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儿女情更长》颂扬传统美德 时代变了家不能散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06日11:30  沈阳日报

  颂扬传统美德、强调家庭伦理,誓将“亲情”进行到底。《儿女情更长》打动观众——

  “什么是家?”“家不能散!”“应该怎样经营家庭?”央视一套正在热播的《儿女情更长》精典台词,现在已成为成千上万观众的热议话题。《儿女情更长》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家庭,讲述了有关“家”的故事并在观众中引起了共鸣。有观众这样表达:“对于老百姓来讲,和睦的家庭关系就是生活的主旋律”。反映老百姓“主旋律”的《儿女情更长》以真实的感人故事,悲欢离合的亲情升华,着眼当下社会与婚恋家庭相关的热门话题,为观众带来别样的感动,越来越受观众追捧。

  “一地鸡毛”的故事很动人

  有观众说,《儿女情更长》就像一枚万花筒,透视给每个观众不同的景象;也有的观众说,《儿女情更长》更可以比做“一地鸡毛”,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却引导着人们辨别善与恶。

  15年前,一部反映上海普通市民寻常生活的电视剧《儿女情长》一经播出,便受到众多好评,获得多个奖项。15年后,我们终于可以与这部优秀电视剧的续篇《儿女情更长》重逢。与《儿女情长》相比,《儿女情更长》可以说是当今社会生活的“万花筒”,围绕童家兄妹及其儿女展开的诸多故事包含了当下一些热点社会现象,比如闪婚、丁克、再婚家庭等。

  观众热议:风雨再大,家不能散

  “无论经济社会怎么发展,家是不能散的。”编剧李云良表示,这是剧中大姐童建菊的台词,更是电视剧《儿女情更长》希望表达的一种家庭观念。

  “当每一个人都忙着赚钱,生活条件开始变得更好时,孝心和亲情是否还需要,是否完全可以通过物质来表达?在这个大时代中,究竟怎样来维系一个大家族?”李云良说,续集延续了童、方夫妇小人物的家庭门户性质,家族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试图通过与有钱人联姻、通过子女婚姻以求改变命运等真实的“人间烟火气”。然而,电视剧在聚焦这些错综复杂的家庭故事过程中,当一切最终归于平静,“相信每个观片人都会感动:草根人家真善美的亲情,才是最动人的!”

  专家:主流价值观开始回归

  记者采访了著名编剧林和平,他评价这部剧“最大特点就是接地气、抒真情,充满了人间烟火气息。”

  “时下电视剧中或是充斥高官、总裁等形象,或是动辄豪华酒店、高尔夫球场场景,可在每个人身边,好像都能找到剧中人物的影子。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儿女情更长》是对‘家’的呼唤和坚守,反映了人们对主流价值观回归的趋势。”沈阳秦汉传媒总经理徐曾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林和平评价道,《儿女情更长》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它以一个家庭的悲欢际遇为主线,折射出整个社会的变迁,再现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伦理道德与当代意识,凝聚起家庭的所有成员,“使一个传统大家庭在父母离世以后,仍然没有散,仍然儿女情长,‘风雨再大,家不能散。’”

  本报记者 刘杰

(责编: sammi)
分享到: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