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舌尖”总导演陈晓卿在微博上做了一场微访谈,和网友进行了长达一小时的交流。网友从拍摄角度、内容,以及何时出续集对陈晓卿进行了轮番提问。陈晓卿已经习惯了“川菜和湘菜为什么没有太多戏份?”这样的问题,《舌尖上的中国》所面临的众口难调在他的意料之中,他的回答是:“因为它们太惊艳,还没有时间安排档期。”第二集里介绍面食只突出了山西和陕西,以至于很多以面食著称的地区食客都对导演提出了质疑,“难道我们没有代表性?”陈晓卿半开玩笑地回答,“河南人民问了,宁夏人民也这么问,山东人民也是。现在我已经不能去这些地方了,据说是去一次就要挨打一次。 ”
对于3D版的制作,陈晓卿觉得应该做,并且国际市场会卖得很好,“舌尖”续集肯定会拍摄,但是要根据制片方的制作标准来制定。《舌尖上的中国》高清版DVD也将在下周面世。
当然,“舌尖”得到的更多是潮水般涌来的赞誉之声,甚至被称为“神一样的制作”。不过,也有挑刺儿的观众指出,“舌尖”从第三集开始,已经失去了前两集的节奏和结构,有些虎头蛇尾。一直围绕在电视剧前的中国观众,居然能够对一部国产纪录片这样锱铢必较,这对已逐渐边缘化的国产纪录片来说,已经好久没有见识过了。甚至,还有媒体评论,《舌尖上的中国》让深陷于食品安全隐患中的民众找到了一点安慰。
对此,陈晓卿直言:“《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一个美食纪录片,希望大家看着开心,感动就好。现在的很多评论有点过度诠释,我本人也没有什么思想,没有追求,更不喜欢被别人拔高,从一个简单的片子里边拔出很多高深的思想。当然大家看了片子有感受,也没什么错。”
被附上“外宣”“内宣”标签的《舌尖上的中国》在国内一马平川,让人不禁遐想,“舌尖”究竟能否被国际观众所认同、向世界输送我们的中国文化呢?除了是一件瑕不掩瑜的艺术品,“舌尖”同样要面临市场的考验,它是否也能像当年《故宫》、《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一样,获得口碑与市场的双丰收呢?
早报记者就此采访了资深媒体人、纪录片《敦煌》总制片人、BBC纪录片《美丽中国》中方制片人陈晓夏。作为经常与国际知名纪录片频道合作的制作人,陈晓夏对于国外纪录片从制作到发行的一整套流程有相当的了解。在他看来,“舌尖”作为中国自己投资拍摄的纪录片,虽然已经强势出头,但在其国际化制作上还处在投石问路的阶段。
在采访中,陈晓夏列举了一部曾经在中央电视台纪实频道播放的《面条之路》。这是央视引进的韩国纪录片。同样是拍摄食物,《面条之路》通过面条来比较亚洲饮食文化,在亚洲、非洲和欧洲等地都进行了实地采访,还利用电脑特效生动再现了历史。该片画面极具质感、转场顺畅,剪辑节奏的把控到位,相比《舌尖上的中国》,《面条之路》的结构更完整,艺术完成度更高。
陈晓夏向早报记者介绍,“电视商业纪录片的操作模式是和主流电影的操作模式一样。”但陈晓夏遗憾地认为,目前国内电影其实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片,在制作方式上其实更加个人化,并没有十分关注市场,商业纪录片也同样面临着这个尴尬境地,“就像《舌尖上的中国》是央视纪录片频道自己投资拍摄的纪录片,它应该没有能够真正意义上按照商业模式来操作投资回报这一块,并且央视有实力花大价钱这样操作,那么各省市电视台又可以这样操作吗?所以这(指“舌尖”的商业模式)不足以成为普遍性。一部不考虑回收的纪录片制作,当然不能称其为商业纪录片。”
“舌尖”的节奏与信息量
和国际水准有差别
东方早报:《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一部血统纯正的本土商业纪录片,是否已经与国际接轨?
陈晓夏:中国近些年来,电视被电视剧市场雄踞多年,而纪录片正在被逐渐边缘化,《舌尖上的中国》最近很热,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有关中国文化的影片,正在被全世界关注,证明我们中国的经济实力、国际话语权在逐渐增强。毕竟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之前不重视是不正常的,重视才正常。
《舌尖上的中国》很幸运,找到了中国纪录片创作题材上的一个空白——“饮食文化”。这个题材很讨巧。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饮食文化”这一块,并没有一个纪录片能够深入地梳理。
其实我们都知道,一个跨文化的传媒交流,一个游客对一个国家地区的初次了解,都是从饮食这块儿开始的。所以,从纪录片创作的角度来说,《舌尖上的中国》无论从选题到拍摄细节,再到文案的处理,都能够凸显出它的优势;其次,任何一部纪录片,无论是什么样的题材,必须讲的是“人”的故事,这样才可以打动观众,而《舌尖上的中国》里的朴实的中国老百姓还是非常打动人的。另外,摄影也非常不错,做得很精致。
谈到是否与国际接轨,我觉得真心地讲,其实从完成片的信息量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节奏上,应该是和国际上的商业纪录片有差别的。当然我没有接触过创作团队,不可以主观地直接否定,也许这是创作团队的创作风格。
我认为,《舌尖上的中国》的创作风格,更接近中国观众的欣赏口味。创作伊始,它应该更倾向于定位为一部“内宣片”,而不像是一部“外宣片”。我可以做一个对比,你也可以找来看看,就是韩国拍摄的纪录片《面条之路》,同样是拍食物,它的信息量是很大的,包括《美丽中国》信息量也很大。《美丽中国》和《舌尖上的中国》其实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就是拍摄题材范围相当广阔,要在中国这么庞大的范围内寻找到有用的、有趣的信息,并且把它们联系起来,是非常困难的。
东方早报:信息量的多少是否跟前期调研有关?
