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 章琰 实习生 陈若菲
近日,一部反映川军抗战题材的电视剧《正者无敌》正在各地面频道热播,而该剧也将于4月份在广州播出。不少奔着男主角陈宝国(微博)而去的观众惊喜地发现,这部戏里居然还有他的妻子赵奎娥以及儿子陈月末,一家三口“总动员”,而且恰好也是扮演一家人。对于这一“巧合”,陈宝国自嘲道:“以后还有没有我不知道,以前反正是没有过。”接受羊城晚报记者独家采访时,陈宝国强调自己没有为儿子做过任何“铺路”,而在早些年为了一断儿子的演员梦,他还将陈月末送到英国留学读工程专业。
谈新戏
“第一次一家子一起演戏”
作为“英雄无敌”系列的第四部(前三部为《仁者无敌》、《勇者无敌》、《智者无敌》),《正者无敌》不像前几部那样以“谍战”为主,而是正面聚焦川军抗战的惨烈。
羊城晚报:和前三部相比,《正者无敌》会给观众带来什么新鲜的东西?
陈宝国:其实三部戏反映的时代背景、故事、主题、人物身份都不一样。《正者无敌》里的我,是一个纯粹的军人。军人什么时候最能表现出价值?是战争。虽然我们不喜欢战争,但这场战争是别人强加给我们的,面对外寇,每一个男人都应该挺身而出,而我演的冯天魁就是这样的男人。他的事迹让我很感动———他带着几万川军将士出川抗战,打日本鬼子,最后无一生还,可歌可泣。这个戏实际上分了上下两部分,我说的铁血是在后半部分;前半部分是非常有戏剧性的,能够吸引眼球,比如我跟剧中的五个老婆之间的情感和悬疑情节。
羊城晚报:这应该是你第一次在戏里一家三口齐上阵?
陈宝国:对呀,以后还有没有我不知道,以前反正是没有过。因为以前我儿子他不是演戏的,他学了半天别的后,又喜欢这个了,而且正好又有这么一个机会。这对于我们来讲也挺难得的,一家子都在一个戏里演戏,演的还是夫妻、父子。戏中我们这一家子比生活中真实的一家子要坎坷得多、惨烈得多。我相信剧作家写这个剧本的时候,不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
羊城晚报:演起家庭戏来,有没有感受到真实生活中的感觉?
陈宝国:还真没有家庭戏。你说生活中咱们家里面过日子,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戏里没这个。戏里那真是生死离别,有一场戏,我的结发妻子困在大火之中,我们父子两人扑到那个着了火的房子之前,冲也冲不进去……我们那场戏拍了一宿,拍完后我累得瘫在那儿动不了。这个不算“看点”,我们只是觉得特别巧。
谈表演
“我不是特别喜欢家长里短、婆婆媳妇的题材”
陈宝国从没被人说过是“戏霸”,他的人缘和他的实力一样在圈中有口皆碑。回顾三十载演艺春秋,陈宝国追求的,就是一个“不重复”———从叱咤风云的一代帝王到唯唯诺诺的平民百姓,他几乎将各种类型的角色演了个遍。对他而言,接下来他最想演的就是“农民”。
羊城晚报:你几乎演遍了各种人物,接下来想挑战什么角色?
陈宝国:我制定过一个三年目标,计划把工农兵都演一遍。因为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工农兵的烙印是非常深刻的,演这些人物接地气,很踏实。《钢铁年代》已经让我完成了一个目标,里面的“尚铁龙”是我所做的“工人形象”的代表,我觉得还可以,且最终以获得飞天奖最佳男演员奖画上了句号。而《正者无敌》的冯天魁是军人形象的代表。下面呢,我会有一个农民的形象,那个可能是距离我本人最远的。
羊城晚报:圈里都说你会在片场有许多即兴发挥和神来之笔,这是靠现场灵感吗?
