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刘杨
推荐指数:四星
推荐理由:谍战戏中难得的情怀之作
上星播出时间:2010年10月11日 北京,上海 重庆 云南卫视
这是一出戴着镣铐的独舞,音乐无声无息,表演慢条斯理,带着点放荡不羁却又循规蹈矩的调子。
主人公刘新杰,黑暗中无法藏匿自己,闪耀着发光却总想熄灭那关乎理想的小火苗。
在那条康庄大道的前方,有道白光闪耀着,那是革命之光,圣洁之光,理想之光。
只是,他寻寻觅觅,跌倒在圣洁面前,信仰的追捧声中,黎明终将到来。
但那之前经历过的,埋葬不了,却终究难以救赎……
情怀之作 谁动了谍战戏的盘子?
谍战戏,近年最受观众欢迎的戏剧类型,习惯了家长里短的电视剧观众从小打小闹中跳脱出来,渴望有种戏剧类型能够挑战他们的智商,观众跟着编剧的“埋线”去探索,拨开迷雾见晴天,如同藏宝游戏,总带着点童年时的探秘心理。《暗算》让观众看的惊喜连连,大有脑子终于开窍之感,而从《潜伏》开始,短小精悍,投资无多的谍战戏更是如雨后春笋,争相冒芽。大气如《誓然无声》,“花痴”如《最后的99天》,节奏感如《剑谍》,情怀如《身份的证明》,独门独享,都有自己行走江湖的武林秘籍。
《黎明之前》的故事,总带着一点清新淡雅的基调,跳脱出导演刘江惯用的对炫酷镜头的极致运用,和精彩的剪辑。一直贯穿始终的东西,却是一种淡淡的情怀。谍战的戏剧冲突,矛盾,在戏中慢条斯理的上演着,手枪,子弹,计划,并不是故事的先头军,这出戏,更像是硬汉派侦探小说大师劳伦斯布洛克的作品,虽然满是侯孝贤式的黑帮情节,但跳脱出去,编剧和导演的胃口显然要大得多。他们想涵盖的,不是国共的信仰之争,不是“木马计划”,不是密码战,不是特务情节的较量,甚至不是谍战的终极目标——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这是一种大的情怀,比如对生命的尊重。无怪信仰不同,效忠不同,但对生命,同样充满盛赞。比如对兄弟情的颂扬,无怪目标不同,道德观不同,但对情份,同样充满珍惜。比如对爱情淡雅的褒奖,无怪能不能最终走到一起,但那接触中的迷醉感,却最打动人。最终尘世中,你我殊途同归,但情感却在乱世中被放大到极致,带着那么点无可奈何却又坚定的层次感,感动了电视机前看戏的我们。
献给高知人群 咖啡还是香茶?
