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内地军事题材的中坚力量,《士兵突击》、《幸福想花儿一样》、《我是特种兵》等一批佳作的总策划都出自他手。《我是特种兵》为李洋试水新型军事题材的作品,这部瞄准年轻人的戏剧在央一播出以来,取得了破五的成绩,也将一批8090后观众拉回到了电视机前。李洋说,这是军旅题材的拐点,至于这种现象要持续多久,什么时候结束,他也和我 视频:电视剧《我是特种兵》主创做客 媒体来源:新浪娱乐 们一样充满挑战和期待。刘杨/文
新浪娱乐:前几天看您在微博上的留言提到“许三多也许有他自己的梦想,他可能梦想很简单、很低端,可能就是做个好兵,修修路,不放弃、不抛弃,强调坚持。作为庄焱这一代的士兵来讲是有梦想,有抱负的,做兵都要做兵王,做兵中的强者。”这是您觉得《我是特种兵》和《士兵突击》的区别嘛?
李洋:他们的起点完全不同,许三多是从农村来到军营,他是过去士兵的基本构成,我们几十年来的中国军人的代表,是惯常意义上的草根士兵。我昨天晚上聊天的时候还在跟朋友说,以前的军事题材的影片来说,强调单兵个人力量,提倡彪悍、凶猛,很少有智慧的成分,以蛮力取胜。但工业文明的发展,告别冷兵器时代,人的智慧的力量对战争的胜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大量的文艺作品中出现了戴眼镜的士兵。《我是特种兵》里的小庄代表的是这群人,读过书,了解世界,基本没有盲区。许三多是有盲区的,当然他的坚韧在2007、2008年感动了整个中国。
许三多也是特种兵,职业上有吻合之处,但出发点,精神世界有很大差异的。许三多《士兵突击》开场,为了当兵背英语单词,作者可以表示出没有文化,特想当兵的孩子的内心世界,庄炎从一开始就是大学生,受过教育,有自己艺术的梦想,因为爱情,个人的理解,这个特别个人化,不是为了保家卫国。对一个个体生命来说,为了爱情去当兵,这是当代青年的思维方式,我认为他是带着梦想来的。也许梦想对许三多是过于奢侈的,他只想当个兵,离开生长的环境,外面的世界对他充满了诱惑,他所谓的梦想就是一个想法——好好活,最有意义的事。对于庄炎来说,他当兵本身为了爱情也好,有自由,自在的学生的状态。解放军报说,每年大学生有13万去当兵。
作为我来讲,我到部队的时候也是个学生兵,也是个艺术青年,应该是第一波,像我研究生毕业特招入伍的很少,非常感同身受。88年参军,也是长发飘飘。看到庄炎我就乐了, 学艺术就喜欢披肩发,狂傲不羁的性格,到了部队一样有诸多的不适应,成为一个战士,一切都是陌生。磨合了很多年,这和我们都很像。
新浪娱乐:《士兵突击》后,很多人说军事题材进入了新的时代,而如今随着《第五空间》、《我是特种兵》的热播,似乎军事题材又进入了一个拐点?
李洋:军事题材在类型化的进步,每年在有500、600百集,一万两千集的总体中是小零头,但为什么打开电视都是呢?播出率很高,重复率高,说明军事题材在受到观众追捧后,也有自己风格化的样式,跟风后创作上也有趋同化。我们还是主观上突破已经取得影响的框架,希望用新的样式、人物来突破。谍战剧也是,也进入了疲惫的状态,《暗算》、《潜伏》后基本就都接不住了,就变成了纯粹的谍战游戏,这种东西再弄就这样,有不错的经济收益,但口碑永远没有机会了。今年的《黎明之前》很好,但还是无法超越之前的两部。军事题材下一步往哪里走,这必须思考。
去年,我们为什么要做偶像剧,我想做《第五空间》,也想打个偶像牌,军人是国家偶像。美国这个是值得借鉴的,军人强,我们就强,并不是经济强,国家就强,强国一定要有强军作为支撑。高楼大厦林立,谁来保卫?就像网络上有防火墙一样,我们也要有安全屏障。军事题材出现了新的拐点,有一定的主观的设计,怎么能突破出去,要从年轻的青春题材,士兵题材突破。我们要瞄准学生兵,知识化的士兵,十几万的大学生到部队当了兵,士兵的血统在换血,知识化的构成,“眼镜部队”很聪明很有能力,是高素质,高情商的军人。央视八套2月1号要播的《我是学生兵》,很搞笑,都是大学生,也会形成一个新的样式,这种样式可能会在今后一个时期频繁出现,但多长不好讲。庄炎是《士兵突击》之后能立得住的类型,学生很喜欢看。这个很出乎我们的意料,吸引了很多8090后的孩子,在寒假档里。
新浪娱乐:这部剧的播出也开创了新浪网络点播之最,其实网络和电视剧主流收视群体还是有一定的出入。
李洋:我当时在《第五空间》开拍前就有这样的预期,其实网络还不是主体的观众。诚实说,成本回收还是要靠电视。这部剧,题材选择上不是一个商业性的选择。网络版权尽管很高,但投入产出不成比例。可以说他们赌了一把,但结果不错。
新浪娱乐:您觉得艺术创作和军旅生活到底有多大的距离?
