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文化专家审视国内选秀节目 达人雷人差距一线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3日15:14  北京日报
文化专家审视国内选秀节目达人雷人差距一线间

 “孔雀哥”姜仁瑞

文化专家审视国内选秀节目达人雷人差距一线间

“无臂钢琴王子”刘伟

  《中国达人秀》成功移植了《英国达人》所坚持的理念与价值观——“小人物的大梦想”、“平凡能创造奇迹”。应该说,这是国内选秀节目在四面楚歌时的一种自救。“选秀节目成‘三俗’的重灾区,很多节目不是‘达人’,而是‘雷人’,因为它们没有体现真善美的价值观。”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时统宇说。“雷人”,还是“达人”,关键看坚守什么,彰显什么。一条线,两重天。

  本报记者 李红艳 实习生 杨帆

  他失去双臂,却能在黑白琴键上弹奏动听的旋律。他叫刘伟,23岁,文静的脸庞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这些天,他成了网络红人,短短3天内视频点击率就多达20余万次。在《中国达人秀》中,刘伟用双脚弹奏了一曲《梦中的婚礼》,打动所有观众。人们亲切地称他“无臂钢琴王子”。

  其实,在《中国达人秀》中,像刘伟这样的“另类”选手还有很多。也许正因为有了这些“充满温情的小人物”,《中国达人秀》有了一种特殊的聚焦力。从7月25日至8月8日,节目已播出海选前三期,最近一期成为上海地区收视率冠军。与此同时,大多数专家学者以及网友也对这档节目持认可与鼓励的态度。

  小人物的大梦想

  在昨天举行的《中国达人秀》研讨会上,该栏目总导演金磊说,自2005年“超女”使选秀节目达到顶峰之后,国内选秀风起云涌,到如今却步入了瓶颈期。“从根本上说,这些都是窄化的偶像选秀,很难走入再次繁荣。”

  用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智锋的话说,《中国达人秀》的出现,生不逢时,却又生逢其时。说前者,是因为如今的选秀节目“秀得烦人了,太闹腾了!”说后者,是因为它做到了一条其他选秀节目所没能做到的,那就是把百姓故事与才艺比拼结合在一起。“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个曾经央视《东方时空》的宣传语,成了《中国达人秀》的核心内涵。

  《中国达人秀》里的小人物,有着共同的时代背影——中国式梦想。比如,男版“苏珊大妈”朱晓明表现的是勇气,“孔雀哥”姜仁瑞代表着不离不弃,“无臂钢琴王子”刘伟则展现了坚韧与执着。在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眼里,30年来中国人一直坚守着一个“中国梦”,那就是渴望获得尊重和认可,渴望活得精彩而有尊严,通过自己改变自己,通过个体的奋斗改变命运。“‘达人’的故事其实就是‘中国梦’的故事:对社会有抱怨很正常,但不要忘了要与消极赛跑,梦想要比抱怨跑得更快,更强有力,而这正是当今社会最需要倡导的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观。”

  “没有标准”的标准

  在国内选秀节目普遍靠噱头博取收视率、选手靠出位言论吸引眼球从而广遭诟病之时,《中国达人秀》显示出了独特之处,它不是一场光怪陆离的“秀”,而是用娱乐外表包装的百姓故事和百姓梦想。由此也衍生出《中国达人秀》的另一个特点,那就是没有清晰、明确的判定标准,既非“超女”和“快男”那样基本以“唱”作评,也不像《舞林大会》那样以“舞”说事。

  “人们常说武无第二,文无第一,如果说其他选秀比赛是‘练武’,那么《中国达人秀》就是‘比文’,增加了人情之标准,用故事丰富表演,从表演拎出故事。”张颐武说。如其言,参与节目的选手有船娘、修车工、钟点工、拾荒者、仓库保管员,可谓五花八门。显然,在技艺评判的基础上,他们丰富的生活经历和人生故事,很难用量化的分值来衡量。

  《中国达人秀》零门槛,无论你高矮胖瘦、老少中青,无论你唱歌跳舞、舞龙耍狮,只要你想展示自我、挑战自我,就能登上舞台,接受评委的考核。当然,高晓松周立波伊能静三位也不是让人不寒而栗的“毒舌评委”。于是观众看到了在7月25日第一期节目中,一位名叫姜仁瑞的老人,背着一个用孔雀羽毛制成的巨大装置上台,一边摆出孔雀舞的“舞姿”,一边控制身后的装置,展示出绚丽的“孔雀开屏”,着实有些滑稽。然而,当他说自己是一位自行车修理工,为了给中风瘫痪卧床的老伴带来快乐,用8个月时间捡废品并制作了这个装置,逗老伴开心时,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逼着人家感动”

  伴随着赞扬与鼓励,《中国达人秀》也隐隐现出一丝缺陷,那就是对选手背景故事的凸显似乎有些用力过猛,以至于有矫情、做作之嫌。而这,也正是部分观众和网友对它的负面评价所在。

  “我的人生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 “无臂钢琴王子”刘伟面对镜头时说的这句铿锵有力的话,在网上迅速传开,成为不少年轻人的座右铭。然而,这句话却让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感到“惊心动魄”,难掩忧虑:“绝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平淡的,今天很精彩,谁能保证明天也一样精彩呢?这种意识真的让人捏把汗,而事实上大家却在为这句话喝彩!这从一个层面反映出文化鉴别力的缺位。”

  还有人认为,《中国达人秀》存在着放大选手背景故事的倾向,比如刘伟躯体的残缺、姜仁瑞家境的贫寒等等。过度的放大、渲染,可能导致不真实、不真诚,是“逼着人家感动”,甚至是为满足人们的猎奇欲。相比之下,《英国达人》中的手机销售员保罗、47岁仍独身的苏珊大妈,或是《美国达人》中的“抓鸡农夫”凯文,都平凡得如同一颗沙粒,却借助非凡的歌唱才艺让梦想绽放。应该说,这种对人们心灵的冲击力,来得更加真实,更具人文关怀,也更能真正打动人心。

  《中国达人秀》的英文China's got talent也可翻译为“天赋中国”。然而,过于渲染选手的个人境遇,让观众仅是出于一种对弱者的怜惜,而非欣赏与众不同的天赋,那么“天赋中国”岂不成了“感动中国”?如果真到那时,《中国达人秀》也必将与众多选秀节目一样流于庸俗了。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