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获“中国十佳制片人”称号的郑凯南,是见证了深圳影视业发展历程的资深导演、制片人。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的她,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来到深圳,是创办民营影视公司的“先行者”,曾策划和监制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梅艳芳菲》、《空镜子》、《铿锵玫瑰》、《日落紫禁城》等数十部影视作品。
在郑凯南看来,深圳影视业具有不拘泥于传统的“先天优势”,如今又回到了探索的起点。
早期作品特色明显
《文化广场》:深圳影视业近30年来的发展历程具有什么特点?
郑凯南:在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十年,深圳涌现出了很多优秀而独特的作品,比如《飓风行动》、《深圳人》以及反映深港两地现实生活的影片《一家两制》等。这些作品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由深圳人创作,描写的也是深圳人的生活状态。
到第二个十年,由于全国各地沿海开放城市逐渐增多,深圳的相对优势则慢慢在减弱。但当时我们做了一个探索,就是拍摄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当时深圳市委市政府对这部电视剧也非常支持。当时我们意识到深圳创作的影视剧不能拘泥于深圳地域,一定要和全国人民的脉搏一起跳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虽然是外国作品,但大部分中国人应该都读过,当时又恰逢建国50周年,所以这部电视剧一经播出,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出乎我们的意料。
最近这十年,深圳广电集团不断地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其中很多作品背后虽然是由深圳创作团队主导,但已经不再拘泥于描写深圳的人和事,其中比较典型的有《马文的战争》,上市后成为全国电视媒体争相购买的电视剧。
深圳资金优势明显
《文化广场》:从深圳影视业的角度看,深圳在建设文化产业龙头大市上有什么优势?
郑凯南:深圳影视业从一开始起步就不拘泥于传统,逐渐往产业化的方向走,这是一种“先天优势”。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只有16家电影制片厂可以拍摄故事片,而且大多还是遵循计划经济的体制,但他们的设备都很先进。而当时的深圳影业公司连摄影车间都没有,负责策划与制片的只是一个几十人的小团队。但当时很多其他电影制片厂的人都很羡慕深圳影业公司,因为仅从公司名称上就已经和国际接轨了,而且已经开始和香港一些影视公司联合制作影视作品,在当时这个优势是内地很多电影制片厂都无法企及的。
现在深圳所处的环境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深圳是一枝独秀,其他地方都是绿叶,甚至有的连绿叶也没长出来,而现在大家都成了花朵,那就要看谁的花色更美丽了。当全球都被网络连接起来的时候,内地很多电影制片厂也开始和国际的影视公司展开合作。所以,深圳影视业的地理优势也在逐渐消失。
虽然现在深圳的资金优势开始逐渐显现,但在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的优势更体现在体制上有所突破。我认为,目前必须保持深圳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这样的优势,这样深圳影视业的资金优势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文化广场》:与国内其他大城市相比,深圳影视业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郑凯南:现在的深圳影视业又回到了探索的起点,因为现在全国影视行业都步入了争夺卫星电视台的阶段。每天晚上的黄金时段,全国几十家卫视都在播电视剧,要想吸引观众在众多的频道当中锁定某部影视作品,就一定要提供精彩的内容。
影视业迎来新机遇
《文化广场》:如果要通过影视产业推进深圳文化产业龙头大市建设,您有哪些具体建议?
郑凯南:我认为深圳一定要创作出几部可以影响全国的影视作品,最好是可以拥有上市的影视公司。其次,深圳影视业也要吸引人才,因为不光硬件先进,软件也要跟上。深圳至今还未出现过著名的影视演员,而北京则是人才扎堆的地方,很多著名演员都在那。我建议建立某种有效渠道,出台一些优惠政策,把北京的高等艺术院校的人才吸引到深圳,或是考虑和这些著名艺术院校展开合作办学,以影视业人才水平的提高带动深圳影视业水平的提高。同时,也要让文化系统的干部深入到影视产业来挂职,以便做出更深入的调查研究和更科学的决策。
我们也可以借鉴近年来发展影视业非常突出的浙江东阳的经验,因为当地在对待外地企业在本地落户时,实行了非常优惠的税收政策,以此吸引来了很多优秀的企业。
《文化广场》:您如何看待深圳影视业和深圳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
郑凯南:深圳现在非常重视文化建设,而影视业又是整个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为从传播的角度来讲,影视是最有效的、最有影响力的传播手段之一。特别是很多门户网站也开始购买影视作品,并且出价不菲,更可以看出影视的生命力。同时,我认为深圳在发展旅游文化和读书文化的同时,实际上也为影视业的进步创造了一个很好的环境和机遇,影视业的同仁应该及时抓住这种机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