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随着《心术》的播出,第一二集节奏的争议,对医患关系的展现,电视台的乱播让这部戏话题感十足。新浪娱乐第一时间独家对话该剧的导演杨阳(微博),对于自 视频:专访《心术》导演:我喜欢触摸敏感话题 媒体来源:新浪娱乐 己的作品,她有无奈,有辛酸有不得已的苦衷也有满满的收获。
完成片有所删减 观众保持耐心
新浪娱乐:昨天首播六六说删减一些台词非常无奈
杨阳:我纠结死了,别提了,和大家一样我第一次守在电视机前看播出。其实导演最后的完成版不是这样,我不知道该和谁说。我们特别看重一些东西,特别潜心的,真的从生活中提炼出的有意思闪光的有趣的,这些不是为好玩而好玩,也是为主题,为医患间不同类型的塑造都没看到,很惋惜。
新浪娱乐:一二集不太好进入,快节奏,非常闹。
杨阳:节奏乱了。开始我们的铺排有我们的构想在里面,刚开始是一个安静的开始,美小护值夜班,随便一天的开始。《心术》整个的感觉是你随意翻开的日历,某一个时刻,我们不想刻意用戏剧化去限定,想让它紧接地气。我拍了很多开场,这个真的是一个平常的、安静的、有趣的开端。突然来了急诊,没有找到家属,救还是不救?出意外病人死了,医生面临处分。接下来很平常的一天刘晨曦的女儿摔了,我们要告诉观众因为一跤摔出一种病,这些和家常菜一样没有戏剧性的雕琢在里面。我一直跟他们说的是尽最大努力拍到最好,后期时,把不好的去掉剩下的最好的,我昨天看完有点郁闷,可能剪掉了一些真的还不错的东西我认为。
站在每一段关系旁边 从力量中找温暖
新浪娱乐:以前六六的作品个人风格非常浓,但这部戏您的女性视角贡献了非常多的力量,您是怎么看这个的?
杨阳:“信望爱”的主题,三件事里面,爱是最大的,如果不是用这个去看待我们整个人生的话,信念也无从去建立。他们找我拍这个戏时,制片人吕超说我觉得杨导是一个很有力量的导演。我就体会力量这两个字,我怎么把力道用在《心术》里,这个念头一直翻过来倒过去。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在前期酝酿的过程中,在形成导演构想过程中,乃至和工作人员交流一直在思考。其实《心术》很沉重,生与死的主题目前在社会白热化,甚至还有红与黑,非常焦灼。但这个劲如果使的不好,会让人变得不堪重负。小说本身也用另一种风格在讲这个故事,但如果你使劲使轻了,确实也对不起我们大家对这件事情的关注。我一直想拍完新《亮剑》我最大的挑战过去了,但没想到更大的挑战来了。本来觉得今年挺好的,不用去荒郊野岭去跑,还有完善的剧本和优秀的演员,作为导演我应该很省心,其实完全相反。
一切创作的源泉还是生活,当你特别潜心走到生活里,你走到病患和医生中,真的是用心去感受他们的生活的时候,你都能够从他们身上感受到很多的信息。那段特别宝贵的经历是到医院去看医生查房。他们走路非常快,所有人真的像战士冲锋一样,有电梯不坐,爬楼梯,我们跟在后面一起跑。医生之间很有默契,作为多年养成的队伍,站位都非常井然有序。你走进一个病房,真的锅碗瓢盆、衣服、被子什么都有,陪床人疲惫的状态,病人在那的种种样子,就这样跟着他们一早上收获就特别大。我还跟着医生去门诊,外面全是人,坐在那捂着牙的、弄着头的、发牢骚的、哼哼的、默默无闻忍耐的,各种状况。里面医生上厕所时间都没有,最多时要接待30多个人一早上。
新浪娱乐:我曾经问过一个喜欢《记忆的证明》的观众,在你的理解,杨阳导演是不是一个非常爷们气的导演,他说不是,说您最大的特点是在一些细节的把握上。把一个题材的一方面挖的非常深。可能这部戏以前我们觉得医患题材都是刀光剑影的,但它有很多的温暖在里面。
杨阳:对,因为我觉得真的是要有爱,无论社会任何事情,即便你在最绝望最悲惨的时候。你爱伤害你的人,爱仇敌,那么你做的所有事情对世界,对你自己都是好的。我是这种东西深入骨髓,希望作品更加温暖。当我看到医患双方的状态时,我真的心疼,看到患者我心疼,家属我也心疼,看到医生,更心疼,他们作为一个人太不容易了。
年轻医生跟我们一样,刚刚从大学出来,有婚姻、恋爱、房子种种问题,他们也有很多愤青。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很多已经让他们不堪重负,像剧中张嘉译的角色。再老的我也见到过,已经弯腰驼背,走路都步履蹒跚,但一说有病,他们马上像打了鸡血一样来劲,真的让人很尊敬。
我们在拍摄现场有一场戏是医闹,在外面拉标语喊口号,哭啊闹啊。我看剧本时,想到底用什么表现?是用嘲讽的状态,还是用比较残酷还是批判?后来我真的看到一次医闹,几乎跟我们拍的一样。一个星期,医闹在你医院门口,地上喷字,一直哭,披麻戴孝,烧纸,那天早上进来我都恍惚了,不知道是拍戏还是生活。但那天早上配合我们的医生特别的沉闷。患者为了他们想伸张的东西坚持着,哭告无门。医生呢,你接触他们觉得特别无奈,说自己就是过街老鼠满街喊打。你在里面看着他们吃不上、喝不上,厕所不敢去,在那看病开刀。医生说,我们到底比别人多拿多少钱?
