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黛玉传》人物造型获肯定 后期制作漏洞百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4日17:16  汉网-武汉晨报

  曾先后执导过《梅花三弄》、《还珠格格》、《六个梦》等剧而被称为“琼瑶专用导演”的李平是《黛玉传》的操刀人,因此一度让网友担心《黛玉传》会被拍成琼瑶风格的狗血剧。虽然目前播出的网络版确实不乏“杜鹃啼血”式的煽情桥段,但该剧对原著进行的“文本外”解读也获得了不少网友首肯:“至少编剧读过《红楼梦》,而且有所思考。”   

  宝黛之恋是主线

  《黛玉传》将视角集中在《红楼梦》灵魂人物林黛玉身上,从黛玉在扬州说起,详细描述她如何不舍地拜别老父进贾府、在贾府里如何遭到冷遇,然后在寄人篱下的生活中如何和宝玉渐渐产生爱情,而这段爱情又如何遭到来自家族和宫廷的重重阻挠,最后导致她病死他乡。

  尤其是描述黛玉在贾家的地位时,《黛玉传》着墨不少,如底下的丫鬟婆子抱怨:“林姑娘今天病、明天病,这哪天是个头?”而生性灵慧的黛玉自然是看在眼里,她“惟恐被人耻笑”的自尊,渐渐变成了“惟恐被人小看了去”,所以当看到宝钗搀着母亲探望宝玉时,她会黯然泪下……这是原著中不曾有的。

  除此之外,但凡与黛玉有密切关系的人,都得到了较多笔墨,甚至她的丫环紫鹃和雪雁的个性也在剧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彰显。这些描述虽然没有一字一句从原著中来,但却比较符合电视剧的叙述规律,因此容易得到大众的认同。

  学者解读是副线

  《黛玉传》还大量融入了脂砚斋的批语和红学家的说法,将残缺的情节重新织补。

  黛玉初进贾府,老太太提到了黛玉之母贾敏时,镜头给了王夫人一个特写,王夫人显得坐立不安。爱好红学的观众会明白,这是出自近年来红学界一个盛行的说法——“王夫人与未出阁时的贾敏有嫌隙”。

  另外,《黛玉传》还将脂批里一些暗示和原著中一些隐晦的内容都翻了出来,比如秦氏和贾珍的私情、秦氏的身世等;还有刘心武曾经分析过的赵姨娘、王夫人和贾政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宝钗温顺大度的表面下复杂的内心以及与黛玉暗地里较真的细节,也在剧中得以体现。

  【空对高士晶莹雪 不忘红楼海选人】

  不富足的资金令剧组不能够负担太多大牌演员,《黛玉传》的三位主演都是选秀明星,其他不少丫鬟婆子也是由选秀时的胜出者来饰演。就外形和表演来讲,虽然闵春晓还嫌不够漂亮,马天宇也有点过于扭捏,但《黛玉传》一众主演的形象较之于新《红楼梦》来说,似乎更为观众所接受。

  导演李平也表示:“这部剧的人物造型和整体风格,基本上和大家普遍理解的人物形象不会有什么出入。《红楼梦》很经典,经典到大家对于其中的人物形象基本上已经有了共识,我们不想刻意挑战大众的审美,只做符合时代的修饰。”

  饰演黛玉的闵春晓和饰演宝钗的邓莎,分别是“红楼梦中人”海选时黛玉组的亚军和宝钗组的第五名。她们对于角色的理解和把握,在比赛时就颇受评委认可。而同样是选秀出身的马天宇,虽是第一次演戏,演技十分生涩,却好歹演出了一份痴情,不致令人反感。如今虽然戏已拍完,但几位主演仍未能出戏,在闵春晓的微博(http://t.sina.com.cn)上,至今仍使用着“红楼体”,不仅偶尔写诗撰文“忆尔垂髫初蘸墨,学人雅意弄花笺”,还时常感叹“我不再是红楼梦中人,而陪伴着我的,依然是枕边的那本《红楼梦》”,而她给自己的定位,则永远是“我是40号选手,闵春晓”。  

  【纵是沿袭旧版 到底陋意难掩】

  面对新版《红楼梦》的一掷千金,《黛玉传》的制作规模完全不能比。制片方比喻说:“李少红拍的是汪洋大海,我们拍的,按贾宝玉的话来说,就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对于制作资金,导演李平表示“会按照需要的来,不浪费但也绝对不会为了省钱压戏”。“量入而出”的《黛玉传》,虽然内容取胜,但制作上却明显捉襟见肘。

  造型模仿旧版

  《黛玉传》主演的头饰、服装在风格上与1987版比较接近,因此被扣上“山寨”的帽子。

  最被诟病的首先是主演们一成不变的“毛毛装”:夫人小姐老爷少爷丫头老妈子里面外面清一色的人造毛,宝玉出场是一件灰色的人造毛披肩,黛玉进贾府也是一件白色的人造毛披肩,进了屋都坐下了还披着,好不容易脱掉了披肩,里面也永远是一件毛质稀疏的褂子。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五集过后,漫长的冬天结束时,观众才可以长吁一口气。其次是主演们的浓妆,但凡女主角,势必使用亮亮的眼影和亮晶晶的唇彩,尤其是黛玉,那厚重的眼影和黑乎乎的慕斯粉底,还有90后必备的“嘟嘟唇”唇彩,都叫人不忍多看。有网友痛心疾首:“不是‘毛毛教’就是‘眼影教’,这让我们的眼睛情何以堪!”

  后期漏洞百出

  摆设、场景、礼节之类的且不说,该剧的字幕以及常识上的纰漏,就被网友大为诟病。首先是字幕的错漏,如“蓉儿媳妇和珍大哥的‘事’”打成了“是”,“长得‘标致’”打成“标志”,配音明明喊“秦可卿”,字幕却出现了“尤二媳妇”这个称呼。

  其次是称谓的不妥当,如探春和宝玉竟然管“宝姐姐”叫“薛妹妹”,薛姨妈居然喊还没当王妃的元春叫“娘娘”等等。

  再次是音乐的选用,虽然剧组邀请了精通古典乐的林海负责配乐,林海做出来的曲子也是意境十足,但为音乐搭配的画面却让人忍俊不禁:刘姥姥一进荣府见凤姐时用的竟是无比抒情的音乐,黛玉初进贾府用的竟然是喜感十足、欢快活泼的音乐!

  最后则是画面的错乱,剧中的雪说下就下,不下时则立即变回满园春色,让人有时空错乱之感;而黛玉别父这一本来很好设想的情节却遗憾地选在了大街上;最搞笑的是黛玉亡母的画像竟是电影《倩女幽魂》中小倩的画像,让人“很汗”。(章琰)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