陈晓夏:当然,纪录片的前期调研是相当重要的。我们在拍摄《美丽中国》的时候,调研员就要分别去到各个地区,把当地的情况上报上来,包括什么能拍,什么不能拍,在什么季节拍是最合适的,这都是调研员需要做的,然后我们再根据调研员上报的情况进行二次筛选。这个工作量是很大的,也是非常复杂的。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认为一部片子信息量的多少全都与前期调研有关,我相信《舌尖上的中国》的前期调研工作也应该是做了大量的工作的,只是相对于国际上的纪录片,它的信息量有些差别。当然我说过了,这的确也和总体创作的团队的制作标准和制作风格有关。
“舌尖”的掌舵者只一人
国际制作则有多人
东方早报:网络上有些人评价,说《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第二集很惊艳,第三集开始就有些主题叙述不清的感觉,到结尾有些草草了事的感觉。你怎么看?
陈晓夏:我也看到了网络上一些评价,这些都是直观的感受,当然不排除是主观意见,也确实提出了一些观众的观看感受。但我觉得其实纪录片创作团队应该重视新媒体所提出的质疑,而不要觉得这是草根围观起哄,不值得注意,如果要拍续集,还是应该搜集下这些受众的直观感受,这其实也是调研的另一种表现,要好好进行研究和搜集。
至于是不是找到了自己的制作风格,在这一点上,《舌尖上的中国》总体上把握得其实很好了,只是因为每集编导的不同,所以难免会导致素材拍摄的风格上的不同,这个时候其实就需要一个总体风格上的把控。
按照国际上的规律,往往其实做调整的不应该是一个人,而应该是一个三到五人的团队。团队在制作初期就会有一个制作上的要求和标准。像BBC、NHK等这些国际纪录片制作媒体的制作方法,分工非常细。比如说,剧本有剧本导演、现场有现场的导演、而风格和节奏上的把控都是有相应的严格制作标准,比如说在第三分钟出现什么,第五分钟应该进入什么,在哪一秒的哪个镜头会牵扯出另外地区人种的不良反应,都会有相应的人员进行把控随时修改提出意见。《舌尖上的中国》还是带有个人化风格的制作标准,所以有可能会出现你所说的那些观后感受。
简而言之,纪录片的创作其实就像是头脑风暴之后的多次整合,然后尽量做减法。“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
国内纪录片对市场
仍然缺乏重视
东方早报:据总导演陈晓卿说,《舌尖上的中国》在国际上也前景看好,订购火热。你认为它的国际市场会怎样?
陈晓夏:这应该是国际观众会感兴趣收看的一档节目,我相信国际市场应该会不错。但不排除国际买家会以素材的方式购买,再进行二度创作,因为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收视习惯。我认为,现在的《舌尖上的中国》非常符合中国老百姓的收视习惯,然而,如果片子被卖到欧美类似的地方,也许就有可能水土不服。
一般的商业纪录片在电视台播放一定会插播广告时间,所以,他们很可能会把它作为一个串场,有可能会再请一些外国的知名人士做主持或者采访,也就是对于这部纪录片会相应地做些本国化的改造。也许,作为一个完整成片的强势买卖,我认为,《舌尖上的中国》可能远远没有达到所想象的那个范儿。
其实简单地说,电视商业纪录片的操作模式是和主流电影的操作模式一样,而很遗憾的是目前国内电影其实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片,在制作方式上其实它更加个人化,并没有十分关注市场,商业纪录片也同样面临着这个尴尬境地。《舌尖上的中国》是央视纪录片频道自己投资拍摄的纪录片,它应该没有能够真正意义上按照商业模式来操作投资回报这一块,并且,央视有实力花大价钱这样操作,那么各省市电视台又可以这样操作吗?所以这不足以成为普遍性。一部不考虑回收的纪录片制作,当然不能称其为商业纪录片。它在市场买卖时,自然投资回报率也会不成正比,当然,如果你只是强调是创作者本身的喜好和自己的意念,这个的艺术要求又不一样。所以,我公正地说,中国的纪录片现在仍旧处在一种投石问路的状态。
东方早报:如果《舌尖上的中国》要拍续集,并且也很想赚老外的钱,那么你有什么建议?
陈晓夏:中国的地域广大,可拍的太多,这个题材可以一直做下去,其实我们如果是更加对外的心态,那么可以不要一直在“汉食”的领域打转转。如果能借用一个全球视角,比如说像中国的少数民族、新疆地区的饮食就和土耳其很类似,所以,接下来也许可以单集地做、单集地推出,区域性地去找和其他国家类似的、有特点的食物,不妨也是一种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