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上周日的《中国达人秀》中,唱着《甩葱歌》的“喜悦蜘蛛侠”夫妻不为钱、不为利的真挚爱情感动了所有观众,甚至让评委伊能静哭掉了假睫毛。东方卫视本周六晚《我心唱响》周六晚(5月28日)21:05即将播出的第四期《我心唱响》中,清华大学的一位勇敢的女博士披着婚纱,带着求婚钻戒,唱着《勇气》向毫不知情的男友主动求婚,“我不要房子,也不要车子,我只需要一声一辈子的承诺。”
女嘉宾勇敢求裸婚 男友犹豫显真爱
女孩叫刘海艺,是清华大学的女博士,开朗直率敢爱敢恨,比她大13岁的男友却是个内向腼腆寡言少语。四年前,他们在福建相恋,一年后,他没有一个交代就离开,于是一段美好的初恋就这样不了了之。分开后的两人都各自无交集地过着日子,每每遇到追求者,刘海艺都会情不自禁地拿来与初恋进行比较,却没有人能代替。
直到有一天,刘海艺闺蜜的爱情故事让她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感情,她豁然发现自己无法忘记带给她初恋的那个他。在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刘海艺决定再去找回那份真爱,并默默告诉自己,“不管他变成什么样,都一定要在一起。”通过QQ,两个几近陌路的恋人又有了联络。四年后的再一次相遇,他没有房、没有车,可却依然还是她记忆中的摸样,还多了份成熟。刘海艺鉴定了要坚守这份来之不易的感情的决定,哪怕是裸婚也要嫁给这个“更会珍惜她”的男人。
刘海艺表示,自己是看了第一期节目后很是感动,于是想到自己也可以借着这个平台来向心爱的他求婚。为了达到最好的现场效果,她绞尽脑汁地瞒着男友,一切排练都借由闺蜜的名义。直到节目录制到中途时,刘海艺穿着婚纱出现在舞台上,一曲改编过的《勇气》唱出她的心声,“就算所有人都不同意,我也要和你在一起。”主持人曹启泰也被刘海艺的勇敢执着所打动,形容两人的分分合合是:“我们只是迷了路,一直没回来。”
在刘海艺心中,裸婚也没有关系,只要两个人能在一起。此外,刘海艺也对男友在台上的表现很欣慰,“他很低调,不会将私人的情感拿出来说。如果是以前,他一定转身就走了,但今天他表现的很成熟,我很满意了。”是否有想过为四年前的不告而别要一个答案时,刘海艺说她从不问,这个答案已经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现在在一起。”
30年寻找“知青姐姐” 《我心唱响》圆梦
来自江西赣州的52岁的巫小华本是江西本地的一个农民,1970年,18岁的毕蓓蓓从上海下放到江西,给予她的帮助改变了她一生。辅导她学习,鼓励她考大学,在她的鼓励下,巫小华17岁当上了民办教师,恢复高考之后考上了大学,并一直做老师33年。1979年,毕蓓蓓离开江西返回上海,两人本还保持通信,却因毕蓓蓓的搬家而使通信中断。30年来,巫小华一直持续不断的寻找毕蓓蓓,“打电话给电视台,写剧本,写歌,我写过100多首歌和剧本,都是以姐姐为原型的,像这首《知心姐姐》,希望和姐姐分享成功和荣耀。但仍没找到,最后把希望放到东方卫视来。”她没有想到,节目组真得帮她找到了毕蓓蓓,“感谢节目圆了我的梦,无法形容,现场展示相册手都控制不住抖动”。
接受采访时,巫小华仍难抑心中的激动心情,“我将当年姐姐给我的信件都一直保存着,只是因为家中火灾烧掉了她送的本子还哭了好久”。即便已过去30年,巫小华仍将毕蓓蓓在上海原来的地址倒背如流:南昌路24弄1号。能在《我心唱响》和30多年前认识的姐妹相聚也让毕蓓蓓心有惊喜,“看到是她时,太激动了。感谢她一直地惦记”。毕蓓蓓也没有想到当年的举动会感染巫小华这么深,“只是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她,希望她有机会上大学充实自己”。节目录制结束,在后台的两个人也像姐妹一样,一直聊天,充满欢笑。
混血小姐妹唱响心声 “希望爸爸早回家”
Tiffany和Natasha是中澳混血儿,爸爸是来自澳大利亚的工程师,世博期间更是澳洲馆的总设计师,每天早上七点就出门了,晚上一般都回来很晚,小姐妹每天不到八点就睡觉了都等不到爸爸回来。每天只有早饭是和爸爸一起吃。姐姐Natasha平时在学校有演出,爸爸也从来不到现场观看,都是妈妈录像拿给爸爸看。因为偶然的一次去西郊百联购物的时候,看到唱响屋,小姐妹萌发了想给爸爸唱歌的念头,“因为爸爸没有时间陪我们玩,所以希望唱歌给他听,让他多抽一点时间陪我们,每天早早回家,能够去学校看我们演出”Natasha告诉记者。
坐在观众席中的爸爸Graeme听到女儿唱歌的时候也充满了惊喜和感动,尤其那句“we want you to come back home”深深打动了他。这也是Graeme第一次在现场看女儿表演,“表演很感人,自己工作是为了多赚钱给孩子,但是现在觉得钱并不是全部。”其实Graeme平时也会尽可能的陪陪女儿玩,“周末的时候,一家三口会去公园,会一起去购物,孩子特别喜欢在晴天去公园玩”。而妈妈也特别预定了下周一家去三亚的旅程,一家四口准备好好在一起享受一下假日时光,2个小姐妹也是显得特别高兴。
Graeme是世博会澳大利亚馆的建造者,但他却直言“最喜欢中国馆”,认为中国馆是世博会宝贵的遗产。来到中国已经十年的他,对上海情有独钟,而上海经济的迅速发展让他印象最为深刻。
(责编: yx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