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远征军》编剧邱对:呈现尘封的历史是进步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6日16:07  金羊网-羊城晚报 官方微博
剧中塑造了中国远征军的群像 剧中塑造了中国远征军的群像

  在荧屏上轰轰烈烈打了个把月的《中国远征军》,这周六将画上句号。该剧播出以来,很多人用“里程碑”这个词来形容它。“以远征军的经历为蓝本的作品有很多,都是特悬、特酷、特给力的作品。但是我觉得别这样,别把远征军糟蹋了,据实呈现就可以了,因为远征军的经历本身就很传奇、很跌宕起伏!”这是编剧邱对的回答。  

  如何搜罗资料?

  “两年时间,在史料中杀出一条血路”

  阅读,是编剧邱对首先做的工作。“两年时间,别的什么也没干。”他将所有能找到的、涉及中国远征军的出版物读了个遍。不再出版的书,他不惜代价从网上的旧书店购进,淘了一大堆,包括1944年重庆出版的《步兵操典》。在众多书籍中,邱对分成几部分———传说和回忆是一部分,如民间传说、老兵的回忆、将军回忆录;影视资料是一部分,如凤凰卫视的纪录片、央视的探索发现、云南电视台做的纪录片;历史文典是一部分,如《步兵操典》等;还有一部分,是那个年代的文学作品,“一个年代的文学,可以反映一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我希望可以尽可能捕捉到当时那群军人的内心世界,他们怎么看待出兵缅甸,怎么看待这次牺牲流血,怎么看待他们的家人”。

  资料很多,但是良莠不齐。通读完毕,邱对的感受是:“以讹传讹的东西很多,包括远征军的后代在谈到父辈的事情时,也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有些人就是讳言失败,讳言缺陷,总是在强调胜利,强调客观原因。甚至有些号称纪实性的东西,也没有史学标准的严格限制,很多描述是由着自己的想象。”更麻烦的是内地和台湾相互矛盾的资料。在这段时间里,邱对“把自己陷入到资料中,去滚了一段时间”,“但我知道我的任务是必须从史料中爬出来,因为各种说法不一,我最终要做出选择。在史料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或者史料达不到的地方,我会遵从我内心的感受,得出我认为比较合乎逻辑的判断”。

  如何辨析数据?

  “让数据符合战争的逻辑!”

  让邱对纠结的,不仅是自相矛盾的历史资料,还有那些言辞统一但逻辑明显有误的言论。邱对举了孙立人统帅的远征军新38师第113团在缅甸仁安羌解救七千英军、大胜日本第33师团的著名战役“仁安羌大捷”为例。“仁安羌那一战,围困七千英军的,到底是多少日军?史料上很多都说那是日军第33师团。按照日军当时的编制,一个师团是2.5万到3万人。而我们一个团是1000人。后来的战果表明,孙立人以1000人之力解救了7000英军不说,还把2.5万日军给打跑了,打得屁滚尿流……可我觉得这事儿不对啊!孙立人如果拿1000人去攻击2.5万到3万人的日军部队,这个人不是疯子就是傻瓜。或者他根本是拿自己部队弟兄们的性命不当回事。孙立人有美国军事教育背景,西方军队非常强调情报的作用,他不可能采取这种以卵击石的做法!”邱对接着往细里去找,终于发现有人说真话了:当时那不是日军33师团的全部,只是两个加强大队,这个数据虽不那么权威,但却是“靠谱的”,是符合“战争逻辑的”。

  相比起敌军人数,更让邱对纠结的,是我军的死亡人数:“说法特别多!比如说同古战役,按我们的官方史料给出的数字,戴安澜带领的200师,在阵亡不到两千人的情况下,击毙了日军五千多人。但是我从一个研究的朋友那里,却得出一个数据———日军死亡没有这么多。说实话,‘1:1’的伤亡已经是非常辉煌的战果了!”然而,在这件事上,邱对无法按照自己的判断写剧本:“完全没有书面的记载。我写剧本,最起码得给自己留一手,有人质疑时,我可以说你去看谁谁的书去。但对这个,我完全没有证据,所以明知道史料上这么说有夸大的成分,也采用了史料,只能如此了。这也是挺难受的一件事。”说到这里,邱对沉重地叹了口气。

  如何还原人物?

