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大戏《先遣连》日前在央视一套热播,当年为了西藏的和平解放,先遣连130多名官兵孤军入藏,不到一年时间里,60多名官兵因缺盐、患病、战斗等各种原因牺牲,《先遣连》正是以那段历史为蓝本创作完成。剧中,王千源(微博)饰演先遣连总指挥李狄三,他坦言,这是他演过最有名气的英雄。2010年凭《钢的琴》拿下东京电影节影帝之后,王千源没有一头扎进文艺片中,反而接拍了不少电视剧,在他看来,无论是拍电影还是电视剧,都是“为人民服务”,“让人从我们演绎的欢乐悲伤中吸取到一些养分,给人以希望,这就是我工作的意义。”
《先遣连》 他们是靠信仰支撑的
新京报(微博):以前你角色大多是小人物,这次演“盖世英雄”,觉得反差大吗?
王千源:李狄三成名前其实也是小人物,对于我的创作来讲都一样,只不过是他们对社会的表达和思维方式不一样而已。小人物一般比较关注身边的事儿,英雄人物会更多地思考生命的价值、奋斗的意义。我对李狄三牺牲时的那场戏印象特深,当时缺衣少盐,他牺牲前,眼泪缓缓流下,到嘴边时,他舔了一下说:“咸的”。那一瞬间,我忽然明白了当年先遣连的处境,发现有盐味儿的感觉真好。
拿到剧本时会觉得这是个主旋律作品,但当到了拍摄地,晚上仰望星空时,会觉得那些人真的是有信仰的,这么一支队伍进藏,没有支援也没有补给,是需要有自己坚持的信仰作为支撑的。
新京报:这部戏是在高原拍的,是不是很辛苦?
王千源:只有在当时当地、高海拔的山上,穿着厚重的棉衣,牵着你的战马,才会切身地把自己放到先遣连中。是很辛苦,剧组的米都是夹生的,馒头也是黏的,因为气压不一样。榨菜、酱都是美味的东西,我们有人回去时都要邮一些回来。
回到荧屏得个影帝≠遍地开花
新京报:现在你又回过头来拍电视剧了,但很多人会觉得,你都拿影帝了,可以一门心思拍电影了。
王千源:那种想法很单纯。我父母都是演员,我从小就看着他们演戏,我觉得不管演电影、电视剧、话剧、小品,还是街头卖艺的,都是要给人快乐和希望,让人从中吸取到一些养分,这就是我工作的意义,任何舞台都可以让我发挥。电影票房不一定都好。
新京报:秦海璐(微博)之前说,她去拍电视剧是想看看她拿的金马影后在市场上能值多少钱。你有她那时的困惑吗?
王千源:她那是少女时期的困惑,就像少女渴望爱情,我不会那样想。我这么个糙老爷们,知道梦想是梦想,现实是现实,文艺片拍得好也不代表着市场上有价值。拍了一个破电影、得了个影帝影后就想遍地开花,不现实。
新京报:那让你觉得现实的是什么?
王千源:干吗拿演员的专业性跟商业挂钩?演员的专业、艺术性只是一个技术发明,就像你发明了电灯,但全世界不知道你的发明,你得想办法卖出去。《钢的琴》票房没那么高,没到全国观众都认识你的程度,也就是几个评委知道,有什么市场?市场得慢慢养。
《新编辑部故事》
剧组掌声胜过得奖喜悦
新京报:你好像比很多演员都看得更实际?
王千源:我觉得自己比他们活得更好。文艺演员得奖,我也得了,我拍电视剧的时候,还在电影学院念了导演研究生,什么都没耽误。谁敢说拍电视剧的就登不了大雅之堂?他们把这个事看得太神圣了,演员也就是一个工种,和扫大街一样,你扫大街还只挑天安门扫,别的不扫吗?扫哪条马路都是为人民服务。
搞艺术的别把自己捧得太高了,怎么都是为人民服务。你要说全中国你就是最顶尖的文艺青年,那你就该去拍电视剧,把你的思想给老太太们看看,去影响更多的人。你要是觉得文艺就是那么苦大仇深的东西,你就OUT了。
新京报:不少人称你“大器晚成”,你对此认可吗?
王千源:前些天我看见牛犇老师,老人家都快八十了,一辈子也没拿过什么影帝,照样兢兢业业。我觉得自己不是成名太晚,而是太早了。现在我要做的就是不被胜利冲昏头脑,把影帝忘掉,从头开始。
新京报:你最近刚拍完郑晓龙导演的《新编辑部故事》,你的角色和以往差距也特别大?
王千源:这个戏是我工作近二十年来表演上的一个突破,是我喜剧道路上的开拓,自己演起来也很高兴。有场戏,一个远景,三句台词,我说完了后导演也不喊停,我就接着再往下演,演完了同志们都鼓掌,郑晓龙导演说他知道该喊停了,但不忍心。
我觉得这比我得奖都高兴,得到了同行的认可,而且是真心的,你半个月都在想的戏终于有了回报,这让我觉得,干这行太美妙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