少红镜头下的《红楼梦》,属于风格上的“另类”。与之前对新版《三国》“造型雷人,台词雷人,穿帮镜头雷人”等“三雷”恶评,有着不同的含义。斥资亿元,历时4年精心打造的豪华电视剧《红楼梦》应该得到尊重。

  【美誉 排行榜】

  1

  场景唯美,制作精良

  新版《红楼梦》斥资亿元,每一集的花费高达200余万元。这在我国电视剧制作史上,可谓是空前的。挑大梁担任导演的是曾执导过电视剧《大明宫词》、电影《恋爱中的宝贝》的李少红,她也是发掘周迅的伯乐。华美气派的场景布置,昂贵挑剔的道具佩饰,靓丽华贵的服装,无不显露出剧组制作班底的良苦用心。

  最让观众感到不一样的是李少红特有的镜头处理方式。她将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运用到了电视剧新版《红楼梦》中,亦真亦幻,虚实结合。“导演用了很多的快进,刚开始的时候,觉得很不适应,镜头有点晃。但这种风格化的手法,在电视剧制作上是值得推崇的。观众也不愿意总看老一套的拍摄手法。”本报特约观众李先生点评道。而“80后”的特约观众卡哇伊则表示,新版《红楼梦》中的场景美轮美奂,而且家居的摆设很有美感,值得在家装时借鉴。

  2

  特效逼真,引人入胜

  在前3集新版《红楼梦》中,观众就欣赏到不少仙境、梦境一般的场景,逼真的特效制作让人震撼。有观众更直言“像电视剧版《阿凡达》”。据记者了解,新版《红楼梦》动用了700多个特效镜头,前两集就占了100多个。“像神话开篇、女娲补天、太虚幻境、元宵灯会这些大场面,在以往的影视作品中,都只能一笔带过,从没有如此完整地展现。特效太赞了!夸一个!”本报特约观众陈小姐点评道。值得一提的是,为新版《红楼梦》制作特效的团队,曾为许多好莱坞影片担任特效制作。而《唐山大地震》的开篇蜻蜓飞翔的场景也是该团队的手笔。

  3

  原创音乐,可圈可点

  新版《红楼梦》的插曲音乐多达15首,其中包括十二钗判词、宝玉判词和开篇、结尾。片头曲《开辟鸿蒙》和片尾曲《飞鸟各投林》受观众称赞。据记者了解,15首音乐作品的词全都忠于原著,作曲则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创作室创作员郭思达完成。虽然前三集中观众未能全部欣赏到这些音乐作品,但曹雪芹的词,加上借鉴了昆曲的现代风格,可谓是新版《红楼梦》的又一创新之处。

  【争议 排行榜】

  1

  宝玉太嫩,黛玉太胖 2铜钱头太恶俗3旁白太多,文言文难理解4

  宝玉太嫩,黛玉太胖

  每一部影视作品最受关注的首先是男女主角。前晚深视三集连播,观众们看到了新版《红楼梦》中的小宝玉和小黛玉。蒋梦婕扮演的林黛玉太胖、没气质,并调侃为“天上掉下个傻妹妹”。陈晓旭在1987年创造了经典,直至她的离开人世,陈晓旭和林黛玉似乎在观众心中被划上了等号。要打破这个经典,谈何容易?出演林黛玉的是21岁的蒋梦婕,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专业,按理来说,应该具有古典气质。不过她婴儿肥的脸庞和性感的丰唇是最受观众诟病的。“87年的林黛玉就像从天上来到了人间;新版的林黛玉就像从‘天上人间’来的。”

  2

  铜钱头太恶俗

  百分之百的受访观众对于新版《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的“铜钱头”恶言相向。这是记者在采访中遇到最一边倒的评论:“我非常不喜欢她们的造型,额头上贴‘片子’,都弄成了‘苏三起解’!”“太恶心了,那个铜钱头是怎么搞的嘛。接受不了。”“姐梳的不是铜钱头,是寂寞。”名家、网友、观众纷纷对此表达了异议。

  3

  旁白太多,文言文难理解

  前三集中,记者发现,无论是剧中人物的对话,还是大段的画外音旁白,都充斥着文言文。虽然不算太晦涩难懂,但对于当下古典文化造诣较浅的“80后”、“90后”来说,绝对会成为一个“不看的理由”。“昨晚我看电视的时候,一直盯着字幕,有时候都反应不过来说的是什么意思。哎,真是后悔以前没好好学习语文。”“80后”的陈小山说。“旁白太多了,感觉像在看纪录片。可能是导演太希望忠于原著了,不太敢改动成现代人能接受的对白,怕是那样的话,会有更多人拍砖。”一网友如此表示。

  4

  音效太满,阴森恐怖

  另外,新版《红楼梦》中的音效被观众、网友普遍点评为“阴森恐怖”。许多网友还干脆发帖说:“新版《红楼梦》就是新《聊斋志异》,李少红应该翻拍《聊斋》,而不是《红楼梦》。”“音效太满了,前三集中大量镜头突然快进外加恐怖音效,看得人很累,头脑发胀。”

  除了音效,剧中不少镜头也很虚幻,犹如《封神榜》。如宝玉入梦,在仙境中,遇见警幻姐姐,翻看了金陵十二钗正、副、又副册一幕。“要是光看这一段,我肯定以为是《聊斋》或者《封神榜》之类的神鬼片。”

  【相关新闻】

  新版《红楼梦》 “叫停”?

  谣传!

