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数月,央视兔年春晚终于落下帷幕。
年三十晚上,合家团圆的温馨气氛中,亿万观众同看一台戏,有人叫好,必有人诟病。
一成不变的节目套路、年年都见的主持人面孔、越来越长的企业贺电、必将出现的赵本山小品、永恒的 《难忘今宵》……春晚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模式,如同一顿吃了近30年的年夜饭,总有几个“保留菜”。您饿了,这些“菜”能吃饱;您不饿,看着也许就没胃口。
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些 “保留菜”,听听“食客”的点评,想想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满足春晚观众那越来越挑剔的胃口。
保留菜·第1道
开场歌舞 锣鼓喧天很单一
在春晚的几大俗套形式中,开场节目可以说是备受观众诟病。
有网友如此形容历年春晚的开场:“每年开场数百歌舞演员,身着盛装从舞台四面八方涌出来,直到台上站不下人为止。然后出现几个面容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主持人,用激动的颤音说:‘观众朋友们,过年好。’”
开场为春晚的重头戏自然是观众最先关注到的,虽然该网友的形容不免有些夸张,不过也确实反映出形式单一的问题。
不少网友纷纷在网上留言称,年年都一样,咱这开场能不能换个方式,如此雷同的开场方式已经让观众审美疲劳了。
保留菜·第2道
读贺电 枯燥口播加字幕
说起贺电,更是每年春晚必不可少的一盘“菜”。每当节目间隙,总会有两名主持人满脸堆笑地拿着卡片念,某某大使馆发来贺电,某某地区海外华侨发来贺电,已经成了春晚不变的套路。
其实有来自五洲四海的祝福自然是好事但如果换个形式表达可能更好。比如不是简单地让主持人枯燥地口播、如果是视频的形式,也许会更容易被观众所接受。
保留菜·第3道
企业拜年 商业味越来越浓
除了各国大使馆、华人华侨等的贺电,每年春晚主持人还会口播数家企业的拜年贺词。而且已经成了春晚的保留节目一直延续了下来,而且一年更比一年长,商业味儿一年更比一年重。
据有关媒体报道,2010年春晚广告就明码标价,投放额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将赠送春晚“贺电榜”拜年贺电一条。可见,这些出现在春晚贺词中的大型企业,除了给全国观众拜年外,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企业的曝光率。
不过,对于这种软性广告,观众们可就不买账了,不少网友表示,在中国人的“年夜饭”里插播广告实在说不过去。
保留菜·第4道
董卿 成魔术必备道具
2009年、2010年,董卿曾先后两次与刘谦合作表演魔术,而今年的春晚她又配合两位魔术师表演魔术节目《年年有鱼》和《穿越》。有观众戏称,可谓“流水的魔术,铁打的董卿”,如今她已经成了春晚魔术节目必备的一大道具,有了她,魔术师方能顺利瞒天过海。
对于央视春晚的“执着”,不少网友表示,虽然董卿做魔术节目的托儿确实很有经验,但也不能老用一个人当托儿呀?
保留菜·第5道
主持人 年年都是老面孔
在整台春节联欢晚会中,主持人可谓重中之重,但观众却失望地看到,历年来春晚的主持人都是些老面孔。
其中,以2011年兔年春晚主持人阵容为例,如今的央视一哥一姐朱军和周涛都先后当过15年央视春晚的主持人,董卿和李咏则各7年,张泽群6年,朱迅也有两年的春晚经验。而在2000年以前,春晚更是赵忠祥和倪萍的舞台。
众所周知,主持人在整个春晚中要起到串联节目、活跃气氛的作用,而主持人的风格必然会对整台春晚有一定的影响。春晚长期不变的主持人阵容难免会遭到观众质疑,难道一定每年都是这几张老面孔吗?
保留菜·第6道
赵本山 压力太大创新难
从1990年开始,除了1994年春晚没参加外,赵本山在春晚舞台上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他俨然成了春晚的代言人和固定的压轴节目,不少人熬夜看春晚等的就是本山大叔的春晚小品。
但同样也有一些观众认为,年年都露脸春晚的本山大叔也应该歇歇了,多给新人一些机会。在今年某网站发起的“最不愿意看到的十张脸”中,赵本山居然榜上有名。
而此前赵本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坦言,春晚小品如何创新让他压力很大。而在今年的小品《同桌的你》中,曾有一段台词在央视重播中被删去。王小利在小品中提出一会儿看赵本山的小品,赵本山扮演的人物说道:“拉倒,别提他了,我最不爱看他,年年都出来,挺脏、挺大个脸。”
这段台词一度被大家猜测是赵本山的真情流露,老赵也许真的想退出春晚了。
保留菜·第7道
零点报时到点敲钟改敲鼓
零点报时自然是每年春晚必不可少的,在接近零点的前几分钟,所有主持人齐聚舞台,一起带领观众倒数,钟声一敲响,现场一片欢呼声,掀起整台晚会的高潮。
而随后,无一例外地紧接着一个大型歌舞节目,以渲染新一年的喜庆祥和。当然,零点报时这个春晚必备环节,在经历了二十几年后不能说完全没有创新。往年春晚的零点报时都是敲钟,而今年改成敲春鼓了。
不过也有观众指出,虽然由钟声改成了春鼓,但这明显是“换汤不换药”。
保留菜·第8道
《难忘今宵》永恒不变结束曲
说起《难忘今宵》,只要是看过春晚的观众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首歌曲是1984年第二届春晚导演组邀请著名词作家乔羽和曲作家王酩联手创作,并邀请李谷一演唱的。
当时《难忘今宵》一登陆电视荧屏,立即红遍大江南北,成为家喻户晓的歌曲。也是从那一年开始,《难忘今宵》就成为春节联欢晚会必备的结束曲。
最初几年春晚都是李谷一一个人唱,后来变成了群星演绎,唱完歌曲,一众演员一拥而上,挤满舞台,而此时荧屏上也出现字幕,春晚终于到了尾声。一直到今年兔年春晚,这首歌已经经历了28个春晚。
怪不得不少网友以此调侃称,对于春晚的结束节目谁都能成预言帝,因为《难忘今宵》已经永恒了。
●专家说法
给春晚更多宽容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化名人张颐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待春晚应该给予更多的宽容。
他认为,春节联欢晚会在创新方面虽然没有特别突出,但也没有大失水准。春节联欢晚会始终是全球华人关注的焦点,即使部分卫视不再转播央视春晚,也并不会对央视春晚的影响力造成太大冲击。
张颐武认为,不论大家对春晚是夸、是骂,都是对春晚极大依赖的表现。同时他指出,筹备春晚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春晚近年来的“众口难调”现象愈发明显,大家都呼吁创新。
“但不论谁来办春晚,即使是优秀高雅的人来办春晚也会遭到非议,况且春晚没有到不能容忍的程度。”张颐武说道。
国内著名评论人谭飞也认为,春晚就像过年吃饺子,它不是必需品,但又不可缺少。虽然现在让春晚“下课”的呼声很高,但毕竟它占据了最有利的平台和时段,不可能消亡。
他认为春晚节目可以做一些调整,更多地接地气,内容更精致,多一些老少咸宜的表演。
本版文/记者高嘉阳
制图/肖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