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水浒》登陆珠江 粤语配音“洗净”原版台词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04日14:20  金羊网-羊城晚报
新《水浒》剧照 新《水浒》剧照

  羊城晚报记者  章琰

  “《水浒传》里面的对话中要删去一些内容,如‘鸟’就不能出现,有‘鸟’之处一概涂黑,引得《水浒传》里‘千山鸟飞绝’,无奈百密一疏,不经意留下几只漏网之鸟,事后发现,头皮都麻了,还好弭患及时,没造成影响。”这是韩寒在《三重门》中的一个段子,如今却成了粤语版《水浒》的真实写照。

  即将于4月6日登陆广东电视台 珠江频道 的粤语版新《水浒》,虽号称“严格按照普语版来配音”,但记者在提前看片时却发现,剧中除了将所有台词本土化之外,普语版中那些依照原著编入的个性张扬的“粗话”,也全被“和谐”掉。对此,配音组导演朱辉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解释道:“普语版的脏话是‘国骂’,上电视没问题;但改成粤语就会变成‘省骂’,这是不允许的。”

  【链接】

  全明星配音阵容

  潘金莲 ———禤智红 配音(《外》剧饰演“唐小姐”)

  洪太尉———郑达 配音(广东四大名嘴之一)

  高  俅———林颐 配音(广东四大名嘴之一)

  李  逵———何浩鹏 配音(广东四大名嘴之一)

  林  冲———宋嘉其 配音(节目中心名主持)

  武大郎———陈坚雄  配音(《外》剧饰演“阿弟”)

  鲁智深———苏志丹  配音(《外》剧饰演“大哥”)

  杨  志———张兴电 配音(新闻中心副总监)

  西门庆———张海宁  配音(体育中心主持)

  公孙胜———柳敬东 配音(节目中心主持)

  武  松———余嘉欣 配音(体育中心主持)

  史  进———吴嘉华 配音(体育中心主持)

  高衙内———陈  宁 配音(体育中心主持)

  孙二娘———虎艳芬 配音(《外》剧饰演“二嫂”)

  王  婆———王惠明 配音(节目中心主持)

  由于新版《水浒》是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2011年播出的首部重点大剧,该频道一改往日“配音组内部搞定”的做法,首度开展了一场“名嘴名角献声行动”,广邀广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名主持、名演员为该剧配音。参加此次“献声行动”的名嘴名角可谓阵容豪华,其中既有“三大名嘴”郑达、林颐、何浩鹏,也有广东电视台金牌短剧《外来媳妇本地郎 》的灵魂人物虎艳芬、苏志丹以及陈坚雄,甚至还邀请了广东体育频道的众多体育名嘴张海宁、陈宁 、余嘉欣加盟。

  据珠江频道负责人介绍,这一做法的灵感来自好莱坞卡通大片在香港的配音惯例。而为了让名嘴、名角能够充分表现出《水浒》人物的性格特质,珠江频道还特地邀请专业配音导演对配音过程进行严格把控,并给每位配音者进行角色讲解和声线调试。

  尽管最终的配音名单还未完全公布,但记者从珠江频道率先获得第一手资料———苦大仇深的武大郎将由《外来媳妇本地郎》中“贵元”的扮演者陈坚雄配音,而潘金莲则由喜剧张力极强的“唐小姐”禤智红配音,至于备受瞩目的“奸夫”西门庆一角,居然意外地落入了广东体育频道主持人张海宁的名下,让人大跌眼镜。刚刚结束了配音工作的禤智红向记者透露,为潘金莲配音无疑是其演艺生涯中最为“艰巨”的一项任务,“因为甘婷婷演绎的新版潘金莲颠覆了老版潘金莲风骚张扬的个性,显得清纯闷骚。配音时,我的声音尽量保持与甘婷婷一致,但同时也保留了很大的创作空间,尽量从性格上塑造一个复杂、有立体感而不脸谱化的新版潘金莲”。

  【粤语版片段欣赏】

  以下片段摘自粤语版《水浒》,括号中为普语版《水浒》的原声。

  [场景:武大郎家中]

  潘金莲:大姐,好黑啊,我帮你点盏灯。

  武大郎:唔好点啦,晒油(费油)。

  潘金莲:点啦,唔喺嘅话对对眼唔好。

  武大郎:我帮你捽(揉)面啦。

  潘金莲:唔使啦,你挨你嗰啲啦(你擀你的去吧)。

  潘金莲:大郎呀,你返上去训先啦(你先去睡),我做埋啲手尾就来嘅啦(我擀完了再回去睡)。费事听日一早,频捻得滞(免得明天一早慌忙火急),收唔齐啲野就出门了(总也凑不够数就出门)。

  武大郎:辛苦晒大姐你了。咁你都早啲上来唞了啵,嘿嘿嘿。

  [场景:五台山文殊院]

  鲁智深:长老,你可唔可以留返啲,唔好剃到一条毛都冇啊!(给我留点,不要一毛不剩)

  长老:寸草不留,六根清净……智深。

  鲁智深:你叫我啊?我姓鲁嘅啵。(你是叫俺?洒家姓鲁)

  长老:你以后就叫智深了,你原来的名和人,已经不在人世了。

  鲁智深:咩人仲未死,就可以不在人世嘅咩?你啲呢班人啊,有咩好笑嘅?(驴唇马嘴的,有什么好笑的)

  监寺:长老啊,我同佢讲咗好多次了,佢哽系不听(就是不听),你睇下佢嗰对眼,好似想杀人咁(凶险得很),边度似个出家人(哪儿像出家人)。

  长老:你唔好只睇到佢嘅凶狠,要睇到佢眼中嘅良善。佢喺赵员外的兄弟,我点可以唔俾面赵员外(我们怎能不顾赵员外情面)?

