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对象:电视剧《借枪》
播出时间:3月3日—3月17日,天津卫视每晚19:30播出
检验员:每日新报观影团
电视剧《借枪》首轮播出已于前晚落下帷幕,因有着《潜伏》导演姜伟和原著作者龙一的金字招牌,该剧自播出以来收视一路飘红。据央视索福瑞数据显示,在同步播出的四家卫视中,浙江卫视以1.2%的平均收视率拔得头筹,天津卫视以近1%的收视率紧随其后,临近大结局更冲高到1.28%。《借枪》在网络上也是大热,奇艺视频网站显示该剧播放次数高达34341715次,优酷视频网站的点击播放也高达18430461次,熊阔海更是被广大网友封为“史上最囧特工”。
暴力血腥 点到即止
安全指数:★★★★
身处战争年代的革命工作者,免不了接受枪林弹雨、老虎凳辣椒水的洗礼,有些影视作品常以残酷刑罚为卖点,但《借枪》并不以此为噱头,对于暴力、血腥的场面,拍摄时仅是点到即止,不会给观众带来不适。该剧开篇就有日本军官加藤敬二残害中国老百姓的情节,但也没有给杀戮的正面镜头,而是配以无辜儿童的哭声。剧中,打入日军内部的季德平身份暴露,被刑讯逼问,但拍摄的重点不是他被残害得如何痛苦,而是怎样斗智斗勇做最后一搏。然而《借枪》也不是没有一点暴力元素,每一次所借之枪的变化其实也是暴力的升级,从三八大盖到卡尔98K毛瑟枪,再到歪把子机枪,熊阔海心中装满了国恨家仇,直到最后用那一梭子一梭子的子弹把太田打成筛子,这也是暴力。
小火慢炖 最后沸腾
剧情指数:★★★★
《借枪》开篇剧情琐碎,买吃的、买情报、给孩子交学费、交房租……各种借钱、讨债、骗钱,节奏上慢慢悠悠,让人看着有些着急,好在熊阔海、安德森时不时地说几个相声段子,耍耍贫嘴,倒也逗得观众乐和,只是全没有《潜伏》的犀利劲儿。大约十集之后,剧情越来越紧张,各种敌我双方的智斗也多方面呈现。当熊阔海的刺杀行动被媒体公之于众后,剧情又走向了荒诞而刺激的新层面,观众会认为熊阔海一定能完成任务,但在完全透明公开的情况下如何完成就成了谜。有人称《借枪》是一部不按常理出牌的好剧,张嘉译也曾说只有看到最后一集才能感受到《借枪》的沸点。天津卫视在播出大结局时,收视率冲到最高点,也是一个间接的例证。
检验员冯琳认为,“《借枪》的故事发展环环相扣,一环刚以哭笑不得的方式解开,下一环又出现,让人不得不为之惊心。”
底层特工 嘉译转型
表演指数:★★★★★
《借枪》的人物设置也是不按套路出牌,检验员程舒描述道:“每一个角色都可圈可点:熊阔海既有市井气又有英雄气,周书真既贤惠又坚忍,裴艳玲敢爱敢恨,杨小菊好色但绝不失爱国情怀,安德森圆滑但重情重义。正是演员们精湛的演技使角色摆脱了脸谱化的可能性。”人们见惯了潜伏在敌人内部的高层间谍,却头一次看到要借钱、借枪的底层特工,这不仅是角色设置的突破,也是张嘉译的一次华丽转型。检验员安扬称“张嘉译给人的感觉一直都是稳重内敛的,如今却饰演了一个爱耍贫嘴、整日为钱发愁的最囧特工,他演活了这个角色身上的黑色幽默和背后的悲凉与无奈。”不过也有网友并不接受,“觉得熊阔海这个角色不适合他,走路、说话都拿着股劲儿,老驼着背,往后支着俩胳膊甩着小臂走路……还是更喜欢他在《蜗居》中的表演。”
浓郁津味 另类突围
艺术指数:★★★★
《借枪》是一部散发着浓郁天津气息的电视剧。检验员王酣是位在外求学的天津人,他称看《借枪》让他“过足了思乡的瘾。不仅有海光寺、国民饭店、怡和洋行、小白楼等熟知的地名,还有独具特色的煎饼馃子等小吃,剧中参演的张子健和李乃文也是地道的天津人,而颇具相声特色的对白,总是使人忍俊不禁。浓郁的天津文化特色使得整部剧更为真实,可见主创人员用心之深。”
《借枪》成了谍战剧中的另类:它有市井气,情节也不像传统谍战剧那样一味地模仿美剧,节奏推进慢中求稳不失精彩,人物设置上也不是高大全的英雄形象,而走群戏路线,周书真、裴艳玲风格迥异,杨小菊“二”得另类出彩,剧中很多不落窠臼的幽默桥段都令人眼睛一亮。《借枪》为观众提供了一种新的谍战剧风格,取得了突破。
新报记者 张钢 见习记者 曹嵩博
观众V评
朱伟:要向姜伟致敬一下。现在的电视剧编剧普遍智商低下,调戏大众者多,姜伟最起码先保住了有一个智商正常的编剧。现在的电视剧太多市井之徒胁肩谄笑,姜伟最起码能以崇高为怀,且尽量不矫揉造作。
寒塘见秋:《借枪》就这样完了。哪怕最终其实还是有这样那样的不满意,但是依旧想给它一个良好以上的分数。作为一部作品,最能够让人记住的部分,大概还是它的市井气息,它对乱世中被历史裹挟的小人物命运的关注。
榆木哥达:《借枪》剧终,有点感动。安德森是个成熟的人,杨小菊是个成熟的人,裴艳玲是个成熟的人,单单熊阔海是个孩子。
萧迁:不经意间,我的烂片榜上的名单要更新了,那就是《刀剑笑》,几年来我没见过比它更烂的片了,无论国内外的,惟一能安慰我点的是戏中又听到了童年时熟悉的济公的声音。
整理 新报见习记者 于穆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