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 骆俊澎
女性情感大剧《风和日丽》将于6月12日在东方卫视(微博)播出。昨天,该剧在上海举行开播发布会,导演杨文军带着剧中主演李晨(微博)、马伊琍(微博)、尤勇、陶慧敏等亮相。
此次,马伊琍在《风和日丽》中扮演一个生活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女性,剧中年龄跨度从16岁到40岁,期间经历坎坷命运,却始终坚强。在发布会后,马伊琍接受早报记者专访。
谈角色
“装嫩”没有难度
东方早报:从《奋斗》到《双城生活》,你所参演的大多是一些现代都市情感戏。这次你在《风和日丽》中扮演的杨小翼却是一个生活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女性。与你之前塑造的角色差异很大,演起来是否有难度?
马伊琍:这次的角色的确与我以前(所演的)不一样,很有挑战性。现代戏,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那些原型在生活里都比较好找。但在杨小翼那个时候,人们很多想法是不一样的。拿爱情来说,我们现在一定是努力去跟相爱的人走到一起,但她就会觉得有比爱情更重要的东西,就是为了崇高的事业、大局放弃个人情感,会比较有大爱的感觉。
东方早报:这次你饰演的杨小翼从建国初期到1980年代,年龄上也从16岁一直延续到40多岁。特别是学生时代的杨小翼,是上世六十60年代的“小清新怀旧文艺女青年”,黑发齐刘海,两条及肩小辫,百褶修身衬衣加碎花过膝裙,扮相清新甜美,这次“装嫩”有难度吗?
马伊琍:其实难度不大,如果换作20多岁的我来演可能不一定演得好。而我现在30多岁了,反而觉得不是很难。刚开始我的确犹豫过,因为“装嫩”很容易让人觉得反感。不过导演很尊重我,让我设计自己觉得年轻的造型。我从小留长发,也尝试过两条及肩小辫,导演让我自己设计,我就想到以辫子造型作为我学生时期的造型。还有我觉得自己和李晨看起来都年纪小,可以冒充一下。加上有很多搭戏的演员是90后,所以在表演时并没有使用太多技巧,拍出来自己觉得还挺满意的。
东方早报:这次在《风和日丽》中有大量哭戏,很多看过这部剧的观众都用“虐心”二字来评价,你自己觉得怎样?
马伊琍:其实这次哭戏还没有《还珠格格》的时候多呢?没有觉得很“虐心”。那个年代很多东西都是这样,没有特别一帆风顺的人,杨小翼最后还是挺幸福的,很多人都爱着她,帮助她,向往美好的未来,这也是《风和日丽》这个片名所要表达的意思。
东方早报:演哭戏对你来说有难度吗?
马伊琍:哭戏现在对我来说并不难,尤其是成为了妻子、母亲后,再演这样的角色就会觉得非常实在,很多的情感都能感同身受。我还是要说那句话,要是20多岁的自己演这样的角色肯定是演不好,现在我就可以有信心演好,这也是我一看到剧本就答应接演的原因。
谈家庭
很高兴别人说我“旺夫”
东方早报:有观众把杨小翼评为1960年代的文艺版三道杠女友、“三好”妻子,因为这个角色不仅性格坚强、成绩优异,还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你在现实中是这样的“三好”妻子吗?
马伊琍:现实生活中,我自己不算好,假如说“三好”是好演员、好妻子和好妈妈,我觉得做个好妈妈在我心中是排第一位的。作为演员我没有遗憾,因为我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但是作为妻子和母亲,我永远都有不够好的地方,这不代表我不好,但在有的细节上可能会不如别人,只能说努力去做好吧。
东方早报:之前采访李晨时,他爆料说“马司令在片场老给我们上课”,为何大家叫你“司令”?
马伊琍:被这么称呼已经很长时间了,最初是景冈山起的,以此表达文章(微博)对我的尊重,久而久之就被圈里的朋友传遍了。
东方早报:那在家里你也是“司令”指挥文章吗?
马伊琍(摇头):当然不会,事实要真如此,我们家也就完了,肯定不能这样。
东方早报:你一般怎样与丈夫文章交流呢?在家里谁说了算?
马伊琍:我们就像普通夫妻那样交流,很平常,该说的说,我会时常说一些赞美之外的话,因为大部分人在成功后就很难听到真实的话。不过文章很直率,比如遇到事他会在微博上激烈地表达自己,有时也会像大男孩似的顽皮、恶搞,我有时也劝他温和点——可后来想想,他就是这性格,我一般只会在事业上或者演戏方面给他相应的建议。
东方早报:这两年文章的成绩很好,你怎样看待文章的进步?
马伊琍:他进步,我很开心。不过说实话,我非常高兴别人说我有旺夫相。(马伊俐说这句话时很“小女人”)
东方早报:这两天因为你在《风和日丽》杭州发布会上炮轰“高片酬太可笑”,又成为焦点人物?
马伊琍:我没有炮轰,只是记者问我演员片酬的问题,我就如实回答,结果标题变成了“炮轰”,我当时回答很温和。
东方早报:外界一直有传闻说文章的片酬已经涨到了70万元一集,有这回事吗?
马伊琍:这是很可笑的说法,文章从2010年以后再也没怎么接演过电视剧,何来片酬涨?
东方早报:现在演员片酬上涨,制片方说电视剧行业有可能被演员片酬拖垮,你怎么看?
马伊琍:我是演员,拿片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片酬问题应该去问制片人。其实演员是很被动的,有些剧本身质量不好,为了寻找一线演员,才出那么高的价格吸引对方。不过这些事情没有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也不想再说太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