  【删了粗话,很不爽!】

  一举捕尽千山“鸟”

  《水浒传》里一百单八汉,除了宋江、吴用等“文士”,其余几乎个个“出口成脏”,看得读者畅快淋漓。在新《水浒》的普语版中,编剧已将部分过于“赤裸”和“暴力”的台词加以修改,如“这厮们夹着屁眼撤开!不去的洒家便打!”就删掉了“屁眼”。而在粤语版中,硕果仅存的“粗话”也不见了踪影。对此,朱辉也颇为无奈:“确实会少了很多劲道,但是没办法,规定摆在那里。”他直言,由于不少“国骂”在翻成白话后会变成“省骂”,如“鸟”在粤语中就成了“屌”,是不允许上电视的,“有些话甚至央视都能讲,但到了珠江频道就不行”。

  最明显的是好汉们开口必说的“鸟”,普语版中,好汉们表达不满的“口中淡出鸟来”、“闭上你的鸟嘴”、“快夹了鸟嘴”、“做什么鸟乱”,遇见倒霉事感叹的“晦鸟气”、“鸟撞着许多事”,表达没什么了不起的“打甚鸟紧”、“怕他甚鸟”,受了窝囊气的“一肚皮鸟气”、“干鸟气”,骂不三不四之人的“鸟男女”、“鸟人”、“干鸟头”、“鸟公人”、“鸟官人”、“鸟蔡九知府”,指责对方胡说八道的“胡鸟说”、“放鸟屁”、“不要放那鸟屁”……等等,在粤语版中都直接忽略,如“胡鸟说”改成“胡说”,“放鸟屁”改成“放屁”,“鸟男女”改成“狗男女 ”。

  其次,是那些骂人的话,如浮浪破落户、干隔涝汉子、打脊饿不死冻不杀的乞丐、不成才的破落户、滥官污吏、赃官、老狗、秃厮、腌臜泼才、直娘贼、泼皮、刁徒、老咬虫、混沌浊物……数十个“损人”的不同表达,到了这个版本里竟统一翻译成“衰人”,有的甚至直接变成“呢个人”、“嗰个人”。

  【保留古语,好奇怪!】

  鲁智深满口“洒家”

  同样走粤语路线的南方影视频道,在播放新版《红楼梦》时,选择了一条稳妥路线,不配音,直接播普语,理由是“古语太难翻译”。显然,新《水浒》坚持“配粤”的做法,多少有些风险。对此,朱辉告诉记者,粤语版《水浒》的大部分会沿用原台词,即“直接翻译”,好在新《水浒》的剧本本身就很贴近现代语,原汁原味的古语并不多。

  话虽如此,成语、歇后语及四字短语铺天盖地的新《水浒》中,好汉们满嘴“跑粤语”地念出那些文绉绉的话时,总让人平生几分怪诞感。当鲁智深一口一个“洒家”,当武松说出“吊睛白眼的大虫”,当好汉们“兄弟”、“大哥”地呼来唤去时,配音演员们那“端着”念的腔调,总是让人想起了“粤剧”。而最怪异的,当属在普语中押韵,但在粤语中毫无韵律的语句。如景阳冈的店小伙唱起了快板:“客官坐、客官坐,我啲呢度有好酒肉,食饱咗,有床铺;唞够了,就好走,前面走好路。”“客官你,听我说,人啲嘅伙计小二,唯独我,就叫小三。我小三,把口至好,都冇呢度嘅酒肉好。”“不是我吹牛皮,看到对联未?闻酒三分醉,开坛十里香。”“点解我不叫小二叫小三?就是跟着这‘三碗不过冈’的‘三’……”

  对于不少语言学家而言,《水浒传》是一个研究方言的绝佳作品,原著中不同人物的语言,常常有着不同的地域色彩,既有大量的山东话,又有大量的江浙话。普语《水浒》大量保留了这种特色,而在粤语中,这一特征则无法彰显。

  如原著中,有来自河北的卢俊义、燕青,来自山西的呼延灼、关胜,来自陕西的鲁达、杨志、史进,来自河南的林冲,以及大把的山东人。他们的各种北方方言在翻译成粤语后,“俺”就全变成了“我”,“娘儿俩”变成了“两仔乸”,“哥儿两个”变成“两兄弟”,“妮子”变成“女仔”,“晌午”变成中午。同样变质的,还有江浙话,如“娘子”变成“女人”,“晓得”变成“知道”,“小丫头”变成“死妹仔”,等等。

  为了适应本土习惯,不少“四字短语”和习惯用语也作出了相应调整,如“搬弄是非”成了“讲是讲非”,“一时怒起”变为“一时火起”,“动弹不得”成了“想走又走唔到”,“使性子”成了“发烂渣”,“兀不自知”变成“真的不知道”,“折了”变成“死了”,“黑大汉”变成“大只佬 ”。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