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正在东方卫视热播的青春励志大戏《北京青年》即将迎来精彩的大结局。随着剧情的深入,剧中主角的生活与对青春的再次选择一次次冲击着观众内心深处敏感的神经。而在另一方面,诱发他们做出如此选择的家庭教育问题被正式摆上台面。
命运岂能“按部就班” 成长需要空间
东方卫视热播剧《北京青年》的重选青春,离家出走、自我锻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迎合了一个时髦的潮流,即家长等老一辈人都喜欢把孩子管得死死的,让孩子按部就班地成长,接受按部就班的命运,从而抑制了孩子的发展空间,扼杀了孩子的自由。这种流俗观念在剧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当《北京青年》中何东的父亲得了癌症,为了让儿子的自由不受到干扰,父亲向所有人隐瞒了病情,最终因延误了治疗而去世。何东父亲为了儿子的自由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在当下被看成是家长一种无私的奉献。这种奉献不仅发生在剧中,即便是现实社会中也常有所见。这种看似对自己残酷,对子女无私的奉献恰恰在另一个层面剥夺了成长所必要的空间和尊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家长的表率很重要
在《北京青年》剧集的一开始,何守一问何东是不是因为他跟郑玉英消极的婚姻状况影响了何东对婚姻的看法。何守一说自己是因为历史原因才会跟郑玉英走到一块儿,但是婚姻就是忍和熬。何东说自己就是不想忍和熬才不想跟权筝结婚。事实上,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都会落在孩子的眼里,并为之效仿或者排斥。
人天性有模仿能力,周围的环境,周围的人都会给年轻人的成长带来影响。因此,有这么一种说法:选择什么样的环境,决定你得到怎样的人生。但家庭我们没法选择,这就从另一方面要求我们的家长在平时做好表率,也许你不经意的一个小动作,都会给孩子带来一生的影响。东方卫视《北京青年》中,四兄弟正是因为对于父母得过且过的生活状态不满,在长期被压抑个性空间后最终爆发,走上了一个看似荒诞实质蕴藏太多勇气的全新道路。
随着东方卫视《北京青年》这部青春三部曲的终结篇即将落下帷幕,剧情中对热点话题的冲击也将升到一定高度,各类与青年相关的思考也将继续:我们究竟该选择怎样的青春?
|
|