  “让他们不仅符合历史,更要符合人性选择”

  除了对主人公韩绍功等“群像人物”的塑造,剧中对孙立人、戴安澜这些历史真实人物也有表现。虽然有史可依,邱对却认为他们“比韩绍功更难创作”,“因为这些人所有的言行都得靠谱,你又得符合史实,又要把这些人物的举动、言行纳入到故事当中,成为故事,并且和我虚构的人有机地连在一起,包括他们对待战争、对待牺牲流血等等所有的一切,都得以故事的方式呈现。”写历史人物,常常是吃力不讨好的一件事,挑刺的声音也是源源不断。“质疑我也见到了,但我对我的工作的基本评价是总体上完成了任务。好多提出质疑的历史迷,我相信他们看到的资料肯定没有我多。”

  在对人物进行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结合上,邱对没少费脑子。“比如说戴安澜牺牲的那一段,史书上说,他是被士兵们抬着回国,走到缅甸一个叫茅邦村的地方,已经离国境线很近了,在黄昏大概下午五点钟的时间,戴安澜觉得自己已经不行了,让部下把自己扶起来,冲着祖国的方向喊了一声‘祖国万岁’,然后就去世了。这是历史的记载,但是我不相信。因为根据我对戴安澜这个人物所有的了解,我发现出身黄埔军校的他,除了很有报国的愿望和牺牲的精神,同时也是一个很感性的人。他对他的妻子、孩子和父母都充满温情。他在同古的时候曾给妻子写了一封诀别信,用的就是很儿女情长的表达。”最终,邱对为他选择了“埋锅做饭”的结局:“他把部队看作一个大家庭,把弟兄们看作他的家人。设计‘埋锅做饭’,就是回复到他过去很喜欢看到的景象,然后闭上眼睛。我觉得这种叙事比喊一声‘祖国万岁’动人多了,而且符合戴安澜内在的性格,符合人性的选择。”

  如何把握分寸?

  “有意识加入一红一黑两条线”

  让邱对头疼的,还有对政治分寸的把握。剧中,有两条明显隔离于战场之外的线索:一条是红线,即共产党机关报《新华日报》记者的介入;一条是黑线,即战时陪都重庆的腐败与纸醉金迷。对于这两条线,邱对承认是有意识地加进去的,但也是根据当时的历史事实。他耗时半年,在史料堆中淘选,找到了一条“红色”线索———从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到这段战争结束,共产党机关报《新华日报》一共刊发了有关滇缅印抗战的报道、通讯共680多篇。邱对觉得,要客观呈现远征军的历史,剧中的“红线”也必须经得住史实的考验,而《新华日报》当时所做的一切有迹可循,于是一个共产党战地女记者“韩绍英”的形象应运而生。“680多篇文章,我们从逻辑上推断,它不全是二手的,《新华日报》应该也派出过自己的人到战场,这是符合逻辑的。”至于“黑线”,邱对称:“这些事确实有,而且令人气愤!这条线索我更多是通过阅读美国将军史迪威的传记了解到的。史迪威当时除了是驻印军的总指挥,他还负有分配援华物资的责任。在这个问题上,他曾跟当时的国民政府的很多高官,包括蒋介石本人,发生了很多冲突和矛盾。他对当时援华物资大量流入黑市,被贪腐军政要员私吞一事特别气愤。这些真是触目惊心!过去我们听说的‘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并不是夸张的,而是历史写照。”

  邱对还直言:“让这段历史被人们知道,这是最重要的,至少是开了个头,打开了一扇门。”他举例说,“比如第一次远征的大溃败,我在剧本中一直是用‘大溃败’这三个字,但有关领导看了以后,说要改成‘大撤退’,有人还建议‘战略转移’。我折中了一下,接受‘大撤退’吧。我要再犟下去,那就得‘战略转移’。我的任务是让这段尘封了几十年的历史呈现给那么多不知道的人,这已经是很进步的一件事,其他的,就不要太苛求了。”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