饰演刘新杰的吴秀波说,这是一出演员演演员演给演员看的戏,听似拗口的比喻,却最能涵盖这部戏的内涵。主人公,一个共产党的卧底,潜伏在中统第八局中,顶头上司是从小穿一条裤子,风里来雨里去,死人堆里爬出的好兄弟谭忠恕(林永健饰),他游刃有余,如鱼得水,甚至放松警惕。他在信仰和情感间游弋,带着所有寻常人都会犯的通病,纠结甚至崩溃。吴秀波说,《黎明之前》不是白米饭,红烧肉,它不能让你吃饱,让你有果腹感。它只能是一杯咖啡或者是香茗,取决于欣赏者的品位,饮到口中,是一种味觉上的淡雅享受。舍生取义不是剧里颂扬的,因为在那伟大的赴死背后,镜头里展现的,更多的是生者的无奈。推诿,算计也不是剧里表现的,剧中,即使是国民党第八局的每一个人,也都是一个个充满缺点的矛盾体,为了份情意紧紧的抱团,尔虞我诈都在表面,不似看《潜伏》时那一身竖起的汗毛和鸡皮疙瘩。
《黎明之前》是一出献给高知人群的戏,一切谍战元素之外,以情写意,以情动人。戏里的每一个人,不能用好坏去定义,时代的无力感中,人物如同跳着一曲旋转舞,无论舞步是否笨拙,但最终每个人都会交错,分开,也终会曲终人散。30集的剧情中,前十五集花了更多的时间去交代剧情,前半段的节奏是缓慢的,后15集中,随着矛盾一个个揭开,那种侦探小说读到末尾的刺激感随之而来,然而老道的导演直到30集的末了才揭开所有的谜底,还带着一种异常淡定的方式,让观众的心中有种淡淡的失落感,回味中却也觉得,这就是这部戏带给我们的基调吧。
暗夜,黑暗中的藏匿
暗夜中,隐藏更多的是一种绅士般的道貌岸然,如果不解开谜底,也许,你从来不知道,一直隐藏在你身边,每天对你笑的最欢的那个人,却在黑暗中给你致命的一刀,足以致命。这是谍战戏最擅长运用的元素,于是有了《黎明之前》里的刘新杰,他,顶着个光彩照人的称呼,国民党第八局总务处处长。即使是身边的人,对他的评价也出奇的一致——他很深,让人琢磨不透。他不似一般的潜伏者那样有种灰尘般的飘渺感,也许是吴秀波的表演方式,给了刘新杰这个人物过于强大的气场和存在感。嘴角永远有一抹翘起的坏笑,走路永远四平八稳,待人接物异常得体,带着种冷冷的梳理,即使是独自面对自我,他也常常有短暂的失神和迷失。《黎明之前》没有一种故弄玄虚的“装神弄鬼”,它甚至在故事的开头,就迫不及待的交代了刘新杰的共产党卧底的身份,大白于阳光下的透明感中,我们大可以静下心来看他和谭忠恕(林永健饰)的博弈。双方,隔着一层窗户纸对话,到最后,我们发现,原来,他们彼此早知道对方的位置,舍不得去捅破的,只是那段情份。这种关于洞悉真相的小细节埋在30集的剧情中,每一个小铺垫都代表着导演的一个意图,这恰恰是对戏剧本身的尊重。
行走,黎明前的窥探
他叫水手,他是这个城市中地下党组织的领头人,他有个掩人耳目的职业,教育工作者,他总是一副淡定的神情,即使是在审讯室里用早已想好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也透露着一股现世的安定。和狂放不羁的刘新杰比起来,他是定海神针般的主心骨,扮演者陆剑民本身就有一身的戏骨,但在《黎明之前》里,他却做了最大程度的收敛。某场戏中,水手和刘新杰在谭忠恕的监听下觥筹交错,他们的指缝间,是一串串的摩斯密码,表意——为了逝去的兄弟,干杯。他们的嘴里,是惯常的寒暄,他们的眼里,却都含着热泪。这是《黎明之前》淡淡的基调中的一次情绪释放点,来的刚刚好,点到即止。
极致 光影中的盛放
