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赵宁:真的跟前期宣传有关系,导演的《黎明之前》刚播完。我看到网上有这样质疑的声音挺多的。
胡军:这个挺好的。出去这一部戏没有质疑,就没意思了。大家都在讨论,都在热议,甚至有时候,网上说不行了,我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没关系,中央八套完了,还有江苏、安徽几大卫视在播。
主持人赵宁:说到质疑的声音,我找了一个,看原著的时候,陆从骏应该是阴险的小白脸,军哥不是这个形象。
郭晓冬:军哥是一匹黑马。
胡军:怎么说呢。说句实话,在麦家同志小说基础之上,我们有很大的改动,因为麦家写小说写的非常好,作为剧本而言,真正作为一部戏而言,你要把小说直接搬上电视剧,甚至电影的话,很多东西就要推敲起来就不行了。读者看小说,可以有自己的想象空间,电视电影必须要表现体来,这个过程怎么合理、真实。后来我们有一些改动,我、晓冬、刘江几个人就坐在那儿,怎么把这种表现的东西体现的更好。所以在剧本上做了很多改动。
主持人赵宁:电视荧幕上的《风语》跟原著小说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想突出的是什么?
胡军:当时我们接这个戏的时候,小说还没有出来。先写的剧本。
郭晓冬:其实从整个戏剧性来讲是这样的,我也看网友说,为什么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一直纠缠儿女情长,而不是破译密码,我也跟导演聊过,我也会产生质疑,当下的状态,走向是这样的,为了更好看,让整个故事产生纠结,其实陈家鹄没有不爱国,最开始国难当头的时候,回到中国,就是为了报效祖国,最开始联系好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兵工厂工作。包括在跟陆从骏交谈的过程当中,一直不断的强调自己,我有我自己的方式报效祖国,我看不惯你这种小人之举,用这种手段威逼利诱。到最后,他也觉得我也可以这样报效祖国,就慢慢渗入进去。报效祖国,一直在有这个东西,可能在交待的时候,怎么把这个人物情怀多了,一点一滴的讲述。
胡军:观众对陈家鹄这个人物有疑问是好事,这个戏是对陈家鹄来讲是成长的过程,必须得有一开始的不懂到最后开始懂,到最后完全懂。从一开始不愿意进入,到后来被逼迫进入,到最后全心全意的进入,这是有一个过程的。一开始观众没有看到后面完全进入的时候,对前面的质疑是很好的事情,首先打一个问号,后来问题就可以解答了。
郭晓冬:更重要的一点,陈家鹄一开始是没有信仰的人,跟陆从骏不一样,他一开始就是军人,受过军事训练。各种专业训练,他有自己强烈的信仰。陈家鹄没有。他是一个很单纯的人,他就凭着自己满腔的热情,他热爱祖国,想报效祖国,没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也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他逐渐寻找到了原来崇尚的是共产主义,最后奔向了延安,这也是刚才说的成长的过程。
主持人赵宁:胡军老师说了,剧本比小说还先诞生的。
胡军:对。
胡军郭晓冬否认拍摄中加戏 赞叹观众看剧仔细
主持人赵宁:我想问问你,在整个拍摄过程当中,因为你表现特别的出色,一直在加戏。
胡军:加戏?
主持人赵宁:对。
胡军:没有,我们还是在减戏。真的中间还在减戏。
主持人赵宁:减了什么样的部分?
胡军:虽然我们的戏挺多。但是这边不合理,干脆就砍掉不要。
郭晓冬:不太合适全都砍掉。
胡军:一边拍一边讨论,当时拍戏的时候,停了有三天。
郭晓冬:军哥、导演、我,还有改编剧本的。
胡军:我们一直在重新弄剧本。
主持人赵宁:刚开拍没多久。
胡军:嗯。刚开拍没多久。
主持人赵宁:拍摄过程顺利吗?
胡军:一开始改剧本的时候,有一些不大顺利。有一些戏得接,有时候不好表现,像小说里写的感觉的东西,在电视上不好表现,怎么办?就得想招。起码有一个星期,十天之内,有一点点不顺。后来把剧本弄顺了之后,只要一开拍就顺了。
主持人赵宁:在剧中表现出来小的情节,像1元钱的打火机等等这些。
胡军:这个我真没注意到。
郭晓冬:第一集我看了,真没注意到这一点。
胡军:1块钱的一次性打火机吗?
主持人赵宁:所以还是观众看的细。
郭晓冬:我看军哥在枪决之前,要抽烟,有一个打火机,好像那个打火机没露出来,只有火苗露出来。
胡军:观众太厉害了。
陆从骏杀妻胡军删戏 商量人物塑造是常态
主持人赵宁:有些观众放大眼睛在看这些呢。还有一场戏要提一提,陆从骏杀妻这一段因为听说刘江导演当时是看的热泪盈眶。
胡军:那场戏原剧本是没有的。杀完妻以后,立碑,原来的剧本到墓前哭诉,很长一大段。最后我让刘江全部砍掉,怎么砍了呢?我说坚决。当时我已经完全进入到陆从骏这个人物状态,他不会,把妻子杀完以后,立碑,痛哭,完全不是陆从骏干的事。他说那怎么办,让我想想。这段戏全部砍掉了。
主持人赵宁:还是加了一点。
胡军:后来有一天,我说刘江可以拍了这场戏。他说怎么拍,我得对杀妻这个行为到后来有一个交代,我说你别管,让我安静一会。他也挺配合,所有人全都出去以后,我一个人坐在那儿,我就不动了。机位怎么弄,灯光打好了全出去,让我想想,能拍你们再进来。我说行了,快。一弄,一条就过去了,就这一条。拍完那场戏,我觉得太佩服晓冬了。
主持人赵宁:能哭太不容易了。
胡军:太不容易了。
郭晓冬:这是铁汉。
主持人赵宁:胡军老师拍很多戏都是有这么蓬勃的创作欲望,是经常的常态,还是《风语》是特例?