新浪娱乐:您说的找到了力量的出口是不是在医患关系之间找到了您认为的平衡点?
杨阳:对,你说的非常对。两者之间不能调和的矛盾之间,作为心术需要一个支撑点,这就支撑在“信望爱”上,但最大的字是“爱”。
温暖、生猛、搞笑都是生活的本质
新浪娱乐:六六和您都非常喜欢《入殓师》,但我那天看一个评论,有网友说中国人拍不出那样的电视剧和电影,您怎么看呢?
杨阳:我第一次看就被打动了,后来见到六六第一次就聊到这个话题就是怎么为《心术》定位?我就说我要拍出《入殓师》那样的温暖, 尸体是多么的冰冷, 这满足不了主人公作为艺术家的很多东西,可能是暂时糊口,但他却延续成为一生从事的职业。那个作品非常有爱,把一个很现实的东西用一种诗画的,浪漫的手法去体现。我刚出道时觉得手法特别重要, 一定要人家看到我时一个有才华的导演,我有无尽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噱头。后来我发现手法最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你的心, 不管你经历了什么,你的心要保持一个安静、真诚,有那么一个词“pure in heart”心的纯净(笑)。
新浪娱乐:《入殓师》可能你哭都不太能找到调,很多东西深入骨髓的难受,有时候《心术》,我们没有看到死亡的最终结果,但有些细节让人很感动?
杨阳:真的疼不是你看到血腥的,生命真在你面前消失,你是无奈的,没有办法去把控,你抓住一个人,他要从你手上溜走。
新浪娱乐:除了温暖,这部戏是搞笑的,生猛的。
杨阳:我喜欢去拍一些东西,看着有点不着调,但这就是生活,我自己也是那样的人,生活中经常让周围的人喷饭。
患者病历来源于真实 最大程度呈现
新浪娱乐:很多8090后看着欧美日韩剧长大的观众对内地的医疗剧是不屑的,他们认为拍不出这种感觉,您在之前有参考过什么?
杨阳:看过《豪斯医生》,但它也不是以手术室的紧张去支撑的,你要特别刻意去渲染这种,会让我们所有的受众进去的时候更紧张,这也是医生对我的提醒。他们特别关心,给我发了很多在手术中的东西。如果手术更多出现紧张忙乱会让观众感到我是不是命悬一线?
新浪娱乐:这部戏是内地实景手术最多的,比如开颅,是不是根据案例翻过来的?
杨阳:比如钢丝男,我当时问六六是编的还是真实存在的?她说是真的有这个病历。我们拍的脑图就是真的,我还特别给了一个特写。后来我们调了那个人的病例,他确实是不在了。
新浪娱乐:拍那么多手术场面对您来说也不太容易吧?
杨阳:真的是特别难。我们想象中手术室很暗,一束无影灯打在病患处。但现实中手术室很明亮,相对让你很放松,不会让你感觉我离推进太平间就差一步了。难拍在哪?所有的规章制度,每一个案例手术的方式不同,脑手术不一定都是开颅,很多微创,从眉毛、鼻子进去,每一个医生每一台手术的站位不一样,术语也不同。这戏播出以后我担心专业医生依然会看到我们的一些不完善的地方。
新浪娱乐:剧中体现了医闹、红包、医疗纠纷是不是还是规避掉很多东西?
