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电视剧《茶馆》获改编剧“榜样”称赞(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30日13:46  深圳商报
电视剧《茶馆》获改编剧“榜样”称赞(图)

除了地道的“京味”台词,《茶馆》还展现出北京人幽默、好调侃的特点

  根据老舍名著《茶馆》改编的39集同名电视剧昨晚播出了大结局,从观众的反应看,与此前几乎一边倒的对翻拍经典名著的叫骂声不同,电视剧《茶馆》“逆市而行”大获成功,被许多观众称为名著改编剧的榜样之作。就连老舍之女舒济也认为:电视剧《茶馆》“京味”拿捏得恰到好处,剧本改编得合情合理,陈宝国演得很称职。  语言,京味十足

  《茶馆》开篇就洋溢着极为浓厚的“京味儿”,从第一集中说书人的自说自唱,到“茶馆”中各色人物一口流利的“京片子”,虽然该剧将老舍短短三集的话剧扩充至39集,台词也大多为编剧重新编写,但不少观众认为,该剧的台词没丢掉老北京的魂,寥寥数语就展现出北京人特有的幽默感。如刘麻子那句俏皮话,“我跟你是吃冰块拉冰块,没化(话)”及二德子的“我从来不念秧儿,今儿就先打你了”、“让咱走咱就麻溜着吧”都让熟悉北京文化的观众听得舒坦。

  除了地道的“京片子”台词,《茶馆》中也展现出北京人的性格特点,幽默、好调侃。比如,常四爷和松二爷在狱中与巡警的一番对话,“榨不出油水就能给放了?”“让咱走咱就麻溜着吧!”观众杨先生表示,北京人会挤对自己,性格中有一种天生的幽默,比如,王利发看他大舅妈生气了,说:“没给她沏壶茶啊,这么骂多累啊!赶紧给我大舅妈准备点点心,把她这嘴堵住。”

  剧情,“魂”在就好

  观众赵小姐说自己并不是北京人,只是早年间看过话剧《茶馆》,至今印象已经不太深刻了,电视剧《茶馆》却让她重新体会到名著是可以如此改编的,“总体来说,从一个三幕话剧、1.8万字的剧本拓展至一部39集的电视剧,绝对算是近年来名著改编的上乘之作。编剧也并非完全忠实于原著,但‘添的枝加的叶’尚能说得过去,较为合情合理,导演何群的镜头语言以及风格等方面也能让我依稀看到当年话剧的影子。由此可见,名著改编也并非一定要完完全全地照搬原著,只要‘魂’在就好。”

  电视剧《茶馆》的出场人物由话剧的90多人增加到了140多人,新增了慈禧太后等不少原著中只有名字没有角色的人物,同时丰富了庞公公等串场人物的戏份,使其更加饱满鲜活。常在“裕泰茶馆”出现的人物如“松二爷”还多了一个儿子,秦二爷、常四爷的家人也在剧中有名有姓地出现,话剧里王掌柜儿子二栓仅是一句带过,而在电视剧里也有了不少戏份,而刘麻子、唐铁嘴等人的角色更是坏事做尽、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制片人李功达介绍,此次电视剧改编过程中:“总体来说是采取将剧中人物加以丰满,让隐形人物现身的方法,我们还将不少只有名字没有角色的人物‘抢救’出来。”挖掘与“抢救”的结果,使得电视剧故事情节多了很多。《茶馆》没有像新版《红楼梦》那样一字都不敢动,一些合理的改动,观众并无异议。

  表演,人物没走样

  《茶馆》让观众松了口气——“人物都没走样,看起来都像这么回事。”无论主角还是配角,都挺符合人们对原著的想象。观众陈先生就表示,看得出来,电视剧《茶馆》是经过精心打造的。“电视剧大幕一拉,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刘麻子、唐铁嘴等各个阶层的各色人等就纷纷登场。导演对每个角色都进行了精心打造,所以每个人物一登场、一张口、一举手一投足,就能让人看到其鲜明的个性。王利发小生意人的性格,腐朽旗人松二爷胆小怕事的样子,常四爷的仗义执言、乐善好施,刘麻子、唐铁嘴的泼皮无赖样儿……几乎所有人物,都被演绎得活灵活现”。