陈宝国:倒不好说神来之笔,有感而发是肯定的。说老实话,我到了这个年纪,我越发觉得我就只能把(演戏)这件事情干好,而且必须要把它干好。表演本身很有意思,但也很折磨人、很无趣,就那么反反复复几十个几百号人折腾,大家意见也有分歧,这么忙忙乱乱几个月把一个作品拍出来……我甚至有段时间觉得表演太没意思了,可能是因为没有碰见让我真正动心的角色。我不是特别喜欢家长里短、婆婆媳妇的题材,但是这种戏剧现在很受观众喜欢。我更喜欢(《正者无敌》)这种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的。
谈儿子
“从来没有开口为他要角色”
结婚已有30年的陈宝国和赵奎娥,在娱乐圈的绯闻少之又少,而他们的儿子陈月末更是“神秘”无比。直至在《智者无敌》中献出荧屏处女作后,人们才发现陈宝国原来还有一个这么阳光帅气的儿子。他表示自己之前是反对儿子入行的。
羊城晚报:对陈月末的荧屏表现你满意吗?
陈宝国:评判一个演员的最高标准就是,你是不是这个人物。这方面来讲,他(陈月末)是完成任务的。剧里我们两个有几场非常重要的戏,他有他的爆发力、感受力,这样就好。
羊城晚报:觉得月末的优势何在?
陈宝国:表演上我没有太去说他,他演的角色我会看,觉得还挺好,算是悟性高的。不管干哪一行,文化是第一位,我相信他所受的教育能让他受用一辈子。平常我们老说,这个人原来是学工科、理科甚至学医的,最后为什么去做艺术,搞创作了呢?因为他们有这个文化积淀。做演员,没有文化真是不行,到了一定时候就很难再往上走。可是,演员这个行业又是机会使然,没有机会你再有文化也没用。
羊城晚报:你平时会怎样教导儿子?
陈宝国:我只是告诫他,做任何事情,待人接物,都要“真诚”,尤其是演戏。我说你以后不管走到哪一步,你就记住我的这两个字,这是我这么多年的唯一一条感受。不论你演过十年戏还是只演过十个月戏,在每个角色面前,大家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一打枪你们一块跑。观众之所以看你的戏,就是看你真不真诚。不真诚、玩花活、玩帅、玩动作、玩表情,一看就不是那人物,弄来弄去弄得很圆滑、修饰感很强,那只是一层壳。
羊城晚报:现在很多明星子女都很难摆脱“星二代”的“帽子”,月末也遇到这种尴尬了吧?
陈宝国: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形态里,其他“二代”是实打实的,惟独只有“星二代”是最虚的。你们可以做个调查,哪个演员的孩子是因为明星父母得到了哪个角色?大家只不过坐在一起闲聊天的时候,说谁是谁的儿子罢了,最终他成不成事,跟他爸爸没什么关系!投资方不傻,剧组也要为投资方负责,为观众负责,不是有“星二代”头衔就会用他。大家说:“哎,这是谁谁谁的儿子,这是谁谁谁的闺女。”有意思吗?观众不会看这些!观众要看的是戏,不是好戏我就换台,好戏我就多看几眼,跟着看,或者买碟。我不信有哪个观众会说:“我追着四十集看到尾,是为了看这‘星二代’。”
羊城晚报:最初您不同意儿子进这一行?
陈宝国:我就是不让他干这一行,这一行的酸甜苦辣我太知道了。是否努力不说,是否用功不说,做演员还要看你是不是这块料,有没有天分和悟性;还要看你外在的形象条件行不行,或者到底适合演一个什么类型,生旦净末丑,老生还是小生,小生的话演到35岁该怎么办,往哪改?演员的生存状态就是这样极其被动。当演员,又是光环又是鲜花又是掌声,然后又得让人吐口水、评头论足。我喜欢这个职业的本身,喜欢创作,但我不喜欢它周围的那些东西。
羊城晚报:但最后兜兜转转陈月末还是进入了影视圈。
陈宝国:他原先住的那个大院,天天接触的叔叔大爷阿姨们、小哥哥姐姐弟弟们,全是做这一行的,我就让他离开这个生活环境,离开中戏。别人寻思着他是留学,我的意思却是想让他学别的,闯天下去。绕了一大圈,11年后他回来了,但还好,他受过教育,有了文化。他在英国学的是工程类,跟我们做这一行的思维方式不一样,一定会互补的,而且有文化很重要。当时他反问我:“你不是想要干你喜欢的事情吗,那为什么我想干的时候你却非要阻止我呢?小时候我没有这个权利,现在我成人了,有这个权利了。”那么我也只有两个字:顺从。不过,我帮不了他,也从来没有张口跟人说,你把那个(角色)给他,至今我没这样说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