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企划/ 新浪娱乐策划组 文/刘杨 天虹
绿色总是电视剧中的一抹亮色,那爷们气的阳刚带着一丝潇洒和大气,带给我们的是久违的硬气和感动。《我是特种兵》悄然走红并不是一个特例,改编自刘猛原著的该剧在 视频:《我是特种兵》精彩片花 媒体来源:新浪娱乐 成书阶段已经有其固定的受众,待到在荧屏上体现,神秘的军营生活丝丝入扣。很多人说,这是军旅题材的新风向标,代表的是,一个新类型化的军事题材的到来。
军魂体现:信仰 悲壮 残酷
《我是特种兵》能够被感动的,不是逼真的故事,而是似真非真中体现出的军人气势,纯粹的硬汉,纯粹的阳刚,纯粹的爱国,纯粹的精神,没有灰色,没有犹豫,没有拖泥带水,没有婆婆妈妈,这就是军人,中国军人。军旅剧能够打动人心的,就是一种极致环境的压缩下,支撑起的军人的顽强与伟大。特种兵在某种程度上,更是从肉体到心灵更加放大了这种极致,也就更加突出了军魂的悲壮和震撼。
军魂的信仰:熔炼不想当好兵的好兵
《我是特种兵》的主人公小庄,是从一个完全没有军人意识的普通男孩,在兵营的淬炼中,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军人。一个男人的潜质,在军队这种争强好胜的地方,散发着雄性荷尔蒙的地方,得到充分发挥;一个人的信仰迷惘,在军队这样的大熔炉中得到净化与升华,得到属于自己的个人价值体现所在,青春故事中,没有比这样的桥段更为纯粹,更为励志的。军魂故事中承载的,永远是最正面最积极最阳光的,也是人们潜意识中始终不能忘记且最渴望的信仰回归,因此才会打动人。《我是特种兵》展现给观众顽强、执着、自律、勇敢等等久违的信仰精神,只有在这样的故事中,爱祖国,爱人民,才会堂而皇之理直气壮地展现出来,口号一样的宣泄出来,不会有说教之嫌,只会让人单纯的感动。
军魂的悲壮:最强的结局未必是最好的结局
《我是特种兵》有着对于最强者的悲剧体现,完美的战士与完美的连队,最终得到的,却未必是该有的结局。《我是特种兵》中塑造了一个可以成为最完美特种兵的军人陈排,从人格到技术都堪称典范,却同样面临着伤残退伍的命运。最强者未必能够得到最好的结果,军营中的残酷体现于此,但也正是这样强者的抱憾而去,反衬出军人故事中特有的遗憾美悲壮美。军魂的悲壮不仅仅是个人遭遇,还有大环境的冲击,《我是特种兵》中苗连的离开,代表着大环境与时俱进中,传统风格军队无奈的淘汰,也代表着传统军人在现代化战争中的逐步消失,当代军人不仅仅要求顽强与勇敢,他们包含了更多科技化的内容,这是一种大势所趋,因此大环境也造就了一代军人的催泪转业故事。
军魂的残酷:非人性与人性的冲撞
《我是特种兵》原著中有这样一段感慨,特种兵就是在培养杀人的技巧,军队本意就是和人性背道而驰——因为战争本就是非人性的。在电视剧中,这样残酷的命题虽然没有挑明,但也体现了军人处于非人性环境中内在良心的冲突。军人做为人,不可避免的人性与战争残酷的非人性相矛盾时,痛苦总是在所难免。《我是特种兵》中,小庄因为误杀了人质(自己最爱的女人)而沉沦放弃军人生涯。如果说这是军魂故事中不可避免的黑暗地带,那么也就只有最终的信仰能够拯救这种黑暗。如果没有信仰,那么军人的杀戮毫无意义,最多变成一种暴力美学,但是当《我是特种兵》中加入了对信仰的重塑,非人性的意义便得到了升华。一个军人只有为了自己的祖国,为了自己的人民,为了自己的信仰,为了自己的职责,才可能去承受这样的黑暗,接受这样的黑暗,以血还血,以暴制暴,也只有信仰,才能让一个职业军人直面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