  在演员的选择上,制片人李功达曾说过——“我们不差钱,但是我们差的是人,我们不是要拍摄由明星们演出的电视剧《茶馆》,而是要请艺术家拍摄《茶馆》,请明星有钱就可以了,但是要请艺术家则很难,人家要看本子,考虑和谁对戏,是不是跟自己一个级别的。我们请的艺术家还必须是北京籍、说北京话的。外地演员虽然也可以学一口地道的北京话,但他的思维不是北京的,所以演绎这些故事就会很为难。”

  《茶馆》主创回应质疑

  “我们没有糟蹋原著”

  首次搬上电视屏幕的《茶馆》29日晚播出了大结局,从观众的反应看,制片人李功达许下的“世界杯之后看《茶馆》”的诺言没有落空,原汁原味的剧情和地道的京味没有让大家失望。然而,电视剧里岁数偏大的王掌柜以及加长版剧情还是让一些观众提出了质疑,深圳商报记者昨日采访了部分主创,探听回应。

  质疑一:

  王掌柜出场岁数偏大

  随着剧中大傻杨敲着牛骨唱着数来宝,“茶馆”开张迎客,陈宝国饰演的王利发也出现在大家眼前。然而眼尖的观众还是看出了这个掌柜有点儿老。“已知天命之年的陈宝国这回有些‘扮嫩’了,原著中开场时的王利发是一位20多岁的少掌柜,剧中明显与原著不符。”

  回应:

  陈宝国表示:“毕竟我的年纪摆在这儿,不可能真的能像原著中20多岁的人,但是电视剧开篇就交代了王利发是40多岁。而且他少年老成,很操心也显老。我觉得剧情发展到王利发中老年的戏还不错。至于眯眼睛,是因为我的眉毛粗,眼睛就会显得厉害,人家都说我目露贼光,这人不善。所以我把眉毛剃了,眼睛眯一点,别让人感觉我演的王掌柜很厉害。于是之先生的表演是一座丰碑,像这样的艺术家学是学不来的。比较和质疑从一开始我接这部戏就有,如果不如于先生,我可以原谅自己,因为我是个小演员。”

  质疑二:

  剧情加长有“注水”嫌疑

  从一部两个小时的话剧扩充到39集的电视剧,有些观众提出了“注水”质疑。来自上海的大学教师孙浩就认为,两个多小时的话剧,兑成三十多小时的电视剧,像现在这样,故事合情合理,演技入木三分,确实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只是,这么好的编剧和演员,如果能再多照顾一下原著的精神内核该多好,咱能不拍这么长吗?”

  回应:

  编剧杨国强表示,“我特别高兴的是,在《茶馆》播出后,注水的质疑声反而越来越少了,因为大伙儿都接受了新增加的人物和情节。老舍的作品要改成电视剧都得‘注水’,否则篇幅不够,《茶馆》剧本才一万多字,一集电视剧的剧本就得一万四千字。我觉得《茶馆》剧本是大米,电视剧是米饭,要把大米做成米饭就得注水,但是水多了就成粥了,少了就夹生,得正好儿才行。现在,电视剧《茶馆》没让人大骂,大伙儿都接受,我就松了口气,我没有糟蹋《茶馆》原著,对得起老舍先生。”

  杨国强还表示,“我是在护国寺棉花胡同长大的,老舍先生也住过这个胡同,他的作品我看过几十遍,太熟悉了,小时候就做梦想续写《茶馆》,甚至想当老舍。这次改《茶馆》,几乎是把这几十年的积累、压箱子底的玩意儿全用上了,其实收视率、口碑我都看得轻,我就想老舍先生如果泉下有知,能够会心一笑、轻轻点点头,就是对我最大的奖赏。”

  (深圳商报记者 徐松兰)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