  本报讯 日前,成都某媒体曝出消息:新版《红楼梦》收视率狂跌,有的电视台甚至“叫停”。这对于开播以来话题不断的新版《红楼梦》而言,无异于火上浇油。记者就此采访了湖南经视等正在播出该剧的电视台,他们均否定了“狂跌”的传闻;而被曝“叫停”的江西某电视台则称,根本没有播出过该剧。

  记者查证

  所谓“停播”并无此事

  关于江西某地面频道“停播”新版《红楼梦》的传闻,据记者查证,购买了该剧首轮播出权的只有上海、长沙、青岛、温州、成都、深圳等地的地面频道,并没有江西某电视台。而该台总编室也称,没有购买新版《红楼梦》,也没有播出该剧,所谓“停播”并无此事。

  在地面频道影响力排名前3名的湖南经视5日开播新版《红楼梦》,每晚7点半连播4集,收视率一度达6.5。该台总编室副主任向记者介绍,这是湖南经视近期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在长沙观众和当地媒体中的话题性也很强。

  新版《红楼梦》在青岛电视台首播时曾创下9.38的高收视率,昨日记者致电该台总编室负责人,得知该剧最近的收视率确实没有开播当天高,但总体来说还算稳定。

  7月4日当天,上海东方电影频道、温州电视台则分别是7.05和2.72的收视率,在当地属于好成绩。

  深圳电视台刚于前晚开播该剧,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从年初以来就在重点宣传该剧,开播首日的收视率虽然目前无法得知,但应该不会让人失望。

  制片人回应

  媒体竞争太激烈所致

  记者致电新版《红楼梦》制片人李小婉核实此传闻,她在电话那头放声大笑,称自己也看到了这条消息,这纯属造谣,“新版《红楼梦》是24年才重拍一次的经典之作,它的关注度一定非常高。至于实际收视率,去问问电视台不就清楚啦!”

  新版《红楼梦》开播后,受到的批评、质疑此起彼伏,李小婉对此显得颇为淡定。她认为,翻拍经典不可避免会引起很多议论,但目前该剧话题性如此之强,是媒体竞争的结果。李小婉对记者说:“我能理解,媒体市场化之后,竞争过于激烈;同时记者也在低龄化,把一些热点事件当成竞争的牺牲品。”至于新版《红楼梦》目前的处境,她认为“这只是一个过程,过一段时间就不会这样了”。(牛萌)

  【一种声音】

  板砖纷飞未必就是烂片

  新版《红楼梦》亮相,伴随着质疑、“板砖”齐飞,专家们的力挺声也在渐起。记者获悉,虽曾有人预计因《红楼梦》关注度高和有观众难懂文言,收视可能出现“高开低走”现象,但实际情况是,此剧收视相当平稳,在大学以上文化程度观众中,观看此剧者已从17%增至34%。

  专家多表肯定

  新版《红楼梦》播出后即招来不少骂声,并集中在“铜钱头”、音乐诡异、文言难懂、黛肥钗瘦、画面像《聊斋》等几处。但实际上,有些指责并不符合事实。如指责新版《红楼梦》中文言古语“如听天书”,红学家孙逊就说,剧中语其实并不是文言古语,都是当年通俗的大白话。其精彩就在于大量保留了曹雪芹笔下的人物对白,这些语言本来就非常鲜活,生动形象。相隔那么多年,这些语言现在大多还是能听懂,如配上字幕更是没有困难。如果真像批评者要求的那样,让它变成现代语言,那味道就不对了。

  孙逊认为,新版《红楼梦》最值得肯定的,是它怀着对《红楼梦》的敬畏拍摄的,不是偏说、歪说、戏说,而是正说。它成功在于两点:一是确实忠于原著;二是拍得非常唯美精致。实际上,持孙逊这样看法的专家还有不少。江苏省红学会副会长朱永奎说,新版《红楼梦》起到了向海内外传播红楼文化的效应,是件好事。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说,看了很感动,它把电视剧拍得像电影,这需要很高功力。

  媒体放大缺点

  虽然不少专家叫好,新版《红楼梦》还是遭到了众多责难。这使导演李少红十分恼火,她继发表声明称不少媒体“断章取义”后,近日又在艺术人文频道录制《文化主题之夜》时突然情绪失控,指责媒体对新版《红楼梦》满是挑刺和负面报道,从不写好的地方,这对所有主创都是不公平的。

  确实,前不久新版《红楼梦》在沪举行研讨会,数位专家发言大多表示赞扬,但事后媒体尽找讲缺点的部分予以放大,似乎专家们都在严批。对此,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王纪人说:“那天我们大多是肯定的,媒体把缺点故意放大,这有失公道。”他认为,李少红过于拘泥原著的毛病是有的,但总体上还是成功的。尤其是与老版相比,它表现了现实和虚幻两个世界,而老版中虚幻世界完全空缺。新版以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进行改编,与老版推翻了后四十回的结局相比,更成功地恢复了名著原貌。

  有人还拿着老版骂新版,称老版是“经典”。但记者记得,被说成是“经典”的87版《红楼梦》,当年也备受责难,不仅宝玉、黛玉等演员受到质疑,甚至有人要求停播,理由是“不能糟蹋文化瑰宝”。

  导演不必光火

  当然,新版《红楼梦》有不足,如过于拘泥原著造成枝蔓过多,如“钗肥黛瘦”人物形象被颠倒,如小演员还显稚嫩,如出场人物太多难以辨认……但平心而论,新版《红楼梦》还是一部态度严谨、拍摄认真、制作精致的古典大片,把它骂得一无是处有失公允。

  人们不难理解李少红的“发飙”,李少红却可能想不到当今已是追求眼球效应的时代。媒体进行实事求是的评论,远不如狠狠地挑刺更抓眼球,更有市场。这当然是一种悲哀。但换句话说,这也证明了被骂者就是当今热点,骂得越凶,证明关注者越多,也越有市场。“板砖”纷飞就是烂片吗?未必。没人看才不会有骂声。从这个意义上说,李少红不必大动肝火。(俞亮鑫)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