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收视率造假愈演愈烈 业内人士“见怪不怪”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6日04:17  北京晨报
收视率造假愈演愈烈 收视率造假愈演愈烈

  中视丰德影视版权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锋上周在微博上爆料,有电视研究机构以合作推广名义向他游说,称可以以推广费换取收视率,一年只需5000万就可以进十强。由其担任制片人的电视剧《大祠堂》目前正在新疆卫视播出。此消息一出,收视率这个业界头疼又无奈的行业标准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而收视率此前成为行业乃至公众关注焦点要上朔至两年前的7月,《人民日报》有关“收视率造假,样本户污染”的系列报道。为什么两年来,收视率造假行为没有被制止,或是呈现健康态势,反而严重程度愈演愈烈,收视率造假的根源在哪呢?

  收视率造假愈演愈烈

  业内对收视率合理性和真实性的质疑从未停止。从2005年以来,发生过四件有关收视率的大事件,让公众愈加了解和关注“收视率”这一关系到部分电视台上亿元经济利益链条的核心词。

  2005年,崔永元说出了“收视率是万恶之源”,直到现在也成为被引用最多的名句。其实,收视率数据本身并无好坏,但如何合理地利用收视率需当别论。从2010年7月1日起,《人民日报》短时间内连续进行系列报道,对“个别卫视‘收买’样本户电视收视率发现造假行为”进行调查,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时统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往我对收视率的研究多是在人文角度,比如唯收视率论不合理、不能唯收视马首是瞻等,但《人民日报》的报道首次从技术层面揭批造假的过程,调查深入而细致,这在当时的影响是非常大的。”2012年4月,前索福瑞总经理王兰柱开设微博,并公布了辞职的消息。有不少猜测认为,因为王兰柱发现公司高层和某些数据公司有勾结造假行为,受到威胁主动辞职,但王兰柱本人均予以否认。上周,王建锋公开真实身份,在微博上揭批某公司可以运作收视造假,短时间内引发诸多媒体关注。

  按照王建锋的说法,对方承诺,一部戏(30集)一年需支付5000万的费用便可进入前十。且该公司为了证明此言不虚,三天内竟然真的让收视率经历过山车式的变化,从大约0.1到1.0左右再回到原有的数据,令人咋舌。如此惊人且可控的变化,想必比控制收视样本户的手段更加高超。

  业内人士见怪不怪

  多年来,收视率造假如同“皇帝的新衣”,业内人士都心知肚明却因无凭无据只能听之任之。某电视台购片负责人坦言,“购买一部剧要进行收视评估,如果以不看好收视率拒绝购买,有的出品方就会以‘收视率不用担心’让你打消顾虑,因为有专业的公司去做收视率,而出品方只需付钱即可,这样的事儿在业内并不新鲜,也并不罕见。”

  还有一些明显的异常现象,“某剧在上海地面播出时本地收视平平,随后在邻近地区的卫视上星播出,上海本地的收视竟然出奇的高,超出了上海地面首播的数据。这在业内是反常的现象。”通俗的现象也能说明问题,不久前微博上有一幅告示的图片,张贴在杭州某小区内,让样本户去领取500元购物券。

  明知收视率已失去可信度,但在尚未出现某种更为合理且客观的评估体系之前,收视率仍然是电视行业的“硬通货”。中国传媒大学刘燕南教授认为,“收视率在国外已有七八十年的历史,既然存在了这么久,那么就一定有它的合理性。”刘燕南教授说,“不仅我国存在这种现象,国外也有收视率造假行为。日本曾有一家电视台的某节目制片人为了提高收视率,被查出造假行为,除了本人辞职外,对他所在电视台的领导都予以了严惩。”

  收视造假源于利益驱动

  时统宇回想起两年前《人民日报》系列报道的影响力和权威性,用了“震撼”二字,甚至一些小标题都让他记忆深刻:“收视率假得很也黑得很”、“我是如何配合电视台的”、“锁定频道就给钱”、“电视台鼻子真灵”、“骚扰电话没完没了”、“合作行情看涨”等。

