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而倾力打造的大型献礼史诗剧《辛亥革命》,日前已顺利杀青。该剧由唐国强任总导演,汇集了众多实力大腕加盟,其中演员赵立新,在剧中出演中国近代史上颇具传奇性的历史人物“杨度”。
从去年到今年,赵立新连续密集性接拍了多部大制作的重点献礼剧集,包括电影《建党伟业》,电视剧《辛亥革命》、《开天辟地》等等,再联想到去年由他主演在央视热播的大戏《永不消逝的电波》,赵立新可谓成了名副其实的红色题材“专业户”,但是他却笑着说:“虽然都是红色题材,但是几部剧中我的角色差异都很大,从‘又红又专’的革命者到‘大奸大恶’的反革命,我都演过了。而通常饰演这一时期历史人物的演员,要么就是将‘正面’进行到底,要么相反,像我这样有机会徘徊在多种对立情绪中,如此全方位、多角度地经历‘中国革命年代’的,实在难得。”
赵立新如是说确有其道理,从新“李侠” 到“杨度”再到“蒋介石”……同一个年代背景的戏码,他的角色却是大幅度的跳转。赵立新坦言,因为这几个角色接拍的时间很近,在一定程度上,为他塑造角色带来过混乱和困扰。曾经就发生过,他因在《开天辟地》剧组“入戏”太深,很难从“蒋介石”的角色上迅速抽离开来,以至于在《辛亥革命》的片场即使扮上了“杨度”的行头,但一开腔,举手投足间还是呈现“蒋介石”的气韵和做派,引得与他演对手戏的演员——“袁世凯”的扮演者张秋歌都打趣说:“你是从‘蒋介石’那儿回不来了吗?”心里也在暗笑的赵立新只好停下来,重新揣摩角色内心感受,再次迫使自己尽快找到““旷代逸才”“杨度”的感觉。
在这几部剧集中,赵立新对每个角色的塑造都经过深思熟虑和严肃地区别对待,他表示:如果不加区分的塑造,不仅演的人会迷惑,观众也会迷惑,演员有义务分别传达给观众每个角色不同的特质和心理。比如,在扮演蒋介石时,面对这个中国观众妇孺皆知的人物,赵立新认为只追求“形似很容易脸谱化”,在此之上他追求的是神似上的传达,“因为每个观众对蒋介石都有一定的印象和理解,需要以观众的认知为基础,创作一个可以与观众产生共鸣的角色形象。”但是相对于名气稍逊色的“杨度”来说,赵立新则希望,通过自己的表演给观众讲个好“故事”,娓娓道来这位传奇人物是如何从一开始主张君主立宪,为段祺瑞鼓吹呐喊,到最后却为营救李大钊、救济地下党而捐出了自己的积蓄和房产,留下了“毁家纾难”的美谈的。他说“毛主席对‘杨度’曾有过一个贴切的评价,他说杨度的前半生是极其反革命的,后半生又是‘非常积极革命的’。我的任务就是要通过我自己,告诉观众,这个转变发生在何时、何事、何种情绪上。我要呈现这中间的因果关系,使观众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