戏剧中的人本应该是极致的,那些被放大的矛盾冲突在人物性格中凸显,非黑即白,我们习惯于去这样看待问题。《黎明之前》和《潜伏》有同样的优势,那就是在炫亮的主角面前,配角依然是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在为这部戏加分。看似憨厚,以为诡计多端,实则依然笨拙的齐佩林,自以为做的滴水不漏,剧中惟一的悲剧式人物李伯涵,甚至是那个总不能袒露身份的阿九,那个眼神毒辣的丁三,也许,我们不会记得演员的名字,我们却记住了那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黎明之前》是部大群戏,剧中的台词“在斗争中——永远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永远不要低估敌人的能力。”也印证了这部大群戏中每个人物的性格。
吴秀波的独舞 大奸似忠 欲说还休
潜伏,是一门行走在刀尖上的艺术,带着那么点舔刀饮血的快感,冷暖自知。刘新杰(吴秀波饰)是一个演员,一个努力扮演好自己角色的演员,也是一个在迷失和清醒中游走的演员。他不是一个灌了铅的游魂,因为他一息尚存。他是一个受尽恩宠的孩子,对于第八局,他放肆的挥霍着,但上至兄长,下至同僚,均有种刻意的放纵和原谅。他随身带着银质的小酒壶,无论遇到何事,均小酌两口,用来压惊。他枕头底下永远放着枪,半夜骤然惊醒,总是刻意摸摸。誓死效忠党国的兄长问他自己这样做究竟是对是错,他只是笑着拍拍他的肩膀。他惟一的情绪释放是他永远不能承认的弟弟死去的刹那,他亲手为他选了不归路,面对烧焦的车子,他大踏步的离开,咳嗽几声,径直倒下,心中的悲催无以复加却又难以表达。而当有一丝心动的女孩顾晔佳死在他的怀里,他却失控的嚎哭,呢喃着说“你甚至不知道我叫什么名字。”
最喜欢故事末尾的那场戏,在水手的墓前,刘新杰和谭忠恕安静矗立,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如果将来能回来,一定要在这个碑上刻下水手的名字。长镜头拉起,夕阳下,两个人行了标准的军礼。树林的甬道上一前一后的车子里,两个人都安静的没有说话,分手的路口,两个人用日文不约而同的互道“再见”,这一别,即是永恒。那一刻,无关信仰,流动的,是一种兄弟的情怀。
林永健的分裂 暗黑学的布道者
他总是演小人物,带着一丝小眼聚光的狡黠,他是大庄(《金婚》),是王贵(《王贵与安娜》),是孟来财(《孟来财传奇》),却独独想不到他可以演谭忠恕,谈不上老奸巨猾却绝对老谋深算。说不上心狠手辣却绝对不留余地。他有信仰,带着对党国誓死效忠的狠劲,将所学所用一股脑的奉献,只为完成上峰交代的任务。如果,你在第一集中对林永健的喜剧天分还有些不能适应的无感,那随着剧情的进展,这个人物会慢慢跳脱出林永健的影子立在你面前。对于刘新杰,他似乎有一种恋爱般女人的愚忠,无数的事实面前,他还是不断为他寻找借口,怀疑,打破,再怀疑,直到最后信仰崩塌后的完全释怀。他是暗黑学中坚定的布道者,对着信任的人说。放手去飞吧,我一直是你的依靠。而当那个人飞远了,线都不在手中时,他还能对着风筝的方式微微笑,祝他一切都好。这,就是这个人物的可爱和魅力所在。
海清的清新 男人戏中绽放的百合
《黎明之前》,是一出透彻的男人戏,权力欲望中挣扎的男人总是最得人心。而海清饰演的顾晔佳,出现的时机,却有着一种打破坚硬的温暖。看惯了海清泼辣的现代戏形象,在民国戏中看到旗袍加身的她,透露着一股清新的调子。她,负责在恰当的时机出现,用微笑去给一个叫做刘新杰的男人温暖。因此,这部戏中,海清的笑不再肆无忌惮,而是有着一丝怜爱中的小女人特有的娇憨和清新,面对着刘新杰时,眼睛里的光芒灼人。他们的戏份,不是咖啡厅中的闲聊就是路上随意的行走,甚至连一个吻都没有。惟一震撼的拥抱是在刘新杰孤身救出被囚禁的顾晔佳时,他将一份逃脱的路线图交给那个女孩,交出的,是对生命的嘱托,而这个被组织安排去接近刘新杰的女人,在那一刻,抱着刘新杰痛哭——那是释怀的眼泪。海清和吴秀波都是好戏之人,两个人的对戏虽然不是激情迸发,却有一种暗流涌动,让我们一直遗憾的是,为什么这个女孩的戏份不能长点?再长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