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记者 徐松兰 实习生 熊 露
2010年4月11日晚,“深圳制造”、反映特区拓荒传奇的重磅大戏《命运》在央视8套电视剧频道首播。《命运》由著名作家陆天明担任编剧,由深圳市委宣传部和深圳广电集团联合出品,从策划、拍摄到播出历时近四年,是深圳为改革开放30周年、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献上的一部力作。该剧以恢弘的气势,感人的细节,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深圳建立“特区”、“杀出一条血路”的艰难历程,展示中国的命运、深圳的命运和包括改革者、普通人等各种角色的不同命运。
电视剧《命运》从2006年5月开始策划,市委领导和市委宣传部等主管部门对该剧创作工作高度重视。2006年11月,陆天明来深体验生活,经过半年多时间对深圳市领导、企业家、普通百姓的采访,从2007年5月开始剧本创作,2007年11月完成了剧本初稿。市委宣传部和深圳广电集团在深圳、北京多次召开研讨会,邀请中央重大革命和重大历史题材领导小组、党史研究专家、深圳市老领导、电视剧专家对剧本进行了深入研讨。随后陆天明三易其稿,于2008年6月完成了剧本修改工作。该剧于2009年9月开机拍摄,12月底关机。
作为一部“主旋律”电视剧,《命运》政论性很强,但人物刻画极其精彩,李雪健、高明、祝希娟等一批老艺术家和影视制作高手怀着对中国改革开放先驱的崇敬之情,纷纷加盟《命运》的拍摄。其中李雪健抱病出演剧中主要角色——市委书记宋梓南,继焦裕禄之后再次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优秀共产党员形象。而剧中有名有姓有台词的人物多达160多人,场景多达400多个,高出一般电视剧一倍以上。
基建工程兵千万里奔赴鹏城、工业开发区响起开山第一炮、三天一层楼缔造“深圳速度”、中国土地拍卖落下第一槌……在《命运》中,改革开放30年来一个个经典事件,尤其是特区始创时期的大事件,都艺术地再现在屏幕上。编剧陆天明说,在写剧本《命运》时,采访了很多深圳各界人士,具有鲜明的纪实特点,因此《命运》自然而然也有着非常细腻而逼真的故事情节。“我在深圳的每一个日夜,都被人们诉说的故事感动着,而且每一个被采访者,谈起初建特区时的往事,没有一个不掉下眼泪的。”陆天明说。
“凡是身临整个深圳改革,甚至整个国家改革的人,都能够从这部戏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导演姜峰自信地说,《命运》不仅仅属于深圳人,也属于每一个中国人,它将唤起大家的“集体记忆”。《命运》播出后,立即掀起一轮收视热潮,它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受到了观众的高度评价。老工程兵、深圳建设者宋金汉认为《命运》引发了早期来深建设者的共鸣,“在庆祝特区成立30周年到来之际,电视剧《命运》开播,开启了我们的记忆之门,点燃了我们的心中激情。”中宣部文艺局局长杨新贵认为,《命运》是深圳人怀着崇敬和感恩的心情,为深圳、为中国的改革者塑造的一座丰碑,是回顾那段艰难而辉煌的改革历程的一部史诗性作品。
中共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说,《命运》是“献给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的一份厚礼。”如今,站在深圳经济特区“三十而立”的历史节点上,深圳人怀着对改革开放先驱的怀念和崇敬之情重温《命运》的华彩篇章,就是为了传承特区精神,再次激起干事创业的激情,继往开来,在未来建设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激起我们对特区历史和深圳精神的深深思考,将激励深圳人民继往开来在未来建设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