胡军:不是,我相信晓冬也是这样。拍摄过程当中让人物理想化,让人物在整个戏当中,特别能够表现自己,比如说表现晓冬自己,表现胡军自己对这个角色更深的理解,让观众觉得这个戏更好看。大家都有这种心情,我相信我们都有这种能力,跟导演去商量,而不是强加,是商量。演员只会顾及到自己这一块的东西,可以把这个东西弄的很饱满,但是他的饱满是不是会影响到整个戏呢,这就要跟导演商量了,导演是总体的把控。所以在拍每一部戏的时候,都会跟导演有非常积极的态度,商量这个人物,甚至商量这个剧情。
郭晓冬被评中国版数学家纳什 拍戏时颤抖忘我
主持人赵宁:晓冬老师应该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很多这样的类似像胡军老师的设计,或者是想为这个人物再丰满一些的做法,尤其网上很多朋友评价您这个角色,类似于《美丽心灵》的男主角纳什这样的人物,而在国内这样的人物确实很少。
郭晓冬:是的。有两场戏,特别想凸显陈家鹄的典型性,其中有一点,当他有各种冲击来,陈家鹄为这个事深深的自责,因为他的能力不够,没有破译出来,死了那么多人,他觉得自己太无能了,把自己憋在房间几天,到底怎么破译出来。其实这又是相当复杂的过程,当时原剧本也提供了,林蓉蓉跟我聊,她看我沉闷,陆从骏跟她说,你去做他的工作,林蓉蓉去了,说了很多话,重庆的天整天有雾,他们说的意思是说,原剧本希望通过她跟我的谈话来讲,意识到这个密码是天气预报。
按照这个方式已经拍完了,有一次我在拍另外一场戏的时候,因为我戴着眼镜,在喝水的时候,水蒸汽全都弄到眼镜上面了,全模糊了,看不见了,突然意识到,赶快去找导演,我说我有了更好的方法。一定让这个雾弄到我的眼睛上,看不见,这样的方式,正好林蓉蓉跟我说完了话之后,赶紧着喝水,整好水蒸气弄到眼镜上,我赶紧跑去找林蓉蓉。那场戏,我几乎是颤抖把这个话说完,我是颤抖着离开了林蓉蓉的房间。这个过程是非常复杂的,这个人在过程当中,完全没有自己了。不知道自己在哪里,这个人物完全是癫狂的状态。这一点特别能够准确的表现陈家鹄的状态。我跟林蓉蓉说这话的时候,内容也拍完了。我说导演这场戏不够,你再给我一遍机会。过了几天之后,又拍了,我颤抖着说,我说终于可以睡好觉了。如果不改,真的睡不好觉。每个人对自己的角色真的是全身心的投入和热情的。
郭晓冬刘江再次合作谍战 胡军接戏求新意
主持人赵宁:晓冬老师在放的时候,你基本上也是有时间在看。
郭晓冬:有时候就看。
主持人赵宁:胡军老师呢?是休息还是在工作?
胡军:休息,马上又要开始演话剧了,回人艺还要演话剧《原野》,这之前全都是在休息。
主持人赵宁:话剧一演就是挺多场的。
胡军:没有,就演十几场。
主持人赵宁:今年还有什么样的计划?
胡军:演完话剧之后马上接一个新戏。
主持人赵宁:现在接戏主要考虑的会是什么样的标准呢?
胡军:还是我喜欢的。还是角色能够感动我的。在这种基础之上,更有新意的东西是更好不过了。
主持人赵宁:晓冬老师呢?最近也是在休息?
郭晓冬:没有。
胡军:他一直在干。他又跟刘江在一块了。
主持人赵宁:刘江老师不是为春晚服务了挺长时间吗。
郭晓冬:我跟导演在拍另外一个戏《策反者》。
主持人赵宁:刘江老师时间拍的挺长的,已经开拍了。听着是不是有点像谍战。
郭晓冬:对。
主持人赵宁:以后谍战的范围得放大。
胡军老师希望有更多特别好的作品能够来新浪访谈。我们在年前,《金婚风雨情》刚跟大家见面,紧接着是《风语》,今年还有更多的作品跟大家见面吗?
胡军:肯定会。
主持人赵宁:多发微博,带动晓冬老师多发微博。
胡军:我带着他,他应该带着我。
郭晓冬:我每天认真学习军哥的微博。
主持人赵宁:反正两位多多发,今天非常感谢二位代表《风语》的剧组跟大家来访谈,没有聊尽兴的地方,大家可以通过微博或者其他的方式跟主创队伍沟通。希望大家继续观看,感谢。
胡军:再见,微博上见。
郭晓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