杨阳:真实还原生活是所有人的心愿,但真的非常艰难,我们整个创作时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去呵护这个作品。你不仅作为一个创作者要非常认真的把戏拍好,也要非常有智慧的,让它能够捧到观众面前。
张嘉译就要高大全 吴秀波(微博)啃透角色骨头
新浪娱乐:这部戏是一个大群戏,却有三个这么大的腕。
杨阳:高手过招有难度,相互之间都有挑战。如果你放的很谦卑,可以接纳真诚面对,是这样的心态事情就会很容易。
新浪娱乐:霍思邈性格太活跃了,刘晨曦相对安静,那呈现在镜头里是有明有暗的,对演员来说,他们难免会有一些小想法。
杨阳:我的观察他们真没有,他们每个人就专注在自己的形象上。张嘉译说我觉得刘晨曦就是一个好人,我不怕别人说我高大全。我们所有接触的,的确有让我们非常敬重的,到中老年经历过很多事情的每一个名医手上都有人命。他们面对这些生死是超脱的,他们对生命的态度和自己的态度能够找到非常好的平衡点。所有困难面前看不到刘晨曦的慌乱,他对自己的升迁很坦然。张嘉译在自己的角色上有清楚的认定,他不会纠结霍思邈这么活跃上蹿下跳的,这么多矛盾纠结他身上,有悲有喜,有浪漫有爱情,好多姑娘喜欢,风生水起的。
新浪娱乐:霍思邈是矛盾的综合体。
杨阳:矛盾的,有问题的会让观众喜欢,男人不坏女人不爱。霍思邈是这样的人,生动、另类,不着调有时又非常专注。他有自己的生活方法和哲学,秀波真是演到……他啃透霍思邈的骨头。我和秀波合作是第一次,第一天拍的特别不重要,也不是医院,他跟我说,你要觉得不好你就让我重来,他说我特别追求完美,我们真是凑一块了,都追求完美。有时候我都喊行了,他还想试一下,一个镜头拍很多次,其实每一条拿出来都能用,但我们为什么拍?我们再找一种表演的风格,差不多第一天拍完之后我们就有一个共识了。
表演是一种感觉不到的,完全在生活,即兴的创作状态。很多时候演员拍多少条,台词不会变,但我们这次很多条不是,每一条都不一样, 不让演员在这方面束缚自己,要完全放松,后期的一切事情可以整合,重要的是演员现场被镜头抓住的东西是未来观众看到的。整个《心术》走在这样一种风格上,看上去是即兴的,我们从中抓住闪光点。
拍戏时屡次流泪 病患关系最感动
新浪娱乐:患者医患之间有很多感动的,作为整部戏的参与者您有哪一段是最受不了的?
杨阳:有几处,特别无奈。像钢丝男,他死的那块,我们想了很多方案,想到最后一个方案谁也没有看到他怎么死的,我那天坐在拍戏的空房间里,看到那扇窗户,美小护冲进来只看到纱帘在飘,风一样的消失了。我们用最不煽情的方式去表现,默默地念那封留给妻子的信。大家默默看着一个个离开。
新浪娱乐:我自己比较感动的是十三姨死时,吴秀波在墓前放的那段音乐,包括最后陕北老汉的儿子死时答应的遗体捐助,可能未来观众会跟我一样。
杨阳:我自己拍时这两段都在流眼泪。(吴秀波放音乐是特意设计的?)因为十三姨非常喜欢跳舞,尤其是在霍思邈面前特别爱展现身段(笑)。那天拍那个地方的时候突然打开手机是秀波说的,他说导演我在这时候突然打开手机,里面就是十三姨爱的音乐你觉得怎么样。,我说这不错。当时拍时有些演员不知道,突然就这么做的,但所有演员在跟进这个感觉,机器不停抓拍所有人,开始是悲伤的、低沉的,我们希望大家在结束时都面露微笑。台词都是在现场说出来的,大家拍戏到那个时候都在这个状态里。
陕北老汉那段我拍戏时弄镜头本时就非常悲伤,那天秀波哭了不下三到五次,每一次不同机位他都在哭有一次真的是哭到颤抖。
新浪娱乐:最大的收获和遗憾是什么
杨阳:最大的收获是触到这个题材,我比较喜欢去触摸一些社会的敏感话题,就像当年的《牵手》。当我们无奈求告无门的时候,当我们痛苦到极致的时候,这是一个艺术该担当起来的。特别有收获的是找到一个方式叫“举重若轻”,这个方向是对的。无奈的是生活比现在呈现的多得多、沉重的多、严酷和震撼又感动的多,我们无奈的我们只能拿出这么多。
对话手记:
一直觉得杨阳导演是一个爷们气的导演,否则不会用那么大部头的视角去驾驭一部《记忆的证明》,整个戏洋溢出的男性视角无法和眼前这位衣着时尚语速超快的都市女性联系在一起。但她却也拍出了《牵手》,在那个相对保守的年代里丢一个深水炸弹,水花飞溅。可以说,《心术》用最好的基础给了杨阳最大的发挥,相对成熟的剧本,最优秀的演员,作为驾驭者,她却感到难上加难。随着故事的进展,女性特有的温润和包容会被观众越来越多的感受到。如她所言,她学到最多的是“举重若轻”,一个沉重的话题, 换一种方式,辛辣的川菜容易上火,那就用清淡的方子小火慢炖,从让你猛吸一口气的口感到慢慢品的转变,观众需要适应。刘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