李洋:我写过这样的文章,题目就叫《激情和想象》。实际上完全写实的剧是不存在的,现实主义的时代早已经过去了。上大学时,教授教我们的文艺美学是苏联的红色美学,来源于现实,高于现实。其实文艺创作早已进入对一个剧作定性时,做一部超现实主义作品,不是把现实磨得很黑,基于现实,要把现实拎高。你研究好莱坞对军事题材的表现,肯定是放大的,把军人的实力,武器的实力放大,让人感觉美国人打不得,打不赢,打不起。我受了一些启发,我们一定不能说我们养猪,种菜就盯着菜地,全是菜农,坚决不能,必须表现职业训练场,这是我们的本体。可能生活中的确有很多部队是这样,军事题材本质是要体现军人的本质、本色、本体,而不是特别接地气的生活化,拉拉扯扯。这跟生活是有距离的,艺术给了我们可能。
刘猛的东西来源于阅读,有现实的影子,是对军事题材加以巧妙借用。他不同于土生土长的作家写出的东西,网络作家和传统作家的区别在非常自由,基本上没有边界,上天入地。一些作家觉得生活在泥浆中浸泡的,就有生活质感,生活流加上意识流的结合,你说它是真实的嘛?刘猛的东西非常自我化,充满想象力,创作上也很给力。军事题材不能走绵软路线,这事5、6年前做过,因为有人说我们的军事题材都太硬,热血男儿。我就做了《幸福像花儿一样》,把两万字的小说改成电视剧,想告诉观众军人不光能打仗也有万千柔情。
新浪娱乐:有个问题我本人和网友都很好奇,这部剧究竟有多少是真实反映特种兵生活的?
李洋:特种兵是有很多不公开的,很难用真实的标准要求,其实刘猛的东西只是借了个壳,这是一个神秘之师,不能把作战观念全部公开,对这支部队都保持一个神秘的态度,它是一个模糊的东西。虽然观众有强大的好奇心,但很难让他们有满意的结论。前几天还有个小朋友微博里问我“我怎么能当特种兵?”我说我没法回答你。特种兵强调丛林,单兵作战,是把人最原始的作战本能调动到极致。你得是一个超人,不想成英雄,就当不了。《我是特种兵》最起码展现出中国男人,大男孩,是好样的,是有魅力的。
新浪娱乐:《士兵突击》后观众很多人都觉得军人戏应该让女人走开,包括《我是特种兵》也是,有些网友疑问,军人能这样谈恋爱吗?
李洋:我也咨询了有关规定,大学生是非常特殊的,有智商,有情商,有成熟的心智。军内的观众也提出这样是不是可以,其实看完故事,就觉得合理了。作为一个艺术院校的学生,爱情的植入不做作,许三多谈恋爱没有可能性,你说一个龟儿子怎么谈恋爱?庄炎和三多有很多区别。
新浪娱乐:这部剧里有一个细节是毒枭要来报复村子,特种兵为了一条狗差点全军覆灭,这样的情节是否可信?
李洋:这是刘猛对于个人生命理念的问题。军人有这样的说法——军犬是我们无言的战友。所以很多没有当过兵的人不能理解,我的士兵,军犬病了,士兵也陪着不吃不喝,军犬病死了,士兵也难过的几天几夜不吃饭。这其实是他个人意志的一个反映。
新浪娱乐:这部片子还占了一个优势,那就是第一部反映特种兵类型的作品,其实刘猛另一部作品《狼牙》也非常好,想知道这样的作品之后还会出现吗?
李洋:因为涉及到国家安全,有些东西是不能表现的。很多时候,年代剧是相当宽容和自由的,但这类军事题材是跟一些国家机密和国家安全联系在一起的,有审查机制,我相信不会有太多这些题材。并不是人人都可以熟悉这样一支部队,这类题材审查比较严格,作为投资方,政策风险还是存在的。我觉得可能隔几年出一个,我们得服从大局。其实《特种兵》也带来受众群的变化,据我所知开年央视是想赌一下把年轻人拉回来一部分,据了解,《第五空间》70%是35岁以下的观众,《特种兵》昨天应该也是破五了。商业上,广告投放他们也可以从夕阳红的产品转为贴近年轻人的层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