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昨日在驻地与中外记者见面并接受提问。他对当前房产税、唱红歌、重庆卫视停播商业广告、公租房建设等诸多当前重庆热点话题一一进行回应和说明,他说,重庆正在探索建立双轨制住房资源配置体制,将力争做到30%-40%的低收入居民由保障房配置。对于房产税试点,他说,目前只对10%的高档房征收房产税,房产税不会向中低收入者展开。对于红歌,他说,中国不同时代的红歌跟莎士比亚的作品一样,都是人类文化的优秀传承。
南都特派记者陈良军
黄奇帆重点介绍了重庆在住房改革方面的新举措。
谈保障房:3年解决200万人住房
他说,重庆正在探索建立双轨制的住房资源配置体制,从而改变此前单一的以商品房市场化配置为主的模式,将力争做到30%-40%的低收入居民由保障房配置,中高收入群体由商品房配置。
在税务调控措施方面,重庆提出“三端调控”:低端收入者的保障房,不收土地出让金、配套费、施工环节的各种税,以及房产的利润,从而以低价的方式配置给他们。
中端收入者,鼓励他们买商品房,使他们具有财产性收入;高端收入群体买房则要给予一定遏制,生产环节的交易税就高不就低,财产环节就是要征收房产税。
此外,大规模推出公租房也是住房改革措施之一。重庆计划三年建设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满足200万人的住房需要。重庆去年保障性住房的开工建设和竣工的套数,均达到全国总数的10%。
谈公租房:可在全国推广
重庆的公租房建设规模堪称全国之最,而其他很多一线城市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却一直被指力度不够。
黄奇帆认为,只要做到在建设中不收取施工税、交易税、出让金等政策,在配套商业、卫生、教育的同时不收配套费,也不赚什么利润,重庆的公租房模式在其他地方也可以做到。
他现场算了一笔账,重庆三年内要建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需要资金高达1000亿元。其中政府支出300亿元资本金,来源包括土地出让金、征收的房产税、一般预算内收入和中央补贴等。
剩下的700亿资金可以到银行贷款,保险公司、社保基金融资。
关于如何还清这700亿融资的本息,黄奇帆以重庆为例说,公租房收取低廉的租金,以每平方米10元计算,一年可以收到48亿元,可用来还清利息。
另外在公租房附近配套的300万商业设施,政府要买卖,可以赚300亿元、再加上公租房建成后三五年里,会有租房的人愿意拿较低的价格把房子买下来,作为自己的有限产权房,这一部分能收到400亿元。这三个来源就可以还清本息。
谈房产税:不会扩大到中低收入者
重庆与上海是目前国内唯一开始试点征收房产税的地区。此前有观点认为,征收房产税对高档住宅持有人不公平。
对此,黄奇帆说,房产税征收后,全部用来补偿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资金,起到了财产二次分配的作用,是一种讲公平的经济调控手段。他认为,有了房产税后,一些房屋在持有过程中会增加成本,所以会改变人们在住房消费和投资方面的心理,从而起到遏制炒房的作用。
黄奇帆认为重庆和上海在房产税上的试点,表明国家希望在税务体系上更加健全。如果试点成功,将推广到全国。
但他又表示,房价与土地供应、供求关系、货币政策等诸多因素有关,在房地产的调控中,不能奢望一个房产税解决所有问题。
据了解,重庆房产税征收细则中规定,“对于尚未纳入征税范围的个人高档住房,或普通多套住房,将适时纳入征税范围”,因此引发外界担心房产税的征收范围是否会扩大。
对此黄奇帆说,尽管在国外,所有的物业都要收物业税,但是重庆目前只对10%的高档房征收房产税,另外90%基本上没去碰。他认为对广大中低收入阶层自己住的普通商品房收税没有必要,并表示房产税不会向中低收入者展开,不会增加大家的税务负担。
但是黄奇帆同时说,目前既定的房产税的税率是否会提高,那谁都不能预测。
谈停播商业广告:政府补重庆卫视1.5亿
对于外界关注的重庆卫视停播商业广告一事,黄奇帆说,这一举措是重庆市委的决策,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都愿意做个尝试。
他介绍,此前的重庆卫视每天播放商业广告5个小时,播放电视剧5个小时,再除去每个人睡觉的七八个小时,真正有效的时间并不多。
黄奇帆说,公益电视台在国际上是有惯例的,比如美国的一些电视台、日本的N H K、英国的BBC,24小时里没有一个广告。“如果资本主义国家,唯利是图的一个体系,都可以在市场化的媒体之外保持一个不做任何广告的电视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
黄奇帆认为,重庆卫视停播商业广告是回归了社会管理的本源,“现在一切地方都渗透了广告,调整一下有合理性。”
据悉,重庆卫视去年广告收入为3亿元。黄奇帆说,停播商业广告后,重庆广电集团还有11个频道可以市场化,可以进行现代的文化媒体经营。重庆广电集团将通过综合经营自身平衡掉1.5亿元。剩下的1.5亿元则是由重庆市政府填补。
黄奇帆说,重庆卫视停播商业广告一事其实很神圣,也很应该,它代表了一个社会的必然,是全世界负责任的政府都可以考虑的事。
谈民工荒:融入城市生活才会安居乐业
黄奇帆还提到沿海地区最近发生的民工荒,称解决这一问题就要走出一年一次农民工大返乡大回城的模式,要让农民工可以在城市里入户,成为城市工人,不用一年一次像候鸟一样来回。
黄奇帆说,目前的农民工候鸟式来回,一方面很多农民工回家后不再出去,沿海出现民工荒,另一方面,到城里去的农民工,又是另外一批人,企业要重新对他们培训,这很浪费财力物力。
“以前我们的国有企业,对员工的吃喝拉撒睡什么都管,从出生到火葬场都管,这种方式早就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被摈弃了,”黄奇帆说,只有让农民工的生活跟城市发展融合在一起,他们的子女读书、住房、家庭生活、娱乐、商业消费都和城市居民一样,就会安居乐业。
谈唱红歌
“每人都有红歌细胞,一被震动就会激发”
被问到重庆正在推广的“唱红歌”是否会制约多元文化的发展时,黄奇帆说红歌也是流芳百世的文化。
他说,任何时代、任何有特征的时期都有流芳百世的文化。而红军时代、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都是非常有特征的时期,都是中国大变革的时期,这期间留下了很多歌曲。
黄奇帆认为,这些典型地反映当时时代特征的文化产品,不但打下了当时的印记,而且美好的旋律、歌词和内容能够穿透时空,任何时代的人唱这些歌,都会产生精气神,昂扬的灵气。这种灵气是任何时代的人都能够接受的,不但革命者接受,老百姓和整个时代都接受。
他以法国《马赛曲》为例说,《马赛曲》诞生于法国大革命时期,但是现在全世界的人也都在唱,《马赛曲》就是法国的红歌。
黄奇帆说,中国不同时代的红歌跟莎士比亚的作品一样,都是人类文化的优秀传承,当前这代人既要看欧洲那些伟大作家的伟大作品,也要看我们自己革命时期的文化,两者结合才是完整的现代文化人。
“我们不能忘了红歌,而且红歌也不是想忘就能忘的,总会有人唱,有些原来不知道这首歌的人一听,也会跟着唱。”黄奇帆认为,有穿透力的红歌之所以能唱一百年甚至更久,是因为“其实每个人都有红歌细胞的,这个细胞一被震动就会激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