  但被问及对此次“王建锋爆料收视率造假黑幕”一事,时统宇则持保留意见。“这次事件的双方是收视率造假的利益相关方,都是商业公司,我对爆料的权威性和客观性持保留态度,更愿意过一段时间再看看。”

  刘燕南教授的看法是,“看到这则消息,震惊倒谈不上,但有人愿意站出来揭露所谓的真相,说明事态的发展更严重了。而且造假的公司太明目张胆,太猖獗了,完全是公司化的运作。造假者的存在都是受利益驱动,第一要利润丰厚,第二,违法成本低。从目前看,收视率造假这两点是都满足。”时统宇的观点同样如此,“收视率造假是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买卖双方都有利可图,提供的造假数据既可以让电视台有更加丰厚的广告收入,专业的公司也可以得到超值的商业回报。”

  对此,刘燕南教授也不禁发问,“两年前《人民日报》已经揭露了这种事情,为什么会愈演愈烈?相关部门的监管和制约是无效的,为什么?虽然这个行业没有正式的法律法规,但为何类似‘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行为会蔓延开来,管理层和监管层有必要进行反思。”

  解决之道深浅有别

  马克思曾说过: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被绞死的危险。实话实说,这些数据造假公司都只是利益链条上的小“蚂蚱”,假数据一旦被广告商相信,电视台的收益可以以亿计算。

  “应该是出重拳去制止和监管的时候了!”刘燕南说,“以美国为例,全国市场还是尼尔森来做,地方市场有其他公司做,但在同一个市场上,收视率的标准是统一的,不然无法比较。打个比方,在北京地区落地的所有卫视,它们组成一个委员会,委员进行公开招标,经过筛选选择收视调查公司,所有卫视都用该公司的数据。”对于收视市场的垄断也是收视率造假的原因这一说法,刘燕南并不认同,“垄断和造假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只是客观上更方便造假行为。任何行业的造假说到底都是利益的驱动。”

  时统宇说,对于打击任何造假行为,第一,加强监管,第二,提高造假成本。“一旦发现,一票否决。除了造假者必须受到法律惩处外,电视台相关领导必须辞职。要把收视率造假对行业和老百姓的危害提高到文化安全的高度。”

  但时统宇同时强调,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收视造假,就要解决中国电视不合理的结构性、体制性等问题。“说白了,‘僧多粥少’,中国的市场养不活、养不好那么多电视台。为什么观众每天拿着遥控器换来换去,却感觉没的可看?为什么每个频道都播着相同的电视剧?按照这种情况,这么多电视台有必要吗?结构问题和体制问题是深层问题,但如果得不到解决的话,收视造假仍会愈演愈烈。”

  晨报记者 冯遐

分享到:
  • 新闻中方:美涉南海问题声明发出严重错误信号
  • 体育奥运-林丹2-1李宗伟卫冕 博尔特百米卫冕
  • 娱乐《黑客帝国》导演拉里变性 吓晕影迷(图)
  • 财经西安拟推汽车限购措施 或成全国趋势
  • 科技专题:迄今最大火星车今着陆火星
  • 博客单士兵:17岁少年杀人事件的恋爱暴力
  • 读书盘点:解放军历史上九大“倒霉”部队
  • 教育名校开设选修课 “三国杀”风靡美校园
  • 育儿一卫生院注射用水当儿童疫苗 微博关注
  • 健康烫伤后如何紧急护理 未婚也会患妇科病
  • 女性奥运皆穿“米字旗” 米兰达-可儿秀曲线
  • 尚品奥运冠军饮食秘诀 男星示范薄西服穿法
  • 星座周刊下周欲求不满 测试婚姻幸福吗
  • 收藏京剧脸谱币冲高回落 熊猫币一夜涨400元
  •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