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舌尖》美食背后人间百味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22日09:18  北京娱乐信报微博
每一个远赴湖北嘉鱼挖藕的男人都撑着一个家庭 每一个远赴湖北嘉鱼挖藕的男人都撑着一个家庭
渔民收获的同时也心怀对大海的感恩 渔民收获的同时也心怀对大海的感恩
浓香的东北大酱寄托的是深深的母爱 浓香的东北大酱寄托的是深深的母爱
高原上的黄馍馍蕴藏着陕北人的质朴 高原上的黄馍馍蕴藏着陕北人的质朴

  每周电视质量报告

  5月14日-5月20日

  检验对象:《舌尖上的中国》

  类型:纪录片

  播出时间:每天22:40

  播出频道:央视一套

  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日前在CCTV-1综合频道首播完毕,而5月23日起还将在CCTV-9纪录频道每天22:00与观众见面。这部纪录片是观众中近期最热门的话题,吃货们是每天“流着口水”收看,而那些极具地方特色的美食,则勾起了许多远离家乡的人的浓浓思乡情,看得眼泪直流。该片制片人陈晓卿表示,“通过吃的故事,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让《舌尖上的中国》有了一层厚重的历史感。”

  说说片子

  美食拉近距离感

  这几年电视中的美食节目层出不穷,但大多是美食介绍、美食制作,甚至还有厨艺大赛等,虽然也让观众看得不亦乐乎,为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但形式大多比较单一。

  《舌尖上的中国》最大的成功,应该是节目的整体策划、选题切入角度,以及浓浓的人文关怀。制片人陈晓卿说,《舌尖上的中国》能够出现,完全得益于纪录频道的成立,“因为频道需要大量的不同样式的原创作品,当时报选题的时候《舌尖上的中国》属于美食旅游类,这样我们的选题类型就显得更加丰富了。”

  点评:不过这样一档美食旅游节目,却有着完全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它不但表现了中华美食,也介绍了食物与中国人生活的关系,从多个侧面表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说到此,有必要详述一下7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结构。第一集叫《自然的馈赠》,选取中国境内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如海洋、草原、山林、盆地、湖泊等环境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家庭和群落作为主角,展现了大自然是以怎样不同的方式赋予中国人食物的,以及中国人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二集《主食的故事》,则描绘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关主食的故事。第三集《转化的灵感》,主要介绍腐乳、豆豉、黄酒、泡菜这类发酵制作的食品,并反映了中国美食的一种境界,以及由“吃”激发出的智慧。第四集是《时间的味道》,这一集以腌制储藏食品为主题,而第五集《厨房的秘密》则一展中国人在厨房中的绝技。第六集《五味的调和》探究了中国人烹制各种美味所需要的不同调味料,最后一集《我们的田野》探究的是美食的来源,更突出地体现了生态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

  谈谈创作

  人的故事更动人

  不但有很好的结构框架,《舌尖上的中国》中一个个鲜活的普通中国人的故事,也非常吸引观众,在片中有离家多年的苗寨姑娘穿着绚丽的民族服装,回家与妈妈一起制作传统的美味,也有为了一顿美餐在小河边嬉闹的大山里的孩子,还有浙江慈城的那一对空巢老人,他们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儿孙从宁波回来为他们制作可口的年糕……《舌尖上的中国》中的美食深深吸引了观众,而这些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更具有感染力。

  陈晓卿认为:“在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通过吃的故事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让《舌尖上的中国》有了一层厚重的历史感。”

  点评:除了有很好的构思、设想,《舌尖上的中国》在制作环节上的成功也有目共睹。该片不但是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首部美食类纪录片,也是该频道今年继《故宫100》和《春晚》之后,又一部精心制作的原创大片,因此保持了该频道一贯追求的高质量制作。《舌尖上的中国》从2011年3月开始拍摄,共在国内60个地点取景,并涵盖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各个地域,为一部7集美食纪录片下如此大的工夫,也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

  不过在各路编导辛苦的工作中,《舌尖上的中国》的诸多细节逐渐丰满起来,编导们意外地发现了很多无法想象出来的场景,正如陈晓卿说的:“中国人热爱美食,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大味必淡,往往在最边远闭塞的厨房里,你能尝到最好的人间味道。”

  观众反应

  网络上疯狂追捧

  《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很快形成话题效应,被大批吃货们在网络上疯狂追捧,归结起来大致有几个方面,一是画面漂亮,美食在精致的镜头里令人垂涎欲滴,还有就是上述影片富有创造力的构思,此外也有观众认为,“《舌尖上的中国》这么火,说明社会上的吃货真的多啊!美食在中国历来就有着悠久的历史,人们对美食的兴趣和体会到的境界,也远远高于别国,《舌尖上的中国》是对这些吃货们最好的回报。”

  同时,也有远离家乡的观众,被片中极具地方特色的美食勾起了思乡之情。有网友说:“虽然是讲中国美食的纪录片,可是看完后却莫名的一直鼻酸。可能是身处异国他乡,看到那一个个朴实的黄色面孔,不自觉地就会觉得感动,甚至流泪。”

  还有一点,有人认为陈晓卿的好人缘也为这部纪录片的火爆推波助澜,在微博上,不少名人一直在推荐此片,其中不乏沈宏非等知名美食家,起到了巨大的传播作用。

  总体评价

  这部纪录片能够成功,其实与陈晓卿的个人爱好有很大关系。长久以来,陈晓卿对中国美食文化的思考,这次在《舌尖上的中国》里开花结果了,他说:“中国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的人吃什么,这其中涵盖着历史和文化的因素。比如有一集我们拍的是主食,那就要回答为什么中国是‘南米北面’的格局?这和中国历史上的水稻栽培有关系,秦岭以北很少有水稻,而从西亚传来的小麦在北方多有种植。而同样是面食,从西北边疆的巨大的馕,到中原地区的吊炉烧饼,再到江淮地区的黄桥烧饼,越来越趋于精致,这种差异带来很多有趣的现象,这是我一直感兴趣的东西。”

  以美食作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领略到中华饮食之美,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这也是《舌尖上的中国》起到的良好作用。

  检验报告

  创新指数:★★★★☆

  口碑指数:★★★★★

  综合指数:★★★★☆

  信报质检小组

  本期执笔 王大鸣

分享到: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