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BTV《新红楼》开播一周 缘何争议多?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8日18:39  新浪娱乐
BTV《新红楼》开播一周缘何争议多?
剧照

  新浪娱乐讯 新版《红楼梦》在北京卫视全国上星首播后,取得了不错的收视成绩。然而随之而来的,还有此起彼伏的争议声。为何“新红楼”从地面播出时起便“骂声”不断?对新版《红楼梦》的争议又到底集中在哪里呢?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评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版《红楼梦》是否尊重原著

  新版《红楼梦》的导演李少红曾说,“新红楼”以人民文学出版社120回为蓝本,经红学家把关删减选择后改编为50集电视剧。于是,就“新红楼是否尊重原著”这一点,网络和媒体均展开了持久而广泛的讨论,更不乏网友逐集为“新红楼”挑错。

  细节取舍

  在《红楼梦》原著影视化的过程中,很自然地产生了取舍这一问题。有些曾经在87版《红楼梦》中得以重点呈现的章节如“王凤姐弄权铁槛寺”等并未在剧中得以体现。而再如僧道如何出场、黛玉进京究竟花费多长时间等,也成了讨论的热点。

  道具服装

  从新版《红楼梦》公布造型的那一刻起,“铜钱头”就成了众矢之的。虽然之后主创们对其产生创意加以回答,但这一点似乎至今仍然让人难以接受。到了最后,新版《红楼梦》中的一杯一盏都成了其“不尊重原著”的“罪证”,而演员身上的服饰直接被批“窗帘”,一概打倒。

  演员形象

  小宝玉和黛玉是“姐弟恋”,黛玉胖宝钗瘦好像与原著人物正好相反,二老爷贾政和二太太王夫人年龄偏大。这些在问题从新版《红楼梦》地面播出时开始便一直被讨论着,时至今日仍方兴未艾。可见“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否则任凭演员怎么努力表演,也“瑜不掩瑕”了。

  评论:以上评论颇具“考证”色彩。其实对于新版《红楼梦》来说,中肯的批评和建议是十分有益的。然而有时揪住不放也未免也有些“炒冷饭”的嫌疑。

  二、新版《红楼梦》是照抄原著

  如果说上面的一条争议还关注于剧作及原著本身,颇具“考证”色彩,那么这一条争议则让人有些纠结。有人认为“新红楼”在尊重原著这条路上走得太远,走向了“照抄原著”的路。

  旁白

  近日有些文章说,“新红楼”是部广播剧——旁白频繁出现,几乎是“照本宣科”,观众烦不胜烦。那么这些旁白究竟都在哪里出现呢?原来,剧中的旁白多出自人物内心活动或是重要场景解说,原是导演为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原著所添。

  台词

  与旁白相对的,是“新红楼”的台词,批评称其简直到了不越雷池半步的程度。高度忠实原著令其沦为 “图解小说”,剥夺了观众的遐想空间,反而让观众难以融入剧情。而剧中文言过多,也影响了观众的理解。

  评论:前不久的新《三国》将台词白话化,批评声言犹在耳。如今“新红楼”念白复古,又是一片争论。既要尊重原著,又要把握尺度,掌握自己的风格,着实是道不小的难题。只是不知道这样的标准到底在哪里?提出问题的人也该立出个标准来,“一破一立”,才算把这批评做的圆满了。

  三、其他

  除此之外,如歌曲配乐太过后现代,画面镜头忽快忽慢、色调阴暗如同鬼片,“新红楼”尺度大堪称“情色戏”等也掺杂于各方评论之中。一时间,“新红楼”骂声一片,由里到外,几乎是千疮百孔,满目疮痍。

  新版《红楼梦》真的如此不堪吗?任何作品在受众群中都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新红楼”也是一样。《红楼梦》为后人留下了无数解读的可能,而新版《红楼梦》不过是其中的一种而已。也许“新红楼”的解读不能尽如人意,但说其一无是处也未免太过。“新红楼”究竟如何,还请各位观众们看剧后再做评断吧。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