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欲打造三部曲 新剧更生活化明年开拍
主持人刘杨:很大气的感觉。听说合作完这两部戏之后之后还会有一系列的合作,三部曲是吗?
王汉平:下一部叫《中国故事》,闯荡国内、闯荡世界,人物的发展,高老师也是出尽全力,他很喜欢,我们看了也很欣赏,现在还在剧本阶段。在剧本的大纲上,我们对高老师的评价都很高,具体情况高老师说一下。
主持人刘杨:我觉得跟之前的感觉可能会不一样。
高满堂:对,写的是改革开放30年一家人的变化,生活的变化的故事,我始终认为,反映改革开放的电视剧,我首先觉得很多是概念大于形象,他的宣教感比较强,我们做的这个是借助改革开放30年的大背景,写一家人的生活或者变化,命运起起伏伏,我们这个剧说出道理来,就是说改革开放从艺术角度去说,让我们剧中的人物实实在在的说,让最底层的平民说改革开放,我想可能有别于其他改革开放题材电视剧最根本的一个视角的变化。
主持人刘杨:其实还是回归到中国老百姓最喜欢的家庭的感觉。
高满堂:对,这个剧写到国外、写到国内,两条线,女儿在国外打拼了30年,父亲跟母亲跟哥哥在国内打拼了30年,国内和国外是交叉的。
主持人刘杨:这部戏现在在剧本阶段,大概什么时候会正式投拍和拍摄、演员的选择呢?相信这也是演员非常关注的事情。
王汉平:原计划我们是下半年开拍,现在看我们一定要准备好。
高满堂:原来准备10月开机,原来是定的30集剧本,但是这个问题让我给拖慢了,我一写写了56集,多出来26集,耽误了2个半月,责任全在我。
王汉平:多出来都很正常。
高满堂:对,现在剧本完成了,我回去好交差了,在意大利、在法国采景,我觉得年底、明年年初开机。
主持人刘杨:又是一部等于跨国的大制作的戏。
高满堂:跨国、跨时代,30年。
王汉平不怕投资多 跨国拍摄“不差钱”
主持人刘杨:王总压力很大了,这次投资又少不了。
王汉平:没有问题,我们和满堂的合作,在投资和队伍班子的搭建上,包括演员选择上,我们基本上高度一致。
高满堂:我们合作永远不差钱。
主持人刘杨:这句话现在很多人听到会嫉妒。
王汉平:我们的目标就是打造一部好剧,奉献给观众,但是我们不乱花,必须的钱必须得花,这次到欧洲了,两个国家,意大利、法国。
高满堂:花费很大。
王汉平:大概外国的部分占前剧的3/5,还多一点。
高满堂:王老板给我钱,让我体验生活,这个待遇很难得。
高满堂尊重山东人情怀 王汉平坚持大制作
主持人刘杨:因为我们山东影视这几年的风格都是大气、厚重为主,接下来有没有新的尝试?
王汉平:我们是大制作,和大导演合作、大演员合作,当然根据情况需要,我们还适当的有些轻松的中小型投资的剧本也合作,但是主流的作品是我们相当一段时间的方向。
主持人刘杨:除了《中国故事》以外,两位在今后还会展开别的合作吗?
高满堂:三部曲,还有一个《老农民》。
王汉平:《老农民》这个题材我们也有很大的期望,满堂他们创作工农商就全了,要写一部反映中国农民史诗般的故事,对于满堂老师的创作,对于作品的把握上和作品的厚重把握上、人物的鲜亮上,这些是我们从来都不怀疑的,他提出了我就是激动,就是个好东西。
高满堂:我们俩合作,我尊重一个是山东人的情怀,山东电视剧制作中心,第一,我尊重他的传统,他们拍了很多好戏,《大染坊》、《闯关东》、《钢铁年代》,有优秀的团队、优秀的导演、优秀的制作人,还有他的资金投入,都很大,我尊重这一点。还有一点,我们的气质相投、气味相投、气场相投,喝顿酒故事就出来了。
强强联手欲打造史诗农村题材
主持人刘杨:你刚刚说农村题材,有这么多的农村题材电视剧,无非就是家常里短的感觉,我们满堂老师创作的最主要的特点在哪里?
高满堂:现在我们看到农村题材电视剧基本上轻喜剧,一个片断,但是我觉得反映农村题材的电视剧缺少一部史诗,你想我们8亿农民、2亿农民、10亿农民,为什么不用史诗的东西礼赞他们,所以说我认为老无农民,我们从40年代开始一直写到2007年中央取消农业税,写这么两家人的故事,写跨世纪,所以我想把这个作品史诗性,做成很生动、震撼的作品,真正反映农村题材的作品。
主持人刘杨:拍给电视机前最主流人群的戏。
高满堂:起码10亿观众。
主持人刘杨:王总也可以给我们推荐这部戏,在哪几个台播出?
王汉平:还没有最后确定,几个方面对我们这个剧的评价都很高,最终在中央台播出还是在地方台播出还没有确定,但是我很有自信,这个东西一旦播出以后,在社会上会引起很大的反响,观众那种期待会得到满足,我们今年作为一个重头戏,对他的表现信心十足。
主持人刘杨:也让我们更期待强强联合的作品,包括《钢铁年代》,包括我们的《中国故事》,包括我们的《老农民》,谢谢两位光